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衛(wèi)風·淇奧》的詩句,不但精美,更是精道。應該做為職業(yè)經理的必修課。為何?因為,此詩不但描述出了職業(yè)經理作為君子的外在風范,也明確了職業(yè)經理的真正內在涵養(yǎng)。與此同時,還以比興的手法提出了如何修煉的途徑和手段。
原詩不長,多為反復詠唱,但其中不乏千古妙句。信手拈來幾句已是醍醐灌頂,震聾發(fā)聵。
且說第一段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用文采好、有修養(yǎng)來形容君子。她告誡我們:作為君子,自我修養(yǎng)就要像加工骨器一樣要“切”;就像加工角器一樣要“磋”;就象加工象牙一樣要“琢”;要象加工玉石一樣要“磨”。這“切磋琢磨”不正是給我們職業(yè)經理的自我修煉指出了一條必然的途徑嗎——要像對待骨頭、角、象牙、玉石一樣,首先開料,其次糙銼,然后細刻,最后磨光。精益求精應是職業(yè)經理畢生的追求。
在詩歌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中反復詠唱了“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边@并非一般的復吟疊詠,而是在反復強調作為一名君子所應具備的氣質和內涵。從中可以提煉出四個字:瑟、僴、赫、咺。(瑟:莊嚴之貌。僩:寬大之貌。赫:威嚴之貌。咺:威儀之貌。)俗話說“天要氣象,人要貌相。”孔子說“君子不重則不威。”老人們說“坐有坐樣,站有站樣。”由此可見,職業(yè)經理的“貌相”有多么重要。更重要的是“貌由質生,相由心生”,當然這是我說的。不過,這個“質”實在太重要了。重要到什么程度呢?還是引用詩中的句子來說明吧——“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本褪钦f,像這樣有文采、有氣質、有修養(yǎng)的君子,人們永遠都不會忘記。
說到“貌相”,詩中還有更精彩的描寫:“充耳琇瑩,會弁如星”。要知道,古人煉句,直如妙手偶得的天籟,今人無論如何遏盡文采的翻譯,都是難以企及原句的精美。注重衣飾,并非小事。職業(yè)經理的衣裝,更是禮儀風范的表現。衣飾得體的程度,要與性情品質相得益彰。詩中所形容的耳垂寶玉,帽飾璀燦的君子,并不是重點渲染,重點在于“如金如錫,如圭如璧。寬兮綽兮”。做人要象金錫那樣富有價值,要象圭石玉璧那樣光潔透徹。要有寬廣的胸懷、寬厚的心胸以及柔和而又曠達的涵養(yǎng)。
詩的最后寫到:“善戲謔兮,不為虐兮?!鄙茟蛑o,即是善于幽默,善于玩笑。這是職業(yè)經理的人格魅力。是否應該這樣說:性格上的幽默是碧玉上的翡翠玉種,她可使得玉兒更美;她是人際關系中的潤滑劑,可以使得人更和、情更親。試想:一個職業(yè)經理,如果不善“戲謔”,那就未免呆板僵化,冰冷冷的透著一股拒人千里之外的漠然,何以與人親?當然,詩中那句“不為虐兮”,才是靈魂。虐乃粗暴也。不為虐兮,就是告誡人們不要以粗暴的方式對人。這不正體現了職業(yè)經理的人性化管理的要義嗎。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詩中對竹子的描寫,先是“綠竹猗猗”;再是“綠竹青青”;后是“綠竹如簀”。是否可以理解為對仁仁君子那高尚品質的一種比喻呢?既如此,職業(yè)經理當學青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