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家書第13封
親愛的約翰:
我已經(jīng)注意到那條指責我吝嗇,說我捐款不夠多的新聞了,這沒什么。我被那些不明就里的記者罵得夠多了,我已經(jīng)習慣了他們的無知與苛刻。
我回應他們的方式只有一個:保持沉默、不加辯解,而無論他們?nèi)绾慰谡D筆伐。因為我清楚自己的想法,我堅信自己站在正確的一方。
每個人都需要走自己的路,重要的是要問心無愧。有一個故事或許能夠解釋,我很少理會那些乞求我出錢來解決他們個人問題的理由,更能解釋讓我出錢比讓我賺錢更令我緊張的原因。這個故事是這樣說的:
有一家農(nóng)戶,圈養(yǎng)了幾頭豬。一天,主人忘記關圈門,便給了那幾頭豬逃跑的機會。
經(jīng)過幾代以后,這些豬變得越來越兇悍以至開始威脅經(jīng)過那里的行人。幾位經(jīng)驗豐富的獵人聞聽此事,很想為民除害捕獲它們。但是,這些豬卻很狡猾,從不上當。
約翰,當豬開始獨立的時候,都會變得強悍和聰明了。
有一天,一個老人趕著一頭拖著兩輪車的驢子,車上拉著許多木材和糧食,走進了“野豬”出沒的村莊。
當?shù)鼐用窈芎闷妫妥呦蚯皢柲莻€老人:“你從那里來,要干什么去呀?”
老人告訴他們:“我來幫助你們抓野豬呵!”
眾鄉(xiāng)民一聽就嘲笑他:“別逗了,連好獵人都做不到的事你怎么可能做到。”
但是,兩個月以后,老人回來告訴那個村子的村民,野豬已被他關在山頂上的圍欄里了。
村民們再次驚訝,追問那個老人:“是嗎?真不可思議,你是怎么抓住它們的?”
老人解釋說:“首先,就是去找野豬經(jīng)常出來吃東西的地方。然后我就在空地中間放一些糧食作陷阱的誘餌。
那些豬起初嚇了一跳,最后還是好奇地跑過來,聞糧食的味道。很快一頭老野豬吃了了第一口,其他野豬也跟著吃起來。
這時我知道,我肯定能抓到它們了。
“第二天,我又多加了一點糧食,并在幾尺遠的地方樹起一塊木板。那塊木板像幽靈般暫時嚇退了它們,但是那白吃的午餐很有誘惑力,所以不久他們又跑回來繼續(xù)大吃起來。
當時野豬并不知道它們已經(jīng)是我的了。
此后我要做的只是每天在糧食周圍多樹起幾塊