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大勇成才律
敢于和善于擔當大任、攀登高峰的勇氣是人的第一大才能。說一千道一萬,但只紙上談兵,前怕狼后怕虎,患得患失,不敢付諸行動,那只能浪費光陰。俗語說得好,一分膽量一分才,狹路相逢勇者勝,可見勇氣之重要。
勇氣,不是魯莽者的憨氣,不是盲目蠻干,不是有勇無謀。勇氣是自信的產(chǎn)兒,是胸中才識和志向的火焰燃燒放出的能量,是胸有成竹者獵取成功的借力。勇氣,尤其大勇,雖受先天影響,但多是后天形成。它與理想、智慧、大德相伴相隨,形成大智大勇。中國人民的偉大領(lǐng)袖毛澤東在重慶談判時,就突出地表現(xiàn)了這種大智大勇。
1945年8月,為了在政治上爭取主動,在全國甚至全世界人民面前表明中國共產(chǎn)黨的和平建國誠意,也為了戳穿蔣介石的真內(nèi)戰(zhàn)、假和平的陰謀,毛澤東親入險境,赴重慶談判。誰也知道蔣介石是利用特務(wù)暗殺除掉對手的老手,黨的同志們擔心毛澤東的安全,手里捏著把汗。但毛澤東赴重慶后卻鎮(zhèn)定自若、舉重若輕,他對每個人都表現(xiàn)出一種慷慨大度和愛國熱情,與之互贈字畫,并贈柳亞子一首詞《沁園春。雪》,被發(fā)表在《新華日報〉〉上。毛澤東和蔣介石會晤時更是談笑風生,機智幽默,表現(xiàn)出了一個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獨有的膽魄和智慧。在毛澤東臨回延安的那個晚上,他被邀觀賞京劇,當有人匯報他的汽車遭到襲擊時,他依然處變不驚,在餞行宴會上,他寬宏大量地笑著舉杯建議道:“為蔣介石先生長壽,干杯!”毛澤東就是靠這種無可比擬的大智大勇完成了這次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特殊行動。
實際上,中國革命之所以能夠取得巨大勝利,是與有這樣一大批智勇雙全的領(lǐng)袖群體分不開的,周恩來、朱德、劉少奇、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在他們漫長的革命生涯里,都有許許多多的歷險經(jīng)歷,都是因為有大智大勇才安然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