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臺灣隆燁集團
地點:臺灣省 - 臺灣
時間:2015/6/8 0:00:00
課程背景 :
1.管理有很多種方法, 當然也有很多種工具學說, 很多人都以追求高深學識或深度工具作為學習標竿, 但結果仍然沒有成功, 這主要是因為日常管理當中有90%以上的問題,其實只要運用簡單但有效的手法或工具都可以獲得解決。唯可惜大部份主管因為沒有徹底理解這些手法的含義以及應用的關鍵,以至于管理問題再三地在職場發(fā)生。
2.因此管理能不能成功, 關鍵不在掌握的手法有多少, 本課程依據管理者的三大職責范圍, 每一范圍選取最有效的四種管理工具或手法合并為管理12手, 運用關鍵解析、案例討論、以及實作演練, 并提供落地管理工具,協(xié)助自己與部屬從落地中養(yǎng)成習慣, 并將之堅守與貫徹, 只要掌握這些<常被職場需要>的管理手法, 必然可以引領部門成為高效團隊, 當然也奠定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
授課對象:企業(yè)各層人員與主管
課程收益
1.創(chuàng)造部門內部正面因子,增進組織內部溝通與和諧,
2.提高部屬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努力的意愿
3.提高主管部屬的合作意愿, 建立高效團隊
4.解決實務工作中90%常會面臨的問題
5.此課程提供基、中、高層主管于管理領域所需具備的必要能力。
授課方式
25年來講師一直在臺灣大型高科技公司任職, 期間擔任總經理、人資副總、協(xié)理職務有20年, 并曾于美國波士頓任職廠長, 因此累積多年國內外管理經驗與實務應用手法, 能夠提供有效的管理工具,以及分享解決問題的經驗案例。他習慣于課堂上的進行模式為: 運用PPT文字與圖表進行基礎學理解析, 在解析中分享講師之應用經驗,以及提供有效的工具或機制, 同時也將運用影片進行情境與學理對比, 對于關鍵學理或工具將采取小組討論或進行工具演練的方式學習。
課程內容大綱:
一、如何掌握學習好本課程的方法
1.提供你本課程的關鍵知識
2.讓你從內容中知其所以然
3.引導你設想如何將學習變成運用
4.運用研討從實踐中獲得成長
二、主管日常管理的五大方面與對應的管理工具
1.什么是<計劃管理面>的主要管理工具?
2.什么是<程序管理面>的主要管理工具?
3.什么是<工作管理面>的主要管理工具?
4.什么是<情境管理面>的主要管理工具?
5.什么是解決<內部、外部顧客問題>的主要管理工具?
6.如何建構好管理五面的基礎?
三、解析工作管理面的12手管理工具
1.主管的工作管理分為哪些范疇?如何開展范籌管理手法?
2.引導部門達成績效目標要運用哪四個基礎手法?
3.什么是資源應用的四個重要手法?
4.哪四個關鍵手法可以控管單位運營風險?
5.如何避免組織成長的殺手:常見主管的五大管理迷失
6.讓團隊上下合作、全體一心是可以做到的,主管該如何做?
四、 學習與研討管理1-4手
1.讓部門成員具備<執(zhí)行力>的關鍵方法?
2.如何引領<部屬成為可以用腦>的人?
3.如何讓自己與部屬避免<重復虛工>?
4.如何讓<過程與結果>快速又有效?
五、 學習與研討管理5-8手
5.人性化管理與<管理人性>的差異? 如何才能做對做好?
6.如何培養(yǎng)團隊成員具備<面對問題的責任>與勇氣?
7.如何面對部屬對職場<公平>的要求或迷失?
8.什么是<垂直分工>?對組織的貢獻巨大, 該如何推行?
六、 學習與研討管理9-12手
9. 如何運用<最佳途徑>解決問題?
10. 什么是避免問題產生的關鍵手法?
11. 如何避免<部屬忽悠主管>?
12. 如何造就團隊<做事精確>的習慣與文化?
七、管理12手的落地管理
1.部屬在工作中如何應用管理12手
2.主管在日常管理中如何應用管理12手
3.如何規(guī)劃自主落地紀錄表
4.主管如何進行落地評鑒
5.落地評鑒結果的應用
6.如何引領部屬樂于自我追求管理12手的成長,?
八、 管理12手在公司內的推行
1.如何進行方案吹風
2.內部進行推動前的預熱與加溫
3.如何開始導入?如何善用導入中的催化手法?
4.如何規(guī)劃推行小組?
5.管理12手PK機制的設計與應用?
6.如何應用<均分化>手法, 進行評分水平不一致的統(tǒng)計?
7.管理12手的自動運轉?
個案討論:
1.效能手法演練
2.執(zhí)行力案例討論
3.從方課長的困難認識公平
4.完美的執(zhí)行方案
5.物流的兇手
樣本學習:
1."好”診所的啟示
2.阿波羅13號的啟示
3.五個公司的啟示
交流時間:
任何有關任何管理的困難,都可提問。講師會當場給與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