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玄關(guān)一竅述說
第一節(jié) 大道說(從外天機闡述玄關(guān)一竅)
中華丹道學(xué)理論認為,天地宇宙未生以前的一種狀態(tài)謂之鴻蒙。氣候氤氳,皆未成。又名太乙,或曰:混沌,無極,此乃未始之始。此一狀態(tài)可稱之為宇宙先天,亦即老子所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獨立而不改,運行而不殆?!贝藸顟B(tài)氤氳運釀至一定時機,火候滿足,恍惚杳冥之中產(chǎn)生一“信”,謂之先天一炁。如是,此一炁動蕩,而生太極,分陰陽,化生萬物。正如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所描敘的那樣:宇宙其始之主曰: “混沌氏”,其時,天地未判,陰陽未分,萬物未有,后有混沌之中孕育盤古氏,盤古蘇醒,化生動機,是時,盤古開天辟地,如是陰陽既判,天地分焉,萬物有焉。此一神話傳說,其實也暗暗隱藏著我中華民族先祖?zhèn)儤闼氐奈ㄎ镏髁x宇宙創(chuàng)生觀。
現(xiàn)單就我們?nèi)祟愃幼〉沫h(huán)境而論,陰陽既分,太極既判,清炁上升,在天成象,濁炁下降,在地成形。陰陽二炁化生五行,繼而萬物,恰似《易經(jīng)·系辭》所云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筆者按:此處男女當指陰陽之意,不可狹隘的認識為男女之相)媾精,萬物化生。
從上可知,我國丹道學(xué)說認為,整個天地宇宙,以及蕓蕓萬物,當然也包括我們?nèi)祟?,皆是由鴻蒙混沌而生化機而來,此鴻蒙混沌即是萬物之母也?!兜赖陆?jīng)》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蕭呵!謬呵!獨立而不改,可以為天下母?!币虼苏f,人之一身造化,與天地同一炁也,人道與天道同根一炁也。
當然,天地萬物與人同根一炁,脈絡(luò)相連。若人不知歸根復(fù)命,返本歸根,執(zhí)守吾先天祖炁并補充之,而任吾身之先天祖炁散漫周身,化作后天。那么,吾人必如無樹之根,身中生機終被天地萬物所奪也。
有人或許會問,人既與天地同根一炁,人之虛盈消息皆通于天地,不差毫發(fā),那為何我們平常人不能覺察,先生豈非空談,答曰:此是平常人執(zhí)于后天形骸,神識紛蕓,故不能清靜自守,體驗此縷縷相連之氣機,縷縷相連之真消息。正如魚在水中而不知水,所謂百姓日用而不自知也。
春季到來,正生發(fā)之氣機旺盛之時,修煉者可以與天地之機相應(yīng)而補養(yǎng)壯旺吾之肝氣,吾之生發(fā)之機。又譬如:大雨、大雷、大風(fēng)未發(fā)生之先,天地陰陽二氣氤氳蘊釀,其炁機正是極及濃愈之時,修煉者亦可事先知之,身中之先天炁機與天地之炁機相連,能夠盜取此濃厚之炁機而培養(yǎng)自身,使吾之身心如蟬脫翼煥然一新。如此長久修煉,年中用月,月中用日,日中用刻,時中用刻,時時刻刻,月月年年,始終與天地連成一炁,使吾之生機陽炁,日有所增,又何愁不能逆奪造化,而長生久視哉!真可是:若會殺機明反覆,始知害里卻生恩也。
平常人不能事先體察天地之機,而用以改變自身,只有待此機轉(zhuǎn)為有形景象之后,才能知曉,而后天有形景象,后天有形之氣皆生中有殺,如大風(fēng)、大雨、大雷等,若直接作用于吾人之自身,吾之自身雖可強奮溢剛強之氣,但又莫不受其戕害。各種寒暑風(fēng)濕,加之吾身,莫大皆然,吾之身體日消月?lián)p,遂與造物同淪,悲哉!
