人容易看到更高的境界,也容易拿更高的境界批評別人和自己目前的境界。這種批評毫無意義,完全無助于自我或者別人的提高。在什么境界說什么話,要比滿口仁義道德,高舉旗幟四處攻擊好得多。
話說回來,我們愛過的所有人都是自己,恨過的所有人也都是自己,攻擊的所有的人更是自己。外面確實沒有別人,只有自己。
希望向更高的境界成長,首先得接受自己目前的境界。否則很容易直接墮落到更惡劣的境界。道家說,陰極生陽,陽極生陰,最高的境界和最惡劣的境界往往就像雙胞胎。所以在有著最偉大傳統(tǒng)智慧的國家,容易出現(xiàn)最惡劣的政治和人性。比如孝道,一種非常高的境界,但是現(xiàn)實中經(jīng)常被利用為父母控制孩子虐待孩子的工具。真正的孝,是在徹底看清楚人生輪回之后,孩子心中體悟到真正的父母之愛而自愿做到的。再比如無條件的愛,是最高的,可是那些成為愛的炮灰的人,也以為自己在付出無條件的愛,其實他們付出的同時有著極大的期望——“我都這么做了,你能不能自動回報我一下?”倘若不可得,便怨氣沖天,無人敢近。
有時候我不知道某種最好的境界是怎么樣,就利用最惡劣的去反推。比如我搞不懂人與世界最佳的狀態(tài),就去找最不好的狀態(tài)——極度在乎別人的言語,極度希望別人關(guān)注自己,于是得出最高境界:對別人無條件的關(guān)注。
心理學(xué)的妙處在于,把人從最低的境界帶到相對中間的境界,比如接受父母“沒有愛自己的能力”的現(xiàn)實,不談孝道;讓炮灰型付出者學(xué)會愛自己,不談無條件的愛。
投射的方法也很有效:相信并體驗到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當(dāng)別人做了一件事,引起自己的痛苦時,我需要接受這是自己的境界,并審視這份痛苦是如何產(chǎn)生,又如何湮滅的。
比如有些人看到偶像居然拍艷照,非常憤怒。憤怒是怎么產(chǎn)生的呢,是偶像讓你產(chǎn)生的嗎,偶像應(yīng)該為你的憤怒負(fù)責(zé)嗎?不!偶像沒能力讓粉絲憤怒,誰也沒有能力讓任何另一個人憤怒。首先,粉絲對偶像心存幻覺——“偶像應(yīng)該完美,不應(yīng)該拍艷照”。但當(dāng)偶像的行為與幻覺不同時,粉絲就憤怒了。憤怒完全是因為事實和自己的幻覺不同。如果粉絲不制造幻覺,不給偶像貼標(biāo)簽,誰能讓他們憤怒呢?
又比如老板罵我沒價值,我傷心極了。誰讓我傷心的呢?如果我非常自信,由衷地相信自己的價值,就是“內(nèi)在的父母”完全信任“內(nèi)在的小孩”,老板如何看待我,是老板自己的事,怎么會讓我傷心?我傷心,只是因為沒真的接受自己而已,他的否定恰好擊中了我的自卑。當(dāng)我接受自己目前的狀態(tài),傷心就會湮滅。
覺知一切情緒皆因自己而起,也只能由自己而滅,是我感受到對自己成長幫助最大的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