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農(nóng)村,天地君親師,是民間祭祀的對象,那個“師”就是師傅的意思。師傅傳授知識、技能,教人做人的道理,因此獲得人們尊重:徒弟知道自己的能耐比不過師傅;徒弟認為師傅對自己嚴格要求是為自己好;從師傅身上徒弟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作為管理者,我們需要時常捫心自問:我的本事比員工強嗎?我批評、責罵員工,真是為他好么?批完了訓(xùn)完了,員工能從我這里學到東西嗎?如果這三點你都做不到,你憑什么管住人?
怎樣才能成為好榜樣、好教練?我認為管理者可以從下面三個方面去修煉:
一,深入工作細節(jié),盡可能在實操上面不成為外行。
你成不了專家,也別成為外行,你是外行你講話誰還會聽?如果我說我是工廠的品質(zhì)、技術(shù)、采購、倉庫、計劃、生產(chǎn)方面的專家,那是假話,那怎么可能呢?但我至少能保證我不是外行,為什么?有一句話說,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啊。有些管理人員,什么會都不參加。下屬的會不參加,一談到細節(jié)上的事情,就不想了解。其實這樣你埋下了一個禍根,種下了一個惡因——以后談到細節(jié)你就是外行,你就不敢深入下去。你批評人的時候,就不敢往深處批。你就只敢拿他的心態(tài)、狀態(tài)來說事。一談到具體的事情,他找一個原因出來你就會被卡住了,你還怎么管他呢?
二、設(shè)法彌補我們自身的不足。
我們不可能事事都成專家,我們只是內(nèi)行而已,怎么才能有效地點評和指導(dǎo)下屬?利用下屬之間的互相點評,或者叫PK。你可以每個星期抽三、兩個小時,讓關(guān)鍵部門的人跟自己全面匯報一下工作,要求他們把匯報內(nèi)容都做成PPT,,每個人給他15~20分鐘,買臺投影儀對你工廠不是問題。他們在臺上說,你在旁邊聽,這就是深入細節(jié)。你不表態(tài)沒關(guān)系,你可以讓其他人評,或讓他們互相評,你在場就會給他們壓力,并且長此以往,你肯定會成為內(nèi)行。
三、將工作標準化。
一項工作只有一個人知道怎么做是很危險的,很多企業(yè)的關(guān)鍵部門確實只有一個人知道怎么做。要都是這樣的話,誰敢得罪他?誰敢點評他?怎么辦?想辦法把那些依賴性非常強的工作標準化。我們可以通過搞動作分析、案例分析、工作分析。好多企業(yè)都是通過拍錄像的方式使工作標準化的。工作標準化以后,我們也就可以把它上升到公司的一種經(jīng)驗和公司的一種模式。如果一個企業(yè)的管理完全依賴員工的個人經(jīng)驗和智慧,那這樣的管理是不成為管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