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東西,須知最好的東西就是良好的性格和優(yōu)秀的品格,而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也會讓他獲益良多……那么,如何讓孩子懂得感恩,給您分享幾點智慧小錦囊。
1、要有一種健康良性的父母之愛。
真正的父愛母愛,是因為父母相愛,想要共同養(yǎng)育一個孩子,讓孩子感受世界的美好,保護他們在未成年時不被這個世界的惡意所傷害,讓他們在成年之后有足夠的能力應付這個世界的一切惡意,卻仍然保有最大的熱情、善良和感恩之心。
這是父母和子女之間最好的愛,也是世上所有關系中,最難修煉的一種。在親子關系里,你將清晰無比的看清楚你自己內(nèi)在的缺陷,身為父母,你要知錯改錯,然后你才有資格糾正孩子的錯誤,和孩子一起進步,一起養(yǎng)成良好的性格習慣,這是孩子給父母再成長一次的機會。
其實,比起父母給孩子的愛,孩子才是父母最好的老師。透過他們的眼睛,我們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也因為熱愛孩子,我們愿意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才是我們最欣賞的父母之愛。
2、家長要學會放手,有效溝通
父母應相信孩子的能力,給孩子一個自由發(fā)展的空間;父母應該學會放手,給孩子成長鍛煉的機會。父母在進行教育時,要保持與孩子朋友式交談的良好習慣,教育孩子學會感恩,鼓勵孩子凡事多往好的方面想,不要盡往消極的方面想,從而形成一個積極健康的性格。建立寬松和諧的家庭氣氛,嘗試從交流中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要,培養(yǎng)孩子感恩之心。
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無論多忙,也要擠出一點時間和孩子交談,多給孩子關愛和幫助,使之感受到被幫助的溫暖和快樂。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懂得付出,感恩曾經(jīng)幫助過自己的人。
3、感恩教育
感恩之心,是心靈成長的營養(yǎng)劑。通過感恩教育,孩子們知道每個人都在享受著別人付出給自己帶來的快樂。當孩子們感到他人的善行時,就想到今后自己也應該這樣做,這就給孩子一種行為上的暗示,使他們從小知道愛別人、幫助別人,從而養(yǎng)成樂善好施的性格習慣。
感恩教育需要父母有意識地去教育孩子。如果父母只知道奉獻,而不知道把自己的勞動與付出呈現(xiàn)給孩子,孩子也就無從感受到父母和社會對他的愛。讓孩子學會感恩,就是教他們懂得尊重他人,對他人的幫助時時懷有感激之心,而不是忘恩負義,從而讓孩子生活得更美好。
4、愛心培養(yǎng)
父母首先要杜絕家暴的行為,防止因為暴力事件而致使孩子產(chǎn)生暴力反抗的情緒心理。另外,培養(yǎng)孩子對弱者的憐憫之心和良好的道德體驗感能讓孩子更好地關心關愛身邊的人。憐憫弱者與孝順父母其實是一回事。當孩子長大后,父母逐漸老去,也會成為一個弱者。對社會來說,弱者是索取少、奉獻多的一群人,而對孩子來說,父母也屬于索取少、奉獻多的人。所以,不尊重窮人的人往往不孝順父母。
很多家長喜歡在孩子的面前吹噓自己有錢有勢,這樣很容易讓孩子耳濡目染一種“現(xiàn)實”的名利思想,形成追名逐利的虛榮性格。這樣的父母不僅培養(yǎng)不出孝子,而且會縱容孩子的非道德社會行為。因此,引導孩子參加公益活動,幫助弱者并受到家長的稱贊,會使孩子產(chǎn)生一種良好的道德體驗感,這種感覺得到強化,孩子會出現(xiàn)更多的利他行為。培養(yǎng)孩子的孝順之心同樣如此。所以,父母平時要試著讓孩子為家里做點事并及時稱贊孩子,這其實也是在培養(yǎng)孩子的感恩之心。
5、讓孩子明白“愛父母就要愛他人”
父母每日的付出清晰的呈現(xiàn)在眼前,他們關愛的眼神,他們充滿愛意的雙手,他們?yōu)樯疃疾ǖ穆曇?,時刻會在腦海中浮現(xiàn)。有心的孩子看在眼里,記在心中。感激、愛意開始在心田里萌生。
“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碑敽⒆幽軌蚋惺艿礁改傅膼郏敢饣仞伕改傅膼鄣臅r候,孩子們逐漸明白:愛自己的父母,必須愛所有的父母,不敢對他人的父母有一點厭惡。要敬自己的父母,必須敬天下所有的父母,不敢對于他人的父母有一毫的怠慢。因為天下的父母,都有一顆慈愛自己孩子之心,都值得感恩。這就是推己及人。當孩子學會推己及人的時候,孩子就已經(jīng)完成“孝順”、“感恩”之旅,開啟自己完備品德的旅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