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行力-----------企業(yè)生死的審判官
大家都知道,我國是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到2050年前后中國要達到世界中等發(fā)達國家水平,也不是輕易能夠實現的,中國經濟現代化至少將面臨經濟質量、經濟結構和國際經濟競爭力三大瓶頸,其中“重中之重”的是提升經濟效益和核心競爭力。談到這一點,我們心里難免不平衡,中國漢唐時期的輝煌就不必說了,即使到了近代,中國也曾有幾次機會趕超世界先進水平。上紀世紀六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洶涌而來,如果中國能抓住這個歷史機遇,那么中國的面貌絕對不是現在的樣子,也許,我們就少提一個口號: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的復興。因為我們已經間在了世界的巔峰。但是,中國對世界的科技革命的浪潮卻茫然不覺,還在狠抓階級斗爭這個綱。所見所聞成就一生,不知不覺葬送一生。中國發(fā)展的大好時機,就在不知不覺中葬送了。機會就象小偷,來時悄無聲息,走時你才發(fā)現,你損失慘重。中國的發(fā)展史就是這樣,我們折騰了十年,中國的經濟已經瀕臨崩潰的邊緣。1978年,中央高層意識到要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樣的?是很無奈還是很精彩?是不是象我們想象的,帝國主義正在一天天爛下去,我們一天天好起來呢?最高決策層派出幾個考察團。以副總理谷牧為首的代表團赴西歐考察,當看到我們心目中的垂死的資本主義的時候,我們的老一輩革命家被深深震撼了:
西德一個年產5000萬噸褐煤的露天煤礦只用2000工人,而中國生產相同數量的煤需要16萬工人,相差80倍;
瑞士伯爾尼公司一個低水頭水力發(fā)電站,裝機容量2.5萬千瓦,職工只有12人。我國江西省江口水電站,當時裝機2.6萬千瓦,職工卻有298人,高出20多倍。
法國馬賽索爾梅爾鋼廠年產350萬噸鋼只需7000工人,而中國武鋼年產鋼230萬噸,卻需要67000工人,相差14.5倍。
法國戴高樂機場,一分鐘起落一架飛機,一小時60架;而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半小時起落一架,一小時起落兩架,還搞得手忙腳亂。
我們痛下決心改革,三十多年過去,結果如何呢?韓國面粉廠日處理小麥1500噸,只有66人,而居中國同行之前列的希望集團,日處理能力只有250噸,卻需要七八十人,韓國是我國的六倍。是什么導致中國與世界的差距?我們中國人不勤勞嗎?誰要說中國人不勤勞我們百分之百的人都會拍案而起。是我們的能力不如人?恐怕也不是,我們曾有漢唐時期在世界是上遙遙領先,漢朝有句話至今令國人痛快淋漓:"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但是這句話用在一個國家身上正合適。哪個國家?美國。誰敢侵犯美國的利益,美國決不客氣。在美國的身份證的背面有一句話:假如你遇到了困難,無論你身處何地,請不要悲傷。因為,在你的背后是強大的祖國_______美利堅合眾國。(When you encounter suffering andfrustration, no matter where you are, please do not discouraged, because youare behind the strong motherland -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作為中國華兒女,炎黃子孫,我們驕傲,但是美國身份證上的這句話我們沒說,原因可能多多,但根本一條恐怕是因為我們還不夠強大,我們還需要韜光養(yǎng)晦,臥薪嘗膽,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是什么原因使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國,遠遠落在僅有二百多年歷史的國家后面?2006年,被稱為"世界經理人的經理人"的通用前總裁韋爾奇來中國,有個中國企業(yè)家問:"我們知道的都差不我,為什么差距這么大?"韋爾奇說了一句發(fā)人深省的話:"你們是知道了,而我們是做到了。"
一個做字,一個到字,道出了兩國差距的極為重要的原因。這個做,就是執(zhí)行力。在戰(zhàn)略決策沒有重大偏離的情況下,執(zhí)行力,就成為決定著企業(yè)生死的關鍵因素。
一、做到了,做好了,做到位了,才叫真正執(zhí)行了。一個最優(yōu)秀的執(zhí)行者,必然是不折不扣的執(zhí)行者,是一個追求完美的執(zhí)行者。
工作的執(zhí)行態(tài)度可以分三類:
1、敷衍了事,身在心離。其身分當然也就是跳樓價。
2、被動聽命。身價相應就是平價。
3、完美執(zhí)行。身份當然是無價。
如何做一個完美的執(zhí)行者?
