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讀高一的兒子周末去初中同學(xué)家玩了一下午,回到家,就眉飛色舞地向我描述他和小伙伴們都聊了些什么。說他們聊了“世界線”,還聊了各自所讀高中 的情況,說鄭小伙伴的學(xué)校“太好了”——因為“有藝術(shù)課!”兒子因此顯得有點后悔,說自己當初怎么沒考這所學(xué)校呢?又說劉小伙伴寫作業(yè)的速度“快得驚 人”,然后像是下決心一樣地說:“從今天起我要練習(xí)加快寫作業(yè)速度……”
這樣說著,他的眼睛因為興奮而閃閃發(fā)光。我也有些激動,在他講述時,我間或問他問題,比如什么是“世界線”,以及小伙伴的寫作業(yè)速度怎么就那么快?等等。
其實,這樣的交流在我們母子間經(jīng)常進行。從他牙牙學(xué)語時直到現(xiàn)在,每當他和小伙伴們聚在一起,或是參加了某個活動,如看了場電影,聽了次音樂會,抑或只 是上了一天的課,或者如現(xiàn)在這樣,一周住校生活結(jié)束回到家來,即便他沒主動說,我也習(xí)慣了要問問他。我想知道,他在我不在身邊的場合下經(jīng)歷了什么,我更想 知道因此帶給他怎樣的心路歷程。這樣的交流在溝通良好的其他母子間或許也經(jīng)常進行,但,我的初衷或許稍有不同,那就是,我想將我曾經(jīng)缺失的一課補 上。 從小,我就對男孩子的成長充滿了好奇,這多少與我哥哥有關(guān)。我小學(xué)還沒畢業(yè)時,哥哥就考進了大學(xué)。記得從他讀高中時起,每逢寒暑假,哥哥的同 學(xué)們常騎著自行車成群結(jié)隊地來我家,和哥哥在客廳里聊天。作為一個小屁孩,我自知無資格參與他們的談話,在我眼里儼然像成人一樣的他們也一定沒將我放在眼 里,我只是躲在自己的房間偷偷地聽著客廳里他們在聊什么。有好多字眼我聽不懂,但是能大致分辨得出那多是與物理、天文以及歷史,還有當時社會流行的話題有 關(guān)。也許在大人們眼里,他們的話很幼稚、觀點很片面,但足以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了。
上了初中后,因為女孩子只跟女孩子玩,我一直希望能 在同齡的女伴中找到像哥哥同學(xué)那樣的同道者,哪怕跟我聊聊相對論到底是什么?最起碼,《紅樓夢》、果戈里、契柯夫也好,而不要只是聊“在的確良襯衣后襟扎 兩道褶能顯腰身”以及辮子怎樣編才更像誰。可是,后來我終于有了一個能一起聊《讀者文摘》、席慕蓉、三毛的小女伴,但那種小女兒情態(tài),與哥哥跟同學(xué)們間談 話的深度和廣度無從相比。
除此之外,哥哥跟他的同學(xué)們騎上車離開家,說是去游泳或者去電影院看電影時,也令我感到悲傷。我,直到上了高中,都被母親限制著騎車騎到大院外的大馬路上,母親擔心我出意外。更由于擔心我會被淹死,母親極力反對我學(xué)游泳。
男孩子的成長過程與我們太不同了——這一點,等我進了重點高中,接觸到班上一些男生后,有了更多的體會。他們跟我初中時那些喜歡打架調(diào)皮的小男生完全不 一樣,他們對女生溫文爾雅,對老師謙虛有禮;他們的理科成績超越了所有的女生而遙遙領(lǐng)先。女生大課間大多喜歡待在教室里乖乖地寫作業(yè),而他們喜歡在操場上 打籃球或者練引體向上。沿襲初中時的作風,我們還是避免和男孩子有過多的正面接觸,我除了偶爾會向功課好的男生討教課本上的問題外,沒和男生有過任何深層 次的交談。然而,透過窗戶,看他們在籃球場上奔跑時,我常在想,他們都在想什么?難道他們就沒有煩惱嗎?除此之外,我還特別想知道男孩子之間的友誼為什么 能那么純粹、那么堅不可摧,從不見他們一起勾肩搭背結(jié)伴去廁所,但是他們之間為什么沒有女孩子之間常有的耍小性子小心眼鬧小脾氣。
我為我是一個女孩子而苦惱,因為無法體驗?zāi)泻⒆拥某砷L歷程。
好在,老天給了我做個男孩子母親的機會。寶寶出生時發(fā)現(xiàn)是個男孩子帶給我的驚喜與所謂的“重男輕女”無任何關(guān)聯(lián)。我是在那一刻隱隱地意識到,這一下,我終于有機會了解一個男孩子的成長了。
事實果真如此,伴隨著兒子的長大,我得到了許多曾經(jīng)令我困惑的問題的答案。兒子身上那種與生俱來的虎虎生氣,常自然而然表現(xiàn)出的男子漢氣質(zhì),他對聽到的 任何一個有關(guān)科技和歷史的問題都要深究下去的精神,以及對生活瑣碎的遲鈍,常使我驚嘆。我透過他,觀察著、了解著一個異性的成長。他圓滿了的不只是我的生 命,更帶給我別樣的生命體驗,從而豐富了我的人生。
這是身為一個男孩子母親的別樣收獲,美好,有趣,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