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T考核理論(三)
——摘自《管理模型與人生思索》(田軍著)第八章內(nèi)容
(二)人生指導PKT理論
將PKT理論三要素(崗位關鍵指標、關鍵事件、時間過濾)和人生聯(lián)系起來,形成人生指導PKT理論,現(xiàn)就主要內(nèi)容進行介紹。
1.關鍵崗位指標
人生的“崗位”就是人的“本位”,關鍵指標有三個。
(1)人生成功的標志。
人生成功的標志不是片面的、單一的,要辨證、客觀看待。
很長時間以來,對“成功”標志存在一種誤導,即以鮮花、獎杯、掌聲作為唯一標志。筆者認為,下列五種狀況均為人生成功標志:
第一,自我努力、自我不滿意。
第二,自我努力、自我滿意。
第三,自我努力、達到階段目的(升學、升職、獲獎等);
第四,自我努力、他人認可(心中重要的人,自己關注的人等)。
第五,自我努力、社會認可(社會貢獻、機構、群體、口碑、輿論等)。
其中,第一項、第二項屬于第一梯次;第三項、第四項屬于第二梯次;第五項屬于第三梯次。
在2013年3月結(jié)束的兩會上,我們聽到了“中國夢”的朗朗聲音。只要我們每個人朝著自己的夢想盡心努力,超越自我,都是成功!
(2)做人的底線和原則。
做人底線和原則分為公共底線和原則、個人底線和原則。
公共底線和原則:遵守法律、法規(guī)、道德、制度、承諾等。
個人底線和原則:包括人格、價值觀、交友觀、財富觀、戀愛觀、人生信條等。
(3)找準做事“點位”。
做事“點位”分為方向“點位”和要領“點位”兩種。
方向點位:做事的方向是否正確,事情該不該做。
要領點位:做事的要領在哪里,哪里是關鍵環(huán)節(jié)。
找準點位,事半功倍。相關內(nèi)容可參見本書第三章“埋點原理”。(未完待續(xù))
(版權所有,違者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