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應高大雄偉,山形山勢應生動活潑、變化起伏似龍之矯健靈活,其內之氣才旺盛。
2、周圍的山岳應向明堂環(huán)抱,狀似好友展臂相擁相迎,是謂「環(huán)抱友情」。
3、有越多的群山環(huán)繞,則氣越不易散失,風水越佳。
4、周圍的山岳應草木茂密,其顯示該地之氣充沛有利萬物生長。
5、應避免選擇單一孤立,四周無群山所庇護的孤山;草木不生的童山;坡面流失塌陷的斷山;以及山形山勢繼續(xù)前進,其內之氣也向前流動而不能積聚靜止的過山。
6、應避免選擇在山嶺、飽受風吹的地點。
7、明堂應有一定的大小尺度,至少需能供一人平躺其上,且坡度平緩。
8、明堂內的土壤比重越大越佳。
9、明堂內的土壤應避免為黑或藍色。黃色為最佳,其次為紅黃相間或者白色。
10、當觀察者站在明堂的中心,也就是穴的地點向外看時,案山的高度應大概在觀察者額頭到胸部的位置。
11、若四周的群山,如青龍、白虎、案山、朝山,距離明堂較近,則他們的量體應該小。如果四周的群山較為高大,則他們離明堂的距離就應該較遠。
12、若四周的群山,如青龍、白虎、案山、朝山,都較為高大,則穴的位置應該也位于較高的地點。反之亦然,如果四周的山巒都較為低矮,則穴應位于較低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