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教育的觀念都是“苦盡甘來”,若把“先吃苦”當成“后享樂”的策略,即使后來真的有所享受,也不會快樂。不如學會用另一種樂觀的態(tài)度看待吃苦的過程,在耕耘的同時,就可以享受汗水淋漓的快樂,無須等到豐收時,才信認“苦盡”以后所換到的“甘來”。更何況大部分人很艱難等到真正“苦盡甘來”。
現(xiàn)在畢竟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高等教育也在迅速全球化,但是生活中,有多少人在渾渾噩噩過日子呢?有多少人在安逸的生活中懈怠呢?有多少人認為自己沒有什么本事就安于現(xiàn)狀、不思進取呢?有些時候,我們需要一種危機,來激發(fā)我們自身的潛能,喚醒我們內(nèi)心深處被掩藏已久的人生激情,來實現(xiàn)人生的最大價值。
大部分平庸的人,多數(shù)不是因為自身能力不夠,而是因為安于現(xiàn)狀、不思進取,沒有激發(fā)自己的潛能,在平淡機械的生活中埋沒了自己。不要總羨慕別人頭上的光環(huán),其實你也有能力給自己戴上美麗的花冠,對于那些害怕危險的人,危險無處不在。
下面為大家舉個例子:
有一天,龍蝦與寄居蟹在深海中相遇,寄居蟹看見龍蝦正把自己的硬殼脫掉,只露出嬌嫩的身軀。寄居蟹非常緊張地說:“龍蝦,你怎可以把唯一保護自己身軀的硬殼也放棄呢?難道你不怕有大魚一口把你吃掉嗎?以你現(xiàn)在的情況來看,連急流也會把你沖到巖石去,到時你不死才怪呢?龍蝦氣定神閑地回答:“謝謝你的關心。
但是你不了解,我們龍蝦每次成長,都必須先脫掉舊殼,才能生長出更堅固的外殼,現(xiàn)在面對的危險,只是為了將來發(fā)展得更好而作出準備。”寄居蟹細心思量一下,自己整天只找可以避居的地方,而沒有想過如何令自己成長得更強壯,整天只活在別人的護蔭之下,難怪永遠都限制自己的發(fā)展
其實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安全區(qū),你想跨越自己目前的成就,請不要劃地自限,勇于接受挑戰(zhàn)充實自我,你一定會發(fā)展得比想像再試一什么東西比石頭還硬,或比水還軟?然而軟水卻穿透了硬石,堅持不懈。
下面我再為大家舉個例子:
有個年輕人去微軟公司應聘,而該公司并沒有刊登過招聘廣告。見總經(jīng)理疑惑不解,年輕人用不太嫻熟的英語解釋說自己是碰巧路過這里,就貿(mào)然進來了??偨?jīng)理感覺很新鮮,破例讓他一試。面試的結(jié)果出人意料,年輕人表現(xiàn)糟糕。他對總經(jīng)理的解釋是事先沒有準備,總經(jīng)理以為他不過是找個托詞下臺階,就隨口應道:“等你準備好了再來試吧”一周后,年輕人再次走進微軟公司的大門,這次他依然沒有成功。但比起第一次,他的表現(xiàn)要好得多。而總經(jīng)理給他的回答仍然同上次一樣:“等你準備好了再來試。”就這樣,這個青年先后5次踏進微軟公司的大門,最終被公司錄用,成為公司的重點培養(yǎng)對象。
也許,我們的人生旅途上沼澤遍布,荊棘叢生;也許我們追求的風景總是山重水復,不見柳暗花明;也許,我們前行的步履總是沉重、蹣跚;也許,我們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長時間,才能找尋到光明;也許,我們虔誠的信念會被世俗的塵霧纏繞而不能自由翱翔;也許,我們高貴的靈魂暫時在現(xiàn)實中找不到寄放的凈土……那么,我們?yōu)槭裁床豢梢砸杂赂艺叩臍馄?,堅定而自信地對自己說一聲“再試一次!再試一次,你就有可能達到成功的彼岸天道酬沒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
上帝給予了天分,勤奮將天分變?yōu)樘觳旁鴩侵袊鴼v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時候的天賦卻不高。有一天在家讀書,對一篇文章重復不知道多少遍了,還在朗讀,因為,他還沒有背下來。這時候他家來了一個賊,潛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讀書人睡覺之后撈點好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見他睡覺,還是翻來復去地讀那篇文章。賊人大怒,跳出來說,“這種水平讀什么書?然后將那文章背誦一遍,揚長而去!賊人是很聰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聰明,但是他只能成為賊,而曾先生卻成為毛澤東主席最欽佩的人:“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
與生活中一些安于現(xiàn)狀不思進取害怕失敗的人,永遠只能滯留在沒有成功的起點上一樣,這些不愿主動找座位的乘客大多只能在上車時最初的落腳之處一直站到下車。
曾經(jīng)問過自己這樣一個問題我命運掌握在哪里?
一次,去拜會一位事業(yè)上頗有成就的朋友,閑聊中談起了命運。我問:這個世界到底有沒有命運?他說:當然有啊。我再問:命運究竟是怎么回事?既然命中注定,那奮斗又有什么用?他沒有直接回答我的問題,但笑著抓起我的左手,說不妨先看看我的手相,幫我算算命。給我講了一能生命線、愛情線、事業(yè)線等諸如此類的話之后,突然,他對我說:把手伸好,照我的樣子做一個動作。
當然,你再看看你自己的拳頭,你還會發(fā)現(xiàn)你的生命線有一部分還留在外面,沒有被握住,它又能給我們什么啟示?命運絕大部分掌握在自己手里,但還有一部分掌握在“上天”手里。古往今來,凡成大業(yè)者,“奮斗”的意義就在于用其一生的努力,去爭取。
人有時候的確會有失敗感,但跌倒了可以站起來再走。失敗,其實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壞事,人之所以失敗,大都因為做了他能力所不及的事,而這也正是人應該去嘗試的事。但是得到的要知道感恩,失去的要能夠無悔無怨,人生就會永存打拼的動力。情緒的波動是客觀存在的事兒,沒有哪一位成功者沒有低潮,也沒有哪一個人永無快樂的時光。每個人的情緒都是高高低低的,關鍵是不能讓情緒低落的時間太久,因為,心情會影響事情。您的心情就是您的臉色,而您的臉色就是您的世界。
人們心情不好往往是因為注意到不好的而不是好的。成功者永遠只關注好的,因此他們有好的心情去改善尚不夠好的東西。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極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雖屬笑談,卻道出了真理。積極的人永遠面向光明,他把陰影拋棄腦后;消極的人常常背向光明,因而滿眼陰霾,甚至痛不欲生。最后想跟所有朋友說的是:人生能有幾會搏,現(xiàn)在不搏何時搏?行動不一定成功,不動就注定失?。」ぷ鞅话惨莸纳钏?!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為它奮斗!
陳錦華老師
知名華人演講家、暢銷書《心靈動力》作者
博客:https://blog.sina.com.cn/chenjinhua01
陳錦華最新培訓視頻: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A1NDIyMDQ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