第一步:腳踏實地,立足本職工作。這一點看起來簡單,實則多數人都未能堅持做到。一個煙頭導致死亡58條生命的慘案,2002年克拉瑪依市友誼館那一場大火奪去323條生命,其中288名是花季少年。因為工作人員的敷衍了事,導致如此慘重的事故,恐怕在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的,但是我們不愿做這樣的獨一無二。電工對一盞照明燈馬虎了,結果引起了熊熊大火;工作人員對安全門疏忽了,至導致關鍵時刻生死通道被堵死;消防人員平時訓練不夠,隨便拿幾把工具,結果導致才延誤最寶貴的救援時間;我國一家著名的襪子生產企業(yè)出日出口襪子,可是商標沒貼正,并且我們理由很充分:“我們的襪子質量很好,商標有那么重要嗎?你買的是襪子又不是商標!”可是對方的回答令我們汗顏:“一個連商標都貼不正的企業(yè)能生產出什么高質量的襪子來?”
第二步:精益求精,拒缺缺陷。
過去計劃經濟年代,由于物品的短缺,我們經常會買到次品,質量有暇疵的商品,并且商品的缺陷光明正大標注在商品鮮眼位置:次品。
有缺陷的產品是就是廢品。
第三步、關注細節(jié),成就完美。
完美執(zhí)行應該堅持以下幾項原則:
1、多講貢獻,少談回報,只為做好想辦法,不為做不到找借口。
2、懷著使命感去工作。
3、將工作進行到底。
4、不讓拖延當費自己的生命,不僅保質保量,而且按時。
5、發(fā)揚"較真兒""認死理"精神。
二、讓執(zhí)行成為一種信仰。
執(zhí)行力是貫穿于企業(yè)經營管理的一條主干線,是關系到企業(yè)生死存亡的絕對大事。所以,企業(yè)的每個員工都應該成為企業(yè)戰(zhàn)略的執(zhí)行者,戰(zhàn)略決策不僅僅是幾個高層決策者的事情,應該讓每個員工都參與其中,這也是保證戰(zhàn)略規(guī)劃得以順利進展的前提。員工的執(zhí)行力是企業(yè)企業(yè)成敗的關鍵因素。因此,高層決策者必須痛下決心,堅持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則,絕不能手軟。而作為員工,則務必將執(zhí)行作為自己的最高法則,作為自己的信仰。
1、執(zhí)行到位是一種光榮,更是能力的象征。
2、執(zhí)行到位,才會不失位。
3、超過老板期的員工才有晉升的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你才會脫穎而出。
4、找借口就是砸自己的飯碗。
5、讓遵守制度成為習慣。
三、服從是執(zhí)行的第一要素。
1、服從是執(zhí)行的基礎。
2、信心是執(zhí)行順利的催化劑。
3、忠誠是執(zhí)行的最大動力。
4、帶著責任心去執(zhí)行。
5、創(chuàng)造性去執(zhí)行。
6、快樂執(zhí)行,你會受益無窮。
四、能力是執(zhí)行的前提。
1、老板只為你的使用價值買單。
2、在工作中學習提升,對抗知識折舊。
3、精通業(yè)務是員工的最基本素養(yǎng)。
五、執(zhí)行需要智慧。
1、相信方法經困難多。
2、分解目標。
3、明白所執(zhí)行任務的背后的價值。
4、用雙贏解決兩難問題。
5、撞了南墻學會拐彎。
六、優(yōu)化工作方式。
1、有效率地完成勝過完美。
2、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3、簡化工作,但是不要簡單化。
4、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
5、工作報告要簡明不要簡單。
朱元璋打大臣嫌麻寫得麻煩。
6、主動溝通,不要悶頭執(zhí)行。
七、立即執(zhí)行,不要猶豫。
1、領悟上司意圖要快而準。
2、不要煮熟的鴨子飛了。
3、智慧的員工雷厲風行,糊涂員工事后懊悔。
4、閉住想抱怨的嘴,馬上行動。
八、一定照辦是執(zhí)行力強,一味照辦則是愚蠢。
1、刻苦不要刻板。
2、左腦執(zhí)行,右腦創(chuàng)造。
3、避免思維定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