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廣州返回長沙的列車上,我的右邊坐著一對年屆花甲的老年夫妻。那位因為染過黑發(fā)而略顯年輕的妻子,一路上時不時地大聲訓斥身邊的老先生,而她丈夫卻從不爭執(zhí)、也不反駁。我開始挺納悶地想,這對老夫妻恐怕不會很幸福,看那老先生一聲不吭任憑老婦人大聲訓斥,估計也是人到暮年別無選擇吧。
隨著列車急速向北飛馳,車廂里的氣溫也漸漸冷了起來。快接近目的地長沙時,他們翻出行李箱里的毛衣和棉背心。老婦人脫去外衣伸展手臂有些費力地穿著套頭的紅毛衣,老先生則轉(zhuǎn)過身看著她,不聲不響地幫忙拉扯妻子后背的毛衣,直到妻子穿整齊后才開始脫去自己的外衣,費勁兒地穿上一件前開口的棉背心。這時,那位一路上時而訓斥、時而說笑的妻子,也很自然地轉(zhuǎn)過身子一邊看著、一邊不時伸手幫忙拉扯,直到老人穿戴整齊。
這一幕在我腦海中久久盤旋,如果從他們一路上的舉動來看,還以為老先生是個受氣的角色,以為他們之間的關系很是一般。然而,此時這種相互溫暖的畫面卻打破了我的偏見,讓我對夫妻相處之道有了新的認識。事實上,不同的夫妻都會在共同生活中摸索出相互適應的相處模式,都有著只有他們自己能讀懂的愛的密碼。由此伸展開來,不同國家、不同地區(qū)的人們也有著屬于某種特定文化習俗的婚姻文化與婚戀心理。
為此,我將在新浪做一場微訪談,專門與各位女性朋友聊聊如何與心愛男人相處的話題。俗話說,一方山水養(yǎng)育一方人。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國家、不同種族,滋養(yǎng)了不同的家庭文化。對中國人來講,夫妻倆當著眾人的面動作親昵,別人看不慣,自己也別扭。為此,有人歷數(shù)中國人的婚姻特別缺少幾樣東西。一是親昵。中國夫妻大多羞澀,即便在家里也難為情;二是情話。中國夫妻一般很少說情話,不習慣,也不擅長制造浪漫;三是幽默。中國夫妻大都一本正經(jīng),難得幽默,更談不上未泯的童心??梢哉f沉穩(wěn)有余,過于拘泥;三是欣賞。中國夫妻習慣性地挑剔配偶,即便另一半相當不錯,也舍不得用欣賞的眼光給他鼓勵;五是溝通。面對沖突,不善溝通,往往是先沉默,后嘮叨,繼而爭吵,最后逃避。周而復始,找不到有效的解決之道。當然,還有低調(diào)。中國的夫妻大都不愿張揚自己的家庭生活,覺得是一種難為情的事情。 但是,我們又處在一個婚姻不穩(wěn)定的時代,一個充滿誘惑和變數(shù)的年代。人們渴望著更好地拉近夫妻之間的親密感,渴望著維系婚姻的幸福和穩(wěn)定,卻又找不到行之有效的相處秘籍。于是,大量地閱讀來自方方面面的相關書籍,以期尋找更好的方法。
屆時,我會就中國男人與中國女人這個話題與各位聊聊,如果此時的你剛好遭遇了情感生活的困惑,不妨在我的新浪微訪談里提問。
讓生活更美好,讓愛情更長久。
有問必答,想提問的各位請點擊這里留言:https://talk.weibo.com/ft/2013111310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