故此,仙家修煉貴在以清靜虛無為法則,使吾能先知先覺,事先體察天地陰陽二炁還在先天之時的盈虛消長之機。仙家貴在以清靜虛無為主旨,使吾人后天精氣神混然一體,氤氳一團,歸根復(fù)命,化作先天祖炁,使吾如樹之有根,能此感彼應(yīng),遂感而通,如磁吸鐵,盜取天地之炁,盜取太虛先天元炁,《浮黎鼻祖金華秘訣》云:“如磁吸鐵,隔礙潛通”也。
以上就是丹經(jīng)所謂之外天機,外天地之真消息,明白了外天機,也就明白了盜取收集外界清陽之靈炁的方法。此個外天機,也就是真正之“玄關(guān)一竅”“先天一炁”也。異名甚多,迷者自迷,悟者自悟。雖說是外天地之機,但也可說是吾人本自具有的與天地聯(lián)成一體的先天祖炁,故又曰:雖自外來,實由內(nèi)孕也。毋論修與不修,皆有此炁機。只是未修者不能體察此機而利用之,不能盜取天地太虛之元氣而改造自身。而修煉者能知此機而利用之,使其盜取天地太虛之元氣而改造自身。正是:道在身而人不知,魚在水而魚不曉也。
由上可知,人體氣候運化之機莫不契符于天地之機。只因我人心未死,萬念紛蕓,故不能察之。如人心既死,天心復(fù)活,以不神之神主事,自然可妙合天機,返奪造化反掌之間,天地造化在我掌中。故《陰符經(jīng)》曰:“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乎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p>
第二節(jié) 性命順逆說(從內(nèi)天機論玄關(guān)一竅)
三豐祖嘗云:“順為凡,逆為仙,只在其中顛倒顛?!边@顛倒之道高度概括了修丹之核心。依我國丹道學(xué)說而言,吾人之產(chǎn)生譬如天地宇宙之產(chǎn)生。其始,父母未生我之前,又未相感,相應(yīng)之時于我所言,亦謂之為鴻蒙混沌。其時,既無陰陽之分,更無精氣神三才之別。真是:父母未生前,五行不到處。待父母相交之際,陰陽二炁動蕩而生造化,此時謂之太極。此太極造化之機能奪取太虛先天一炁。此時,陰陽二氣加上先天一炁,使萬物所共有之本體——道具體付予我生機——德(先天祖炁)。如是,陰陽二炁加上此先天一炁混作一團,氤氳運釀,火候滿足之后,母體遂懷胎而有我。因此,我同時受父母之機與天地之機所制約影響。因此吾同時具有大道之性——德(此謂之吾先天祖炁);父母之性——吾之秉性、精神、身軀。但我必竟是我,故我定有吾之獨特后天性情,且世間人出生地點,時間,環(huán)境以及生我之父母等等諸因系并非一定相同,故世上任何人皆有各自之不同點、
中華丹道學(xué)又認為,吾之身體又好似一個天地,天地宇宙只不過是一個大人,吾不過是一小天地宇宙而已。若依此而論,吾這一小天地之道體為——吾之先天祖炁,此炁乃先天大道所付予,于先天大道而言,可稱之為德,也可稱之為吾之鴻蒙混沌。故吾之小天地又如天地產(chǎn)生一般,如是產(chǎn)生陰陽、三才、萬物。真氣清者上升為神,其氣濁者成形為體,太極既判,陰陽遂分。繼而清濁半間者為氣,而三才具備。陰陽二氣動蕩,三才互化,產(chǎn)生造化,故此形成了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經(jīng)胳氣血等等。至此,吾這小天地之萬物皆已成形,如是火候既足,遂出胎而生。
嬰兒出生之后,雖筋骨柔弱,但因其先天尚足,故能以先天為根,如有根之植物,能通過口鼻毛孔等奪取天地之氣,奪取萬物之氣而強壯長養(yǎng)后天色身。故嬰化童,童化少,少化壯。
可是,一旦我們身體形成,其中已含死機,因為我們身體總是陰陽背道而馳的。因為,心腦等畢竟居于上,腎居于下,故心火向上炎,水往下流乃必然之事。身內(nèi)陰陽二炁受此形體結(jié)構(gòu)局限,終究是逐漸分離而行。比如,吾人眼耳鼻口意之內(nèi)五行,原皆系先天元陽所造化而來,原本就是一物,但因吾人形體構(gòu)造使然,遂一分為五。且各逞其性,向其秉性發(fā)展,未能混然一團,相生相化。而是眼逞其觀使吾肝氣外露;耳逞其聞聲之性而聽于外使腎精外泄;鼻逞其嗅覺之性而使肺氣從鼻而漏;口逞其言語之性而使脾氣從口外漏;意逞其識想之性而欲念紛蕓,使心氣散失。此內(nèi)五行遂變成五賊,不斷戕害吾身家性命,使吾飽受生老病痛之苦,吾之命運已不能由自己作主。
既然五臟六腑之氣由五賊而外泄,且五臟六腑之氣又由吾原有之先天元陽而來。故此,吾人身之先天元陽逐漸被各器官組織等消耗殆盡,人又何能不死之哉!
