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1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qiáng)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2柔弱勝剛強(qiáng)。3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譯文譯文1要收斂的,必先張馳一下。要削弱的,必先
第三十五章1執(zhí)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2樂與餌,過客止。3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譯文譯文秉持大道之象者,普天下都前往歸向他。普天下都?xì)w向他,也不會互相妨
第三十四章1大道泛兮,其可左右。2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3愛養(yǎng)萬物而不為主,可名于??;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4以其終譯文1大道彌漫,無所不在,周流左右。2萬物都是籍著他生的,他不自夸自
第三十三章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2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qiáng)。3知足者富。4強(qiáng)行者有志。5不失其所者久。6死而不亡者壽。譯文1能識透別人,算有智慧;能識透自己,才有光明。2能戰(zhàn)勝別人,算有力量;能戰(zhàn)勝自己,
第三十二章1道常無名。2樸雖小,天下莫能臣。3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4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5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譯文1道,通常不顯露其名份。2存在的本原
第三十一章1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于天下矣。2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吉事尚
第三十章1 以道作人主者,不以兵強(qiáng)天下。其事好還。2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后,必有兇年。3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qiáng)。4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qiáng)。5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
第二十九章1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2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3 故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qiáng)或羸,或載或隳。4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譯文1 想用人為的努力去贏得天下
第二十八章1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2 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fù)歸于嬰兒。3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4 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fù)歸于無極。5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6 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fù)歸
第二十六章1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2 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3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4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譯文1 重是輕的根基,靜是躁的主人。2 所以君子每天出行時(shí)都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