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桂清,黃桂清講師,黃桂清聯(lián)系方式,黃桂清培訓師-【中華講師網(wǎng)】
中國企業(yè)教育百強專業(yè)十佳培訓師做智慧的催化師
56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黃桂清:課堂提問后的導答藝術
2016-01-20 47754

善于提問,是教師教學藝術的主要表現(xiàn)之一;善于啟發(fā)指導學生回答問題,也是課堂教學藝術的主要組成因素。課堂上常有這樣的情形,教師發(fā)問后,學生無動于衷,或者答者寥寥。面對這種情況,如果善于導答,學生就會排除障礙,提問便會成功;否則,就會歸于失敗??梢姡n堂是會不會提問,提問后會不會導答,這是課堂教學提問的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導答成功與否,取決于教師本身的業(yè)務素質和教學應變能力,也離不開一些基本藝術方法的運用。

12種導答方法。

含笑舉手,眸眼炯炯者——“不成問題!”(胸有成竹)

頻頻舉手,目光祈求者——“快叫我答!”(急不可耐)

笑得嫻靜,不求發(fā)言者——“這題早會!”(隔岸觀火)

佯裝走神,智求招喚者——“犯紀律,看你叫不叫”(以假亂真)

手舉又止,三心二意者——“答?沒把握!”(舉旗不定)

雙唇翕動,溫誦答案者——“演習一遍,求個把握!”(有備無患)

急問左右,迅速補漏者——“不行,還欠火!”(臨陣磨槍)

搔手翻眼,隨幫舉手者——“最好別點我!”(倉促上陣)

愁云滿面,眼光飄忽者——“怎么答?從哪兒想?”(一籌莫展)

1. 激將法。

常言說:請將不如激將。有時教師苦口婆心地勸導,學生可能無動于衷,而一句激將,卻歪打正著,激起一些爭強好勝心較強的學生發(fā)言。教師發(fā)問后課堂上出現(xiàn)冷場時可采用這種方法。如一位教師在發(fā)問冷場后這樣說:“我們?nèi)?span lang="EN-US">50多位同學,平時個個聰明伶俐,思維敏捷,今天這樣一個很簡單的問題還能難得住嗎?誰站起來打第一炮?×××,你敢不敢?”通過激將,把學生推向答問的前臺。

2. 鼓勵法。

在答問出現(xiàn)冷場后用激情的話語直接鼓勵學生回答。一位教師這樣鼓勵學生:“我知道大家都在認真思考,而且有幾位同學躍躍欲試,準備回答。

看誰先舉手?好,一個、二個..很好?!痢痢聊阆葋碚f?!奔瘸浞职l(fā)動,又指名預先設計提問的同學回答,點、面都照顧到了。

3. 挑“戰(zhàn)”法。

在學生答問都不積極主動的情況下,教師也可以故意說出一個錯誤的答案,有意挑起“戰(zhàn)”火,誘導學生搶答。一位數(shù)學教師出了一個數(shù)學口算題發(fā)問后見學生不愿舉手,便故意說出一個錯誤的答案,激起很多人起來訂正教師的“錯誤”。

4. 分解法。

有時提出的問題過大,學生不容易回答,教師發(fā)現(xiàn)后,可化大為小,化整為零,把一個大問題分解成幾個小問題,來引導學生回答。

5. 舉一法。

有些問題,答案內(nèi)容較多,教師可舉一點為例,讓學生進行“反三”。

6. 留尾法。

有些問題,學生一時答不出,教師可再重復一下提問的主要內(nèi)容及部分答案,留下另一部分答案,讓學生續(xù)答。

7. 搭橋法。

為溝通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教師常常在新舊知識的交匯點上發(fā)問,這類提問“卡殼”之后,教師不應越俎代皰,自我解困,而應適度地提示思考的范圍、對象,或提供舊知識,引起學生聯(lián)想,打開貯存知識的寶庫,讓他們迅捷地以舊推新,順利地完成答問。

8. 指路法。

教師發(fā)問后,學生答不到點子上,或答非所問,或一時答不出,教師可指明思考的內(nèi)容和方向。

9. 定向法。

有時教師提出的問題難度較大,與學生的年齡和知識不太相符,學生相答而又答不得當,或一時“卡殼”,這時教師可及時調節(jié)、縮小或限制范圍,或指明思考方向,以便幫助學生排除障礙,確定思維方向,迅速而準確地達到思維目標,完成答題。

10. 遷移法。

對有些問題學生一時答不出時,教師可讓學生先體會一下與問題中的事物有相似點或相反點的事物,然后采取“由此及彼”的聯(lián)系、遷移方法,幫助學生接通解答的思路。

11. 直觀法。

有些問題比較抽象,教師可運用實物、插圖、教具等提示、啟發(fā)學生答題。

12. 示意法。

有些抽象的問題,教師還可借助動作、表情等來幫助學生理解。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www.3969a.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