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值稅稅務風險案例精析
案例1: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不符合要求不能抵扣進項稅額
本案例主要涉及稅務風險點:
1.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票面需要符合哪些要求?怎樣判斷取得的專用發(fā)票符合抵扣條件?
2.匯總開具發(fā)票怎樣開具?
3.與承租單位共用水電稅務風險點在哪兒,出租方怎樣開具發(fā)票?
4.兼營、混合銷售、價外費用怎樣準確區(qū)分,應當怎樣開具專用發(fā)票?
5.價外費用應當怎樣開具專用發(fā)票?
6.“維修費”專用發(fā)票一定就能抵扣嗎?
7.采取銷售折扣、折扣銷售、銷售折讓等方式銷售貨物怎樣開具增值稅專用發(fā)票?
8.折扣額以負數形式開具發(fā)票的業(yè)務單獨將折扣額開具紅字發(fā)票不符合規(guī)定。
9.應當開具紅字發(fā)票而擅自將折扣額以負數形式開具發(fā)票不符合規(guī)定。
10.平銷返利有何稅務風險?應該怎樣開具發(fā)票?
11.買一贈一有何稅務風險?應該怎樣開具發(fā)票?
12.購買同種貨物為何需要取得不一樣的發(fā)票?
案例2: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fā)票而開具專用發(fā)票的稅務風險
本案例主要涉及稅務風險點:
1.并非所有的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和應稅服務都可以開具專用發(fā)票。
2.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的幾種情形。
案例3:反向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不能抵扣進項稅額
本案例主要涉及稅務風險點:
1.誰應該給誰開發(fā)票,稅法都有明確規(guī)定。
2.作廢專用發(fā)票的條件和方法。
3.開具紅字專用發(fā)票的條件和方法。
案例4:企業(yè)不能準確抵扣進項稅額的稅務風險?
本案例主要涉及稅務風險點:
1.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七種情形怎樣準確細致的把握?
2.增值稅上的固定資產與企業(yè)所得稅、會計準則上的不動產有何不同?
3.不動產與動產怎樣區(qū)別判斷?扣除政策有何不同?
4.與建筑物或者構筑物為載體的附屬設備和配套設施包括哪些內容?
案例5:合同、票、物、款不一致,不能抵扣進項稅額
本案例主要涉及稅務風險點:
1.抵扣進項稅額的四個一致。
2.企業(yè)虛構資金流的幾種方式。
3.虛開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罪。
4.進項稅額能否抵扣的綜合判斷(讓企業(yè)會計面對任何業(yè)務都能自行判斷)
5.集團統(tǒng)一結算能否抵扣進項稅額?
案例6:非公司名下車輛耗油費進項稅額抵扣的稅務風險
本案例主要涉及稅務風險點:
1.非公司名下的運輸車輛所耗油費,取得“油票”是否可以抵扣?
2.合法抵扣非公司名下的運輸車輛所耗油費,需滿足哪幾個條件?
案例7:非正常損失進項稅額轉出的稅務風險
本案例主要涉及稅務風險點:
1.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進項稅額的非正常損失包括哪些?
2.非正常損失,如何理解“管理不善”?
3.自然災害造成的貨物損失是否作進項稅額轉出?
4.倉庫被盜是否作進項稅額轉出?
5.貨物超過保質期是否作進項稅額轉出?
6.貨物被低價收購是否作進項稅額轉出?
7.獲得保險賠償的非正常損失存貨是否作進項稅額轉出?
8.各種形式的進項稅額轉出所涉及的三方面問題。
9.非正常損失的存貨賤賣是否作進項稅額轉出?
10.不動產拆除是否作進項稅額轉出?
案例8:進項稅額轉出計算不準確的稅務風險
本案例主要涉及稅務風險點:
1.原材料進項稅額轉出的計算。
2.在產品、產成品進項稅額轉出的計算。
3.免稅農產品進項稅額轉出的計算。
4.已抵扣進項稅額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進項稅額轉出的計算。
5.盤虧盤盈不能合并計算進項稅額轉出。
6.進項稅額轉出后還可以再轉回來嗎?
