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受邀在湖南省湘潭市鳳凰實驗中學做了一場青春期健康知識進校園的大型講座。會議室座無虛席,這些十二三歲的初中生,是第一次聽到與自己生理、心理有關的專業(yè)知識。每個人眼睛都目不轉睛地望著講臺上的我,時而點頭,時而微笑。一個半小時很快過去了,同學們意猶未盡,講座結束后,幾位女同學追到大門口,請求我給她們簽名,好可愛!可惜有人等我,沒有拍下這個鏡頭!
其實,青春的懵懂與困惑,在上初中的時候就開始萌芽。這源于他們生理和心理的悄然“突變”, 身高體重迅速增加。男生慢慢有了男人的味道,喉結突起,嗓音變粗,發(fā)音低氣,出現(xiàn)小胡須。女孩也開始變得輪廓分明、曲線優(yōu)美,嗓音高而尖,乳腺發(fā)育,骨盆寬大,臀部增寬變圓。
青春期的孩子他們會想什么?當身體迅猛生長,第二性征出現(xiàn)后,這種生理和心理的變化,使得男女同學之間產(chǎn)生了好奇和好感,不由自主地去接觸異性、了解異性,或想取悅異性,以獲得對方的青睞,或者會互相吸引、互相仰慕對方,產(chǎn)生愛慕之情,其實這屬于一種正常的心理現(xiàn)象。
青春期的可愛,還表現(xiàn)在許多悄悄進行的私密活動。比如,會狂熱地喜歡上某個超男或超女,看到陳翔的圖像會變得興奮不已,哼魏晨的歌曲會如癡如夢;還會悄悄翻閱那些朦朦朧朧又有些浪漫的詩句,甚至會背上幾句古詩,以顯示自己對異性、對愛情的思考和幻想。當我在講臺上說出“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時,臺下的孩子們馬上大聲呼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呵呵。
我笑了,因為我看到了一張張稚嫩臉上所露出的快樂神情,那是一種沒有掩飾的單純與可愛。這些青春期的孩子們可不能小看,他們會落落大方地告訴父母,“我喜歡班里的一個女孩”,還會說出自己的理由。做父母的雖然心里五味雜陳“大驚失色”,但臉上卻不敢露出半點的出大驚小怪,既不敢隨意批評打壓,又在心里惴惴不安:“怎么辦呢?該如何讓孩子不要早戀啊?”
今天就有兩位家長說出了他們的困惑和苦惱。問我怎么辦?
共情,是面對青春期孩子最好的辦法。共情是心理學的一個常用術語,就是作為咨詢師要站在來訪者的角度感受他們的苦惱和困惑,換位思考!如果做家長的首先能體驗到孩子在這個特殊年齡段的心理變化,明白他們?yōu)槭裁磿羞@樣那樣的想法和舉動,為什么會鬧“獨立戰(zhàn)爭”,就不一定會大驚小怪,接下來的工作也沒那么可怕了。不信你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