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明軍,左明軍講師,左明軍聯系方式,左明軍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TPM,點檢定修,班組長,MTP,TWI,但責管理,中高層管
42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左明軍:掌握設備使用與維護的基本技能,保持設備良好的技術狀態(tài)
2019-07-06 3291


一、設備管理的主要任務:


設備管理是指設備一生全過程管理,包括設備引進階段的前期管理,試生產階段的初期管理,生產現場的使用管理、維護管理、潤滑管理、故障管理、精度管理(包括備件管理)、資產管理(包括臺帳、檔案、資料管理)、技術改造管理等內容。


二、設備操作員的要求:


1. 操作人員應通過崗位培訓考核等,對所使用的設備做到“四懂(懂性能、懂原理、懂結構、懂用途)”“三會(會操作、會保養(yǎng)、會排除故障)”做到持證上崗、持證操作。


2. 嚴格按操作規(guī)程進行設備的維護保養(yǎng)、啟動、運行與停車。


3. 必須堅守崗位,嚴格執(zhí)行巡回檢查制度,認真填寫運行記錄。


4. 認真做好設備潤滑工作。


5. 嚴格執(zhí)行交接班制度。

6. 保持設備整潔,及時消除跑冒滴漏。


7. 操作人員發(fā)現設備有不正常情況,應立即檢查原因,及時反映,在緊急情況下,應采取果斷措施或立即停車,并上報和通知值班班長及有關崗位,不弄清原因、不排除故障不得盲目開車。已處理或未處理的缺陷均需記于運行記錄上,并向下一班交代清楚。


三、優(yōu)秀作業(yè)人員具備的條件:


(一)設備使用要求:


1. 發(fā)現缺陷及時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缺陷,要詳細記錄,及時上報,并協助設備維修予以消除。


2. 所有備用設備應有專人負責定期檢查維護,注意防塵、防潮、防凍、防腐蝕,對于傳動設備還應定期進行盤車和切換,使所有備用設備處于良好狀態(tài)。


3. 未經設備管理部批準,不得將設備上的配套件拆件使用。


(二)設備保養(yǎng)基礎知識:


(密封點泄漏的檢查)設備及管線的結合部位用肉眼觀察不結焦、不冒煙、無滲漏、無痕跡;焊接或連接部位或儀表工藝管、空氣管連接處用肥皂水試漏,無氣泡;真空部位用薄紙片測試,應無吸附的感覺;所有排污、沖水及生活用水的閥門,在關閉狀態(tài)下不漏水、不漏氣視為不漏。


巡檢包括內容:


1. 檢查設備運行使用情況;聽設備運行的聲音,有無異常撞擊和摩擦聲。看溫度、壓力、流量、液位等控制計量系統及自動化調節(jié)裝置的工作情況。

2. 檢查傳動皮帶、運動機構、鏈條的緊固情況和平穩(wěn)度。

3. 檢查安全保護罩、防護欄桿、設備管路的保溫、保冷是否完好。

4. 檢查安全裝置、制動裝置、事故報警裝置、停車裝置是否良好。

5. 檢查設備及工藝管路的靜、動密封點的泄露情況。

6. 檢查設備基礎、地腳螺栓及其他連接螺栓有無松動,或因連接松動而產生振動

7. 檢查軸承及有關部位的溫度、潤滑及振動情況。

8. 通過上述一系列的檢查,使所有的偶發(fā)故障的苗頭及不正常狀態(tài)能及早發(fā)現并立即查清原因,及時調整處理,盡快使機器設備恢復正常功能與安全運行。

9. 發(fā)現異常情況,應做緊急處理。并向車間領導及設備維修人員及時報告,同時將檢查情況和處理結果詳細記錄在操作記錄上。


四、設備管理工作內容:


1. 定期做好設備的保養(yǎng)工作,這是更全面、更徹底的維護性活動。根據保養(yǎng)工作量的大小和實施人員的不同,一般把定期保養(yǎng)分為一級保養(yǎng)和二級保養(yǎng)。二級保養(yǎng)屬于修理范疇,一級保養(yǎng)時以設備操作人員為主、維修工人輔助和配合的維修性活動。

2. 認真填寫各項記錄和日志,嚴格執(zhí)行交接班制度,認真填寫設備運行記錄、缺陷記錄、事故記錄及操作日志,嚴格執(zhí)行交接班制度。


五、設備的合理使用:


