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
負當擔講,薪當柴講。卓當卓越講。 如負薪 講的是漢武帝時的朱買臣。朱買臣早年家貧,砍柴為生。他砍柴的時候,將書放在樹下讀。擔柴回家時,將書捆在擔子頭上,邊走邊讀。朱買臣的妻子崔氏受不了這樣貧苦的生活想要改嫁,朱買臣勸她說,我50歲就可以顯達,現(xiàn)在已40歲了,你跟我受苦,將來我顯達一定報答你。崔氏說,像你這樣的人,只能餓死溝中,不可能富貴。于是改嫁而去。
崔氏改嫁五年,朱買臣就被人舉薦給漢武帝,因講《春秋》、《楚辭》,深受武帝賞識,后做官會稽太守。回家祭祖,車馬相擁,甚為榮耀。路過崔氏家,將崔氏及其后嫁丈夫以車載到太守園,安置住宿。住了一個月,崔氏羞愧自殺而死。
如掛角 講的是隋朝末年起義軍將領李密。李密幼時家貧,替人放牛,不忘讀書,常將《漢書》掛在牛的兩角上讀。后來參加了隋末起義的瓦崗軍,并作了討伐隋煬帝的檄文,列舉隋煬帝十大罪狀,激起天下人反隋煬帝之心。
身雖勞,猶苦卓 ,是說朱買臣和李密,雖在擔柴、放牛的勞動中,仍不忘勤苦讀書,最終成為卓然有成就的人。朱買臣和李密都是在艱苦的勞動中不忘讀書的典型,可見讀書學習不一定非要在學校,在任何勞動崗位,只要想學習都可以堅持學習。
對于今人來講,更是并非只有考上大學才能讀書學習,在各種工作中,都可以堅持學習。所以要成才不一定必須讀大學,甚至不一定必須進學校。更何況學習也不只局限于書本,實踐本身就是一種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