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玉成大講堂
全方位解讀《西游記》第一講5
闡釋天地和生命起源是科學問題,屬天體科學、生命科學。但是,這種科學不單單是建立在實驗和觀察的基礎上,而更重要的是建立在哲學推理上,因此又是哲學問題。由于宇宙的無限性和人的個體生命的有限性,人們很難單純地用實驗觀察的方法來證明這種說法的正確與否;但由于人們思維的無限性和任何事物相對的有限性,哲學推理、唯物辯證法不僅能夠而且可以證明某種說法的正確與否。從這個角度看問題,可以說,科學是具體化了的哲學,哲學是抽象化了的科學。它們的共同基礎是認識論,是思維,是自然界及其物質的運動。(這是從理論系統(tǒng)、認識工具、認識對象來說)人類認識世界只有既用科學方法,同時又靠哲學思維才能完成一個完整而正確的過程。這兩者都是認識問題。
在《西游記》中,作者對天地人起源的基本觀點,也是中國古代哲學——主要是道教對天、地、人起源的觀點。這一觀點,雖不十分科學,但已具有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的萌芽,與現(xiàn)代宇宙學、地球學、生物學、生物哲學的研究成果相通。
基于這種觀點,作者認為,東勝神州的花果山鐘靈毓秀,人杰地靈,山上那塊仙石,自天地開辟以來,“受天真地秀,日月精華,感知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五官具備,四肢俱全?!?
這種對孫悟空出世情況的描述,按現(xiàn)代生育觀點,簡直是無稽之談,不可想象。但這也正是孫悟空能夠成為奇才、大才與眾不同的地方。這種與眾不同,也并非憑空捏造,而是對自然界生命——“仙胞”誕生過程的高度概括,即天地——自然界天真地秀、日月精華是各類生命的生身父母。
生命源于物質,物質是自然界的屬性。這里的物質既包括仙石,又包括天真地秀,日月精華,二者結合,結果使仙石有了靈通之意——有了靈性。也就是說,二者結合,導致了生命的誕生——仙胞迸裂,石猴出世。這樣的解釋,意義非同小可。從人才學角度說,是將人才的形成與自然界及其物質相聯(lián)系,也即:任何人、人才,首先是一個生命體,而生命體的孕育和誕生取決于自然及其物質。所以,任何人、人才
首先應該是自然界的產物,與自然環(huán)境有著密切聯(lián)系,其次才是社會的產物。從生命學角度說,這是對生命誕生過程的高度概括。試想,哪一類生命不是源于有關物質(仙石),得益于天真地秀、日月精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