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蕊,李蕊講師,李蕊聯(lián)系方式,李蕊培訓師-【中華講師網(wǎng)】
心理學、教育學博士實戰(zhàn)專家
56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掃一掃加我微信
李蕊:完美主義是一種流行病
2016-01-20 3682
在生活中想讓自己做的事情或者工作更好更完美,這種心情是沒有什么不妥的,不過,我們想告訴大家,如果我們過份的追求完美,那就會起到反作用,反而會讓自己頻頻出錯,希望大家要注意這種情況。

  “完美主義是一種流行病”,美國的心理學雙月刊《今日心理學》上這樣說。誠然,加快的社會節(jié)奏讓人更加精益求精,但過度的完美主義卻會弄巧成拙,讓人焦慮沮喪而又難登成功之巔。

  一方面,瞬息萬變的時代困擾著家長們,讓他們給子女的成功施加了更大壓力,通過口頭語言、嘆氣、沉默和皺眉等方式塑造出具有完美主義性格的后代。

  另一方面,這種個性反而讓人僵化,失去了適應(yīng)多變世界的靈活性,對不確定的事物容易焦慮。

  首先,完美主義者給自己定的標準往往高不可攀,因此注定收獲無情的挫折,甚至沉浸在失敗前的擔驚受怕和失敗后的悲觀喪氣中。

  第二,高標準的人并不都是完美主義者,完美主義的關(guān)鍵在于過分擔心出錯,認為任何一次表現(xiàn)都是自己能力和形象的全部體現(xiàn)?!澳呐掠龅降卣鹨步^不會不化妝就跑出去”,他們想方設(shè)法回避或掩蓋錯誤,也因此很難從自己的錯誤和失敗中得到成長和提高,比如一些運動員在上升時期就早早結(jié)束運動生涯。其實,越怕出錯就越容易出錯,心理學研究證明,過強動機會讓運動員動作變形、學生記憶力下降。

  第三,擔心出錯還可能演變成對自己行為的懷疑、不確定感,從而重復無意義的動作、反復檢查,這些都是強迫癥和廣泛性焦慮的重要癥狀。

  另 外,完美主義者還跟周圍人過不去。耶魯大學的心理學教授高蘭·沙哈認為,完美主義者通常先入為主地覺得自己比別人更能干,因此對人際交往感到厭倦,對他人 和社會容易挑剔、仇視甚至攻擊。古代詩人屈原的一生就頗具完美主義的悲情色彩,他“懷瑾握瑜”,不屑與市井大夫為伍,“舉世皆濁我獨清”,最后對外界完全 絕望,只得懷石沉江。

  其實,“完美”并不等于“優(yōu)秀”:前者是懊喪不 成功,后者是享受成功。如果“完美”已經(jīng)成為你的束縛,記得常常溫習不完美的好處。首先,轉(zhuǎn)移注意力。在追求“最好”疲憊不堪時暫停一下,看場電影、打場 球,再重新審視快樂的真正所在。其次,故意犯錯誤。一向妝容完美的你可以試一次素面朝天出門:別人嘲笑你了嗎?小看你了嗎?新的感覺會給你新的思路。

  做任何事情都追求完美沒有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事都能做到完美的,我們要有個正確的心態(tài),即使做不到,盡力就好,不要太過得較勁,那反而會給自己造成傷害。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quán)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luò)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www.3969a.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wù)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