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才,張萬才講師,張萬才聯(lián)系方式,張萬才培訓師-【中華講師網(wǎng)】
商業(yè)模式、眾籌模式、企業(yè)規(guī)劃
42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張萬才:“姐買的不是衣服,而是穿衣場景”,和穿衣助手CEO顧瑩櫻聊到的一個關于服裝電商的有趣話題
2016-01-20 3167

立春過后也總是帶著余寒,待久了會讓人喪失對季節(jié)的感受。不過,當你每天走在街上,看著衣衫漸薄的行人,以及偶爾閃現(xiàn)的黑絲白腿,心里多少也能確認:嘿,春天真的來了!

從行人著裝判斷季節(jié),算是常年霧霾罩城的帝都人民的一大特權。我也趁著對“著裝”這個話題的興趣,約到了穿衣助手的美女 CEO 顧瑩櫻,想要深刻檢討一下“敗家老娘們兒”們的消費心理。在與顧瑩櫻不長的電話溝通中,我們主要討論了一個話題,即“當用戶說要購買一件商品時,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冒出這個疑問的起因是穿衣助手的一次“搭配購”活動。這個活動允許用戶在購買一個搭配組合中的兩件或兩件以上商品時,享有一定折扣。有意思的是,這 個活動折扣幅度并不大(普遍 9 折左右),但用戶反饋的數(shù)據(jù)卻很出人意料,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連帶購買率的大幅提升。據(jù)顧瑩櫻介紹,服裝電商導購的平均連帶購買率約 1.1(平均一個訂單包含 1.1 件商品,或者銷售一件商品能直接帶動額外的 0.1 件購買),穿衣助手未做“搭配購”之前大概是 1.3,而在“搭配購”中這一指標竟然增長到了 1.68,所有訂單中搭配購買的比率占到了 45%。

既然并沒有提供太多的價格激勵,用戶的購買意愿是如何被增強的?

據(jù)顧瑩櫻推測,背后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

一、“搭配”本來就是女性購買服飾的使用目的。用戶在購買一件商品時,想到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我在什么場景 下會用到它”。這點反映在著裝上就是特定場景下需要特定的搭配,這對物質(zhì)并不稀缺的當代女性來說尤其如此。穿衣助手之前只有淘寶導購時,由于功能限制無法 在搭配購買上深度開發(fā)。而這次通過自建交易平臺讓前端體驗更順暢(比如一鍵購買等等),加上一定的價格激勵,讓用戶的潛在購買傾向更好釋放。

二、“占便宜”的感覺比占便宜的實質(zhì)重要。舉個例子,“搭配購”的定價策略是,同一搭配中購買兩件或兩件以上則 全部 9 折。這就導致了一個有趣的心理作用:首先搭配中的核心商品 A 給了用戶一個錨定價格。在參照商品 A 評價同一搭配中的商品 B 時用戶會發(fā)現(xiàn),“購買 B”的心理意義等價于“購買 A+B 的優(yōu)惠之合”,而不是只購買了單件商品的優(yōu)惠。由于此時用戶的關注焦點在 B,而購買 B 的邊際收益又被放得很大,用戶更容易下定購買決心。邁過購買 B 的心理門檻后,“順便”買下組合中的 A 也就順理成章了(有意思的是,A 才是原本的核心商品)。

另有一個例子。穿衣助手的“搭配購”活動一共做了 3 輪,在第 3 輪時嘗試調(diào)高均價的同時全場包郵,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訂單數(shù)提升了 50%。其實調(diào)整后的商品的入手價格與調(diào)整前差不多,但用戶在做購買決策時,對實物商品的付費意愿明顯高于服務(快遞)。這又從另一個角度說明,“占便宜”的感覺先于占便宜的實質(zhì)。

三、搭配購買帶來更強的使用滿足感。女生在買衣服時的一個常見誤區(qū)是,總認為自己只要買下一個搭配中的核心商 品,就能找到更好的或相似的組合。但現(xiàn)實中往往事與愿違,自己搭配后發(fā)現(xiàn)效果不如預期會帶來相當?shù)氖涓小S脩糇约簾o法解釋這一點,只能去質(zhì)疑商品和商 家,結(jié)果降低了消費黏性。所以商家要設法激勵用戶去按照一個理想的搭配購買。

四、最后,放在穿衣助手這款產(chǎn)品上,也得益于用戶、平臺、營銷手法三者氣質(zhì)相合。穿衣助手雖然一直被叫做導購, 但她們給自己的定位卻是“時尚自媒體平臺”。平臺上聚合的主要是職業(yè)買手,這些買手有著強烈的風格主張,重視個人品牌經(jīng)營,強調(diào)粉絲經(jīng)濟,用戶與買手之間 是追隨和被追隨的關系。站在用戶角度,她們更重視單品背后的風格、場景和品牌標簽,傾向于購買同一標簽下的系列商品,“搭配 + 折扣”其實只是對用戶本來的消費傾向施加了激勵。

說到這里,可能有人會好奇,所謂的“搭配購”究竟只是一種營銷手法的創(chuàng)新,還是確實能夠成為一種新的商業(yè)模式?這事見仁見智吧,但至少顧瑩櫻顯然傾向后者。

在顧瑩櫻看來,“搭配購”模式下的招商、選品方式與傳統(tǒng)完全不同,有著自己的一套運作邏輯。選擇了“搭配”這個角度,意味著平臺在挑選入駐商家時要 以買手店為主,而買手店則必須“搭配選貨”形成明顯的風格取向。他們需要從選品開始就圍繞“搭配”來做,不是一個簡單的營銷策劃能夠解決的。另外,鑒于 “搭配購”確實帶來了客單價、復購率的提升,這會改變上游的成本結(jié)構(包括營銷、采購、物流、庫存等),這就具備了一個穩(wěn)定商業(yè)模式的核心。最直接的結(jié)果 是,商家可以在更高連帶購買率的支持下長期提供 9 折左右的折扣,比起動輒 5 折以下的純粹價格刺激更加可持續(xù),也更有可復制性。

可能確實如顧瑩櫻所說,“搭配購”不僅僅是一個關于價格和商品組合的心理游戲,也是一種更迎合用戶直覺的消費模式?;蛟S,未來商家售賣的將不再是一 件件商品,而是一個個具體的生活場景。在這里商家成為我們的顧問買手,而品牌的存在意義,則是為我們的生活方式提供一套系統(tǒng)性的解決方案。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www.3969a.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