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第一反應一定是:骷髏,丑陋的骷髏!而且,你的心頭還會掠過一絲不安或恐懼,甚至想棄書而逃。但是,且慢!再看看,難道你沒有看出,那是一對可愛的情侶?你看,特制的燈光下,白色的餐桌上,高腳酒杯斟好了葡萄美酒。那邊,俊朗的男子向女子拱手道賀;這邊,婀娜的女子對男子脈脈含情。多么誘人的一幅佳人美景圖,美得讓你的目光“流連忘返”。
你看,轉念之間變了,丑陋變成了美好。
下面,是一個剛學數學的娃娃的一份練習題:
3+2=5 3+3=6 3+4=7 3+5=8 3+6=8
你第一眼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一定會說:最后一題錯了。是的,年輕媽媽看到這份練習題,差不多都會有這樣的反應。于是。媽媽們心頭掠過一絲失望。但是,且慢!既然只錯了一題,算對的就是絕對多數。一個娃娃剛開始就這樣,多棒,多有希望!
你看,轉念之間變了,失望變成了希望。
我們再看一個你也許似曾相識的生活故事。
過去有一位秀才進京趕考,住在一家常住的店里??荚嚽皫滋欤悴抛隽藘蓚€夢。第一個夢,夢到自己在高墻上種白菜:第二個夢,夢到自已下雨天戴了斗笠還打傘。這兩個夢是不是預示了什么?
第二天,秀才趕緊去找算命先生解夢。算命先生一聽,連拍大腿說:“你還是快回家吧,別考了。你想想,高墻上種白菜,不是白費勁嗎?戴了斗笠還打傘,不是多此一舉嗎?”秀才一聽,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準備打道回府。見此情形,店老板非常奇怪:“不是還沒考試嗎?怎么就回鄉(xiāng)了?”秀才如此這般說了一番,店老板樂了:“我也會解夢的。我倒覺得。你這次一定要去考。你想想,高墻上種白菜,不是高種(中)嗎?戴了斗笠還打傘,不是說明你有備無患嗎?”秀才一聽,覺得店老板說得更有道理。于是,他振奮精神做好準備,滿懷信心參加考試。結果,真中了個探花。
你看,轉念之間變了,失敗變成了成功。
這是為什么?心理學上有個“ABC理論”對此作了很好的解釋。其中的A、B、C分別是“外來激發(fā)性事件”、“個體不同的認知評價系統(tǒng)”和“外來激發(fā)性事件引起的情緒反應及行為結果”三個英文單詞的字頭。ABC理論認為,外來激發(fā)性事件都是中性的,但是,由于個體依據不同的認知評價系統(tǒng),對外來激發(fā)性事件進行了不同的理性或非理性的自我解釋或自我評價,最終便導致了積極或消極的情緒反應。就是說,導致C的原因并不是A,而是B。這個理論告訴我們,決定人的情緒積極還是消極的。不是現(xiàn)實生活本身,而是人們對現(xiàn)實生活的看法和理解。有時候,同一現(xiàn)實情境,如果從一個角度看,可能引起消極的情緒體驗:從另一角度看,就可以發(fā)現(xiàn)積極意義,從而使消極情緒轉化為積極情緒。
在一個座談會上,有朋友問我:地獄、天堂在哪里?我說:在心里,在人的心里。境由心造,境隨心轉,人的心念就是如此神奇。轉念之間,我們眼前的世界就會變了樣,不單主觀感受變了樣,往往客觀現(xiàn)實也變了樣。更奇妙的是,初念在地獄,轉念到天堂,心念的轉換,往往讓我們聽到的是福音。這,大概就是“初念淺,轉念深”的道理吧。
境由心造,障從心生,人生所有的障礙都源于心的障礙。所以,要想轉境先要轉心。會不會轉換心念,能不能跨越心障,也許需要人生的大智。
轉換了心念,跨越了心障,我們就會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成功,看到另一番天地,我們的人生就會走上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