吾之心神,因不能被吾之元氣所制約,也即丹經(jīng)所謂水不能滅火,腎水不能上流滅心火。故吾之心神逐漸成熟而有識想之性。在胎時,陰陽二炁相融,故心氣被腎氣所制而一念難生,渾渾穆穆,乃寂然不動之元神。及至成年,因元氣衰弱。鉛不能制汞,故各種念頭無端而起,紛蕓變化,莫能定止。億萬念頭,剎起瞬滅,隨物而逐,無有了時。吾之神遂被外物所奪,日耗精神,神疲氣短身虛。所以,有些丹經(jīng)稱神為吾人生死之海。<按:由于水不能滅火,所以一般修煉者初次行動入靜,很難收住已亂之心而進入大靜中>。
其氣也,在胎時,因吾之陰陽二炁凝聚一團,乃有先天元氣氤氳一團不散,故吾能夠以此炁為根,以臍帶為媒,使吾之氣通母之氣,母之氣通天地之氣,天地之氣,通太虛之氣,竅竅相通,無有隔閡。此時。也可稱之為胎息。何謂胎息,神入氣中謂之胎,息因胎住,息因炁生者謂之胎息。呼吸開闔皆由吾一團祖炁相連,且由祖炁主宰其間謂之胎息。
乃至出胎,陰陽遂分,腎中元陽,心中真汞未能抱作一團,神氣未能渾然一體,出胎之后,后天氣又乘口鼻而入,操吾生命之權(quán),成吾身體運化之主宰。其始,先天尚足故吾身體運行之主宰以先天炁為主,后天氣為輔,先天炁不斷轉(zhuǎn)化為后天氣而身體日壯。繼,五賊相害,使先天元陽分離而散失,逐漸被天地反奪之。因先天元陽漸少、吾身體運行之主宰先后二氣各占其中,故呼吸之氣長短平均。待先天元陽微弱時,吾身體運行之主宰漸漸以后天氣為主,外界之機強勝,故吾之生氣遂被外物所奪,后天氣遂成吾造化之根源,身弱氣虛,待死而已。
其形也,日受外界寒暑炎涼,風(fēng)雨雷電,濕熱諸氣所侵戕,又加之為生計勞苦,遂使吾形體日益損壞,使之先天元陽不斷轉(zhuǎn)化為營衛(wèi)之氣而不斷消耗。最后,筋骨衰老,壯化老,老化死,以上為順為凡之道。
由上可知人所以有生老病死,唯在于先天元陽未能團聚一團,而化為后天之氣,使吾如撥根之樹使然。既知死之機,必可知生之機。三豐祖云,逆為仙之語,早已揭示無余。何謂逆為仙,修煉丹道之士,即是使后天變化之識神歸于寂然不動之元神,使后天粗短急促之呼吸歸于細柔綿長之真息;使形體不再過度勞累,歸于靜養(yǎng)休息之狀態(tài)。以清靜自守為本,使吾之后天氣歸于一體,神依于氣,氣依于形,形依于虛;神炁相抱,心身形守,神氣形心渾同一體,歸于吾未生前之狀態(tài);五官渾同,神氣相抱,化作一炁,歸于先天元陽祖炁。此時,方可謂玄關(guān)立焉,玄牝立焉。自此外界清陽之炁通過后天呼吸之機不斷補充吾之人體自身根本——先天元陽。進而使此先天元陽與外界大虛鴻蒙一炁遂感而通,點化吾全身之陰質(zhì)。
綜上言之,所謂順為凡者,乃使先天祖炁化為后天神氣,進而人體形神分離消亡之過程;而逆為仙者,乃神氣合一而歸于先天祖炁,再遂感而通,盜取天地太虛之氣的過程。
由此可知,修煉之最大機關(guān)就在于此先天祖炁,這先天祖炁也就是玄關(guān)一竅,乃天人縷縷相連之真把權(quán)與真紐帶。前文提到:人道天道同一炁,人之虛盈消息,皆通于天地應(yīng)于萬類,只是我們平常人執(zhí)于后天形骸,神識紛蕓,浮燥不定,不能清靜自守,體驗此縷縷相連之氣機,縷縷相連之真消息而已。此縷縷相連之氣機,縷縷相聯(lián)之真消息,乃天地宇宙,萬物人我所共有之本體——道所具體在吾人身之性也。故《中庸》曰:“天命之謂性”。此具體在吾人身之性,乃道之最精華的部分,謂之先天一炁。于吾人身而言,謂吾之先天祖炁,于天地而言謂之鴻蒙一炁也。由此可知,此炁確是天人合發(fā)之機關(guān)和紐帶。
人們常說修道煉丹,其實道何用修乎,道本在吾身也,吾所以不覺者,唯有妄心,因有妄心,故神炁分離,因神炁分離,故吾之氣機被天地所奪,流浪生死。若能清靜自守,即能神氣合一;若能神氣合一,即能歸根復(fù)命;若能歸根復(fù)命,即能尋著先天根本;若能尋著先天根本,神氣自可化為先天祖炁;既然化作先天祖炁,即謂結(jié)成內(nèi)丹;內(nèi)丹既結(jié),即可還丹。所謂還丹,即施吾肩真人所云之:天人同一氣,彼此感而通,陽自空中來,抱我主人翁。因此無妨說,丹道貴在神氣合一,天人合發(fā),收集虛空清陽之氣點化吾身之陰濁。若論玄關(guān)一竅之重要性,莫不外乎要修煉者,知秉要執(zhí)本,清虛以自守,無為自化,知人之一身造化,同乎天地之造化。悟之者,超乎天地陰陽之外,迷之者罹乎苦海萬象之中。
三明養(yǎng)生文化網(wǎng)(心能量養(yǎng)生網(wǎng))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