就是使設備既不超負荷運轉,又不能長期地處理低負荷、低效率的狀態(tài)下使用。


1. 根據設備特性,合理安排工作負荷。

(1)加工對象與設備的制造能力相符;

(2)工作負荷與設備承受能力相符;

(3)使用與維修保養(yǎng)并舉;

(4)提高設備的利用廣度,充分利用設備的可能工作時間,不讓設備閑置。

(5)提高設備的利用強度,使設備在單位時間內生產出盡可能多的合格產品。


2. 提高操作人員的技術素質是合理使用的基本保證。


設備的使用時期是設備一生中最長的時間,在這漫長的使用過程中,操作工的技術水平和維護保養(yǎng)水平,對設備的使用壽命影響最大,不僅影響設備效能的發(fā)揮,而且常因操作不當而使設備遭到不應有的損壞。因此合理使用設備必須抓住對操作人員的培訓、考核環(huán)節(jié),提高操作人員的操作、維修、保養(yǎng)水平。


六、操作人員培訓管理:


(一)操作人員的教育培訓和考核


新進員工上崗前應進行培訓,老員工調任新設備操作前也要進行安全技術與業(yè)務技術培訓,并經應知、應會考核合格后發(fā)給操作證。才能憑證操作設備。


(二)應知、應會培訓和考核內容


(1)設備的結構原理、傳動系統及性能;

(2)設備的潤滑、冷卻系統及正確的潤滑冷卻方法;

(3)設備各部位的儀表、安全裝置和附件的作用及其正確使用方法;

(4)設備的最高負荷能力及安全限量;

(5)設備的操作規(guī)程、操作方法、維護保養(yǎng)要求、點檢部位及檢查方法;

(6)設備的應急處理;

(7)應知考核合格后。再由熟練的操作人員帶領一段時間應會操作,經考核合格后發(fā)給操作證。

(8) 特種設備的操作人員還必須經過市安全管理監(jiān)督局的培訓,領取特種設備操作證后才能操作設備。

設備使用應具備的能力:


七、“三好”、“四懂”、“四會”和“五項紀律”


操作人員經過培訓,雖然具備了一定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但如果不會保養(yǎng)設備,不會檢查設備,不會排除故障,事無巨細都要依靠維修工,其設備是無法合理使用的。因此“三好”、“四會”、“五項紀律”是設備操作人員的基本要求。


1. “三好”

(1)管好:管好設備。指管好自己操作的設備,工、量具和附件要按定置管理的要求存放,保持防護裝置和管線的完整和可靠。

(2) 用好:用好設備。指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執(zhí)行維護保養(yǎng)制度,正確合理使用設備,不帶病運轉、不超負荷使用,不在設備上亂堆、亂放工具和加工零件。

(3)修好:修好設備。按期完成一級保養(yǎng),配合維修人員做好二保,設備大修時要參與,熟悉設備結構和性能,掌握一般修理技術。


2. “四懂”

懂原理、懂構造、懂性能、懂用途。


3. “四會”

(1)會使用:熟悉設備結構,掌握設備的技術性能和操作方法,并熟悉加工工藝,正確使用工裝,不超負荷使用設備。

(2)會保養(yǎng):熟悉設備的油眼、油孔、油杯位置,知道所操作設備的油質、油量、換油周期;按規(guī)定做好設備的潤滑和冷卻;設備內外無油垢、無臟物,無銹蝕、無碰劃傷、不漏油、不漏水、不漏電、不漏氣;控制系統靈敏可靠,設備四周清潔。

(3)會檢查:熟悉設備檢查的注意事項、基本知識、精度標準、檢查項目;能熟練應用和檢查設備的儀表、儀器、量具、檢測工具是否正常。

(4)會排除故障:在熟悉設備性能、一般原理、零部件組合情況的基礎上,能鑒別設備的異常聲響和異常情況,及時判斷設備異常部位和原因,并能排除一般故障;在設備一旦發(fā)生故障或事故時,能應急處理,防止事故擴大,及時報告有關部門檢查、分析原因,并采取相應措施。


4. “五項紀律”

每個操作人員都應遵守以下“五項紀律”

(1)憑操作證使用設備,遵守安全操作規(guī)程。

(2)經常保持設備清潔,并按規(guī)定加油。

(3)多班制人員應遵守設備的交接班制度。

(4)按定置管理要求管理好工具、附件。

(5)發(fā)現異常,立即停車,自己能排除的故障由自己排除,凡自己不能處理的問題應及時通知有關人員檢查處理。


八、設備維護(保養(yǎng))管理的目的和要求:


