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奎,孟凡奎講師,孟凡奎聯(lián)系方式,孟凡奎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實戰(zhàn)型人力資源管理專家
56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孟凡奎:狩獵的印第安人
2017-03-09 2265

居住在加拿大東北部布拉多半島的印第安人靠狩獵為生。他們每天都要面對一個問題:選擇朝哪個方向進發(fā)去尋找獵物。他們以一種在文明人看來十分可笑的方法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

把一塊鹿骨放在火上炙烤,直到骨頭出現(xiàn)裂痕,然后請部落的專家來破解這些裂痕中包含的信息--裂痕的走向就是他們當天尋找獵物應朝的方向。

令人驚異的是,用這種完全是巫術的決策方法,他們竟然經常能找到獵物,所以這個習俗在部落中一直沿襲下來。

從管理學的角度來看,這些印第安人的決策方式包含著諸多"科學"的成分,盡管他們對"科學"這一概念一無所知。

首先,在每一天的決策活動中,他們無意中將波特所說的"長期戰(zhàn)略"(參見本刊2001年8月號發(fā)表的《誰需要長期戰(zhàn)略》)寓于戰(zhàn)術(朝哪個方向去打獵)中。按通常的做法,如果頭一天滿載而歸,那么第二天就再到那個地方去狩獵。在一定時間內,他們的生產可能出現(xiàn)快速增長。但正如彼得·圣吉說的,有許多快速增長常常是在缺乏"系統(tǒng)思考"、掠奪性利用資源的情況下取得的,其增長的曲線明顯呈拋物線狀--迅速到達頂點后迅速地下滑。如果這些印第安人過分看重他們以往取得的成果,就會陷入因濫用獵物資源而使之耗竭的危險之中。

其次,他們沒有使決策受制于某個人或某些人的偏好和判斷,而是把它置于一種決策系統(tǒng)之中。打獵實際上是獵人與獵物之間的博弈,如果獵人的行為受制理性選擇,那么他們實際上是在以不自覺的方式訓練對手(獵物)。結果,獵人自己的行為方式對于對手(獵物)來說變得越來越透明,越來越容易對付,對手變得越來越聰明,獵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越來越下降,直至最后喪失。

這使我們想到了"磨光理論":信息的效用有賴于其獨享性,如果一個信息被充分共享的話,它的優(yōu)勢和效用就被"磨光"了。因此,決策行為是悖論式的。所謂信息,就是"被消除了的不確定性",決策行為一方面要力圖消除不確定性,追求透明度,另一方面又要維護不確定性,保持不透明。管理中有明顯的理性成份,所以它具有科學性;但它不僅僅是科學性的,而且富于藝術性甚至是巫術性。管理實際上是在確定性與不確定性、透明與不透明之間走鋼絲。一個成功的管理者身上,往往同時具備科學家、藝術家和巫師的素質。



上一篇 虎怒斷足
上一篇 蜜蜂和蒼蠅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www.3969a.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