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全員生產性維護”,源于六十年代末的日本,當時行業(yè)競爭激烈,生產主體由早期以人力為主移轉至以設備為主,迫使企業(yè)投巨資提高設備精度,而設備復雜程度增加后,故障率也大大增加了,造成了設備停工待修時間增加,維修人員增加,生產的成本增加。因此,設備投資帶來企業(yè)償債負擔加重和設備故障率增加導致的運行成本增加,雙重壓力下,迫使企業(yè)管理人員尋求對策,減少設備故障,提高設備運行效率。于是,過去依靠專職設備維護人員保養(yǎng)設備為主的方式,逐漸轉為專職維護人員與企業(yè)全體員工共同維護設備,以達到提高設備使用率的目的,這就是TPM——確?,F場4M最佳條件下,讓生產績效更加提升,進而達到零災害、零不良、零故障的目標。
通過實施TPM活動,改善TPM環(huán)境,消除浪費,維持TPM流程的標準化,提高工廠總體和車間TPM的效率和效益;并在全公司范圍內營建持續(xù)改善安全、質量、成本、交貨的創(chuàng)新氛圍;在整個TPM推行過程中,通過密切地跟蹤關鍵設備指標記錄狀況,深入開展TPM小組活動,設計相關的TPM流程與保養(yǎng)制度,并通過針對性的培訓和指導,來提高生產、維修工作人員的知識技能和技巧,以此確保TPM輔導項目獲得引人注目的結果,顯著地改善工廠現狀。
課程內容:
一. 設備管理的準備知識
1. 工廠設備管理的現狀分析
分工與合作
點檢與巡檢
保養(yǎng)與計劃維修
搶修
檢修記錄與備品備件
2. 設備管理常用方式解析
3. 設備管理的難點在哪里?
4. 案例:廣東某民營化工廠設備管理的現狀與問題
5. 正確對待問題的態(tài)度——從豐田談起
6. 總結:設備管理到什么程度才算好?
二. 設備問題分析解決的策略與方法
1. 設備問題的分類
2. 思考一下:如何描述現有的設備問題?
3. 設備隱患問題分析查找的方法
機臺/系統(tǒng)/部位——設備履歷表
時間/數量/頻率——程度周期分析
4. 思維拓展:向漢武帝學習什么?
5. 案例:東莞某臺資工廠的設備管理分析模型
6. 練習:設備異常的總時間如何降低?
7. 思考:「生產線主電機為什么燒了」的深層原因
8. 總結:設備管理從短期到長期的過渡
三. 設備故障的來源與對策分析
1. 思維破冰——管理者應把哪類事情放在第一位?
2. 思考:設備“救火”是怎么來的?
3. 思維拓展:為什么都要“預防”?
安全管理中的海因里西法則
從SPC看質量的真正來源
從“挑戰(zhàn)者號”解體看設備故障的來源
4. 設備故障產生的兩大原因
5. 設備故障定義中的關鍵點
6. 分析:現有設備管理方式中的誤區(qū)與改善空間
7. 案例:杭州某德資工廠操作設備的標準化方法
8. 總結:設備實現零故障的三大方向
四. 設備綜合效率的分析與提升
1. 思維破冰——固定資產能帶給我們什么?
2. 顯性故障與隱性故障的對比分析
3. 從內部客戶的角度來看設備的效率——OEE分析
4. 案例:四川某外資工廠的OEE分析
5. 與設備綜合效率相關的幾大數據指標
6. 設備綜合效率提升的基礎工具
設備運行記錄表
設備綜合效率Level評價表
設備保養(yǎng)Level 自我評價
7. 設備綜合效率提升的管理習慣
生產準備的程序化與表格化
過程控制內容規(guī)劃表
8. 案例:深圳某韓資工廠的設備評價系統(tǒng)
9. 總結:傳統(tǒng)設備管理與設備綜合效率管理的區(qū)別
五. 從設備管理到TPM
1. 思維破冰:為什么設備管理需要全員參與?
2. TPM的起源與定義
3. TPM的思想基礎與目標
4. TPM的五大支柱與八大支柱的異同點
5. 個別改善的推進方法與工具
重點設備判定表
MTBF分析表制作的五個步驟
PM分析
從快速換模到IE
6. 專業(yè)保養(yǎng)活動的七個步驟
7. 自主保養(yǎng)活動的推進方法與工具
5S的一般理解與加深理解
自主保養(yǎng)活動的七個步驟
清掃的流程表
目視化與基準書制定的方法
保養(yǎng)記錄的種類與應用
自主保養(yǎng)標準化的流程
8. 員工技能訓練的推進方法與工具
9. TPM與TQM、TPS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六、總結:
1、制定TPM推進計劃的原則、流程與方法
2、案例:某日資食品廠的TPM推進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