目的:通過對設備的檢查、調整、保養(yǎng)、潤滑、維修來減少設備的磨損,降低故障率,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

設備的維護保養(yǎng)是設備安全運行的重要保證


基本要求:整齊、清潔、潤滑、安全。


設備維護最基本工作:


設備日常維護 “十字作業(yè)”方針。


清潔、潤滑、緊固、調整、防腐。

1. 清潔:不只是表面,要將犄角旮旯清掃干凈,讓設備、工裝的磨損、噪音、松動、變形、滲漏等缺陷暴露出來,及時排除。

2. 潤滑:少油、缺脂造成潤滑不良,使設備運轉不正常,部分零件過度磨損、溫度過高造成硬度、耐磨性減低、甚至形成熱疲勞和晶粒粗大的損壞。應定時、定量、定質、及時加油、加脂。

3. 緊固:緊固螺栓、螺母,避免部件松動、振動、滑動、脫落而造成的故障。

4. 調整:對溫度、位置、壓力、速度、流量、松緊、間隙等。

5. 防腐:通過隔離、等方法,防止工況及環(huán)境對設備的腐蝕。

設備修保工作中,“兩不見天、三不落地”

兩不見天是:油料、清洗過的機件不見天。

三不落地是:油料、機件、工具不落地。


九、設備事故管理:


1. 設備事故


因非正常損壞造成的停產或效能降低,損失超限的稱為事故。

分類: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


2. 調查分析與處理

切斷電源,根除隱患;保護現場,立即上報;調查原因,分析處理;制訂方案,恢復搶修。


十、設備點檢制度:


1. 點檢分類: 日常點檢    定期點檢   專項點檢   精密點檢


2. 點檢準備------由設備管理部門負責


定點:確定點檢設備關鍵部位,薄弱環(huán)節(jié)

定項:確定點檢項目即檢查內容(技術水平匹配,儀器儀表配套)

定標:確定點檢檢查項目的判定標準(設備技術要求、實踐經驗)

定周期:確定點檢周期(安全、耗損、工藝、 負荷、經驗、可調)

定法:確定點檢方法(解體,非解體,停機,非停機,五感,儀表)

定人:確定點檢人員(按照不同點檢分類確定)

定表:確定點檢表格

定記錄:確定點檢記錄內容項目及相關分析


3. 點檢實施


檢查:按照點檢規(guī)范對設備的點檢部位進行檢查;

記錄:將檢查結果記錄在案;

處理:檢查中間出現的異常及時處理,恢復設備正常狀態(tài),并將處理結果記錄,不能處理的要報告?zhèn)鬟_給負責部門處理;

分析:定期分析檢查記錄內容,找出設備薄弱環(huán)節(jié)或難以維護部位,提出改進意見;

改進:組織實施對設備薄弱環(huán)節(jié)的改進工作。


4. 點檢管理


點檢區(qū)域劃分-----指定負責人


點檢計劃包括:日點檢作業(yè)卡,定期點檢計劃表,長期點檢計劃表,專業(yè)點檢計劃表和精密點檢計劃表;


5. 點檢要點提示


點:設備重要部位點、工裝模具;

期:定期檢查;

標:按標準檢查;

錄:檢查、處理均有記錄;

析:分析故障記錄和發(fā)展趨勢,傾向管理;

修:及時作好預防和事后維修。


十一、設備維護保養(yǎng)制度  :三級維護保養(yǎng)制


1. 日常維護保養(yǎng)(日保):按設備日常點檢指引進行保養(yǎng)

保養(yǎng)人:操作工人

要點:班前檢查、加油潤滑、隨手清潔、處理異常、班后維護、真實記錄、堅持不懈、周末養(yǎng)護。


2. 一級保養(yǎng)(一保)

保養(yǎng)人:操作工人(主)+維修工人(輔)

要點:定期計劃、重點拆解、清洗檢查、擦拭潤滑、間隙調整、緊固復位、行為規(guī)范、記錄檢查。


3. 二級保養(yǎng)(二保)

保養(yǎng)人:維修人員(主)+操作工人(輔)

要點: 定期計劃、系統檢查、校驗儀表、全部潤滑、修復缺陷、調整精度、 損件更換     恢復公差、消除泄漏、認真記錄、制訂對策、標準驗查。


設備使用油料的“五定”要求:

(1)定專人負責

(2)定加油部位

(3)定加油時間

(4)定油料品種

(5)定加油量


TPM,點檢,班組建設,管理能力咨詢培訓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www.3969a.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