案例9:視同銷售和進項稅額轉出容易混淆的稅務風險
本案例主要涉及稅務風險點:
1.增值稅視同銷售和進項稅額轉出的規(guī)定。
2.怎樣區(qū)別視同銷售和進項稅額轉出?
3.視同銷售和進項稅額轉出金額確定有何不同?
案例10:代墊代付費用的稅務風險
本案例主要涉及稅務風險點:
1.代墊代付費用有哪些稅務風險?
2.代墊代付費用怎樣才能不征稅?
案例11:單純的資產轉讓或資產收購行為應當申報繳納增值稅
本案例主要涉及稅務風險點:
1.整體轉讓產權和和整體轉讓資產的區(qū)別。
2.企業(yè)因被兼并而將全部產權進行了轉讓,轉讓的機器設備和存貨是否需要繳納增值稅?
3.將存貨、機器設備等整體資產轉讓給另一家企業(yè),債權、債務和勞動力不轉讓,整體資產的轉讓是否繳納增值稅。
4.用優(yōu)良資產(占企業(yè)總資產的90%左右)和另外一家企業(yè)成立一家新公司,這部分資產的轉讓是否繳納增值稅。
5.企業(yè)分離出一個獨立法人企業(yè),分離時分給該企業(yè)一部分原材料,這部分材料的轉讓是否繳納增值稅。
6.整體轉讓產權涉及的不動產、土地使用權轉讓是否征收增值稅。
案例12:墊付貨款代購商品的稅務風險
本案例主要涉及稅務風險點:
1.不符合條件的代購貨物行為需要繳納增值稅。
2.代購貨物行為不征收增值稅需要同時具備的條件。
案例13:出租出借包裝物收取押金的稅務風險
本案例主要涉及稅務風險點:
1.納稅人為銷售貨物而出租出借包裝物收取的押金,必須做到兩點方能避免稅務風險且能節(jié)稅。
2.出租、出借包裝物收取的押金5項主要風險點。
案例14:視同銷售的稅務風險
本案例主要涉及稅務風險點:
1.視同銷售企業(yè)所得稅、增值稅、消費稅的范圍和計稅依據對比。
2.銷售代銷商品不按視同銷售核算的稅務風險。
3.自產產品用于設備維護、建造房屋是否需要視同銷售繳納增值稅。
4.保修期內免費為客戶提供維修服務所領用的零配件是否需要視同銷售繳納增值稅
5.總分機構固定資產調撥是否視同銷售?
6.貨物移庫是否視同銷售?
7.視同銷售哪些業(yè)務應開發(fā)票?
案例15:納稅人簡易計稅方法繳納增值稅的稅務風險
本案例主要涉及稅務風險點:
1. 簡易計稅方法的各種情形。
2.不同情況下,簡易計稅方法需要開具的發(fā)票類型、開票方法。
3.不同情況下,簡易計稅方法的計稅公式。
4.哪些情形下簡易計稅方法和一般計稅方法可以選擇,哪些情形下不可選擇?
案例16:增值稅發(fā)票不及時認證的稅務風險
本案例主要涉及稅務風險點:
1.哪些扣稅憑證沒有申報抵扣期限?
2.具有申報抵扣期限的幾類發(fā)票規(guī)定。
3.準確理解所謂的“取消認證”。
案例17:賠償款、違約金是否涉及增值稅的稅務風險
本案例主要涉及稅務風險點:
1.簽訂合同的雙方,如合同未履行,收到違約金的一方是否繳納增值稅?
2.簽訂合同的雙方,如銷售方不能按期交貨等原因造成違約,購買方收到的違約金是否可以取得增值稅發(fā)票入賬?
3.簽訂合同的雙方,如銷售方因質量問題造成違約,購買方收到的違約金是否可以取得增值稅發(fā)票入賬?
4.合同已履行,因購貨方違約而付給銷售方的違約金,銷售方是否繳納增值稅?
5.購買方(付款方)收取違約金,是否繳納增值稅?
6.企業(yè)銷售貨物因在運輸途中破損而收到的運輸公司支付的賠償款是否繳納增值稅?
7.怎樣準確判斷企業(yè)的各類收費是否為價外費用,營改增前后有何變化?
案例18:不按納稅義務發(fā)生時間開具發(fā)票多繳稅、早繳稅的稅務風險
本案例主要涉及稅務風險點:
1.增值稅納稅義務發(fā)生時間(開票時間)的確定。
2.怎樣準確理解“收訖銷售款項”?
3.怎樣準確理解“索取銷售款項憑據”?
4.怎樣準確理解“書面合同確定的付款日期”?
5.提供建筑服務、租賃服務納稅義務發(fā)生時間怎么準確確定?
6.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不按照增值稅納稅義務發(fā)生時間開具的稅務風險。
7.若代銷清單在郵寄途中丟失,那么納稅義務發(fā)生時間如何確定?銷項稅額怎樣確定?
8.銷售購物卡是直接收款模式與預收貨款模式?
9.會計上不符合銷售商品收入確認的條件但是專用發(fā)票已經開具,怎樣進行處理?
案例19:兼營、混合銷售、價外費用容易混淆的稅務風險
本案例主要涉及稅務風險點:
1.兼營、混合銷售、價外費用怎樣準確區(qū)分?
2.兼營、混合銷售、價外費用在合同簽訂、發(fā)票開具、財稅處理上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3.兼營、混合銷售、價外費用的錯誤納稅籌劃是怎樣的?
4.兼營、混合銷售、價外費用的怎樣正確納稅籌劃?
案例20:兼營免稅項目不得抵扣進項稅額計算錯誤的稅務風險
本案例主要涉及稅務風險點:
1.兼營免稅項目的進項稅額怎樣準確核算?
2.兼營免稅項目的企業(yè)怎樣納稅籌劃?
案例21: 價格明顯偏低或者偏高且不具有合理商業(yè)目的應稅行為的稅務風險?
本案例主要涉及稅務風險點:
1.價格明顯偏低或者偏高且不具有合理商業(yè)目怎樣界定?
2.哪些情形一般稅務機關會認可為具有合理商業(yè)目的?
案例22:代扣代繳增值稅的稅務風險
本案例主要涉及稅務風險點:
1.怎樣判斷是否代扣代繳增值稅?
2.怎樣計算代扣代繳增值稅?
案例23:甲供工程甲乙雙方怎樣繳納增值稅?都有何稅務風險?
本案例主要涉及稅務風險點:
1.甲方怎樣選擇計稅方式?
2.甲供比例有無限制?
3.乙方不同供材方式下哪些需要繳納增值稅,哪些不需要繳納增值稅?
案例24:建筑企業(yè)、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特殊的增值稅納稅風險
注:上述案例均適合于所有增值稅納稅人,增值稅原理一樣,所以共性的東西多,只有金融、建筑、房地產業(yè)存在某些特殊的稅務風險,比如:掛靠經營、資質共享、預繳稅款的稅務風險等,在此單獨講解。本來一個很簡單的營改增,無非就是銷項、進項、發(fā)票,絕大多數內容是不分行業(yè)的,很多內容掌握方法就可以自己判斷,不管你是哪個行業(yè)!按行業(yè)學習我認為太狹隘了,你的客戶供應商可不和你一個行業(yè),你要真正學會方法才行,要不你怎么判斷其他行業(yè)的客戶供應商給你的發(fā)票符不符合稅法規(guī)定呢?
二、增值稅納稅人常見稅務風險總結
1.銷項稅額的8大稅務風險
2.進項稅額的5大稅務風險
3.發(fā)票使用管理的4大稅務風險
4.稅控設備管理的稅務風險
5.逾期申報、逾期繳稅的稅風險
6.一般納稅人登記的稅務風險
7.賬務處理的稅務風險
8.節(jié)稅籌劃的操作風險
9.合同簽訂中的7大稅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