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能韋剛弱能審強
[原文]
《軍讖》日:"柔能制剛,弱能制強。"柔者,德也;剛者,賊也。弱者人之所助,強者怨之所攻。柔有所設,剛有所施,弱有所用,強有所加。兼此四者,而制其宜。端末未見,人莫能知。天地神明,與物推移,變動無常,因敵轉化。不為事先,動而輒隨。故能圖制無疆,扶成天威,匡正八極,密定九夷。如此謀者,為帝王師。
[譯文]
《軍讖》上說:"示柔能制其剛,示弱能制其強。"柔而得當,是一種美德;剛而不當,是一種禍害。對外表示出柔弱,是仁愛的人所幫助的對象;對外表示出剛強,是怨十艮的人所攻擊的目標。柔有所應運用的對象,剛有所應施用的對象,弱有所應使用的對象,強有所應施加的對象。要同時擁有柔、剛、弱、強這四個方面,而且要運用得恰如其分。
事物的端尾如果沒有顯現(xiàn),人們就不能認識它。天地自然的變化奇妙而明察,隨著事物的變化而不斷運動發(fā)展,時刻處在變化之中而不保留常態(tài),所以要根據(jù)敵方情況的變化而轉化策略。不在別人做事之前自己率先采取行動,對方采取行動就要立即隨著做出反應。所以就能圖謀獲取勝利而且無窮無盡,幫助樹立帝王的威嚴,匡正天下八方,安定九夷外族。像這樣謀劃的人,就可以擔任帝王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