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與政治
宗教與政治的關系很復雜,宗教信仰會影響法律。宗教也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是上層建筑的一部分。在歷史上,宗教常常被統(tǒng)治階層用來作為統(tǒng)治人民的精神工具。另一方面,宗教也常常被反抗者用來作為反抗壓迫的工具。
現(xiàn)代在許多國家, 公民都有宗教信仰自由,它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之一。中世紀時,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都采取政教合一的制度,國家政權與宗教合而為一,宗教首領就是國家首腦,直接掌握國家政權;設立單一的宗教成為國教,教規(guī)就是國法,公民必須信奉和遵守,公民沒有信仰其他宗教或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否則會被認為是“異教徒”而遭到迫害。但在古代中國,由于儒家思想的影響,允許公民有信仰其他宗教的自由,但各種其他宗教必須納入儒家倫理的框架中。
馬克思主義流派的觀點認為,當社會發(fā)展到共產(chǎn)主義,宗教將會消失。
不過鑒于前者社會結構"理想"化,宗教應該會陪伴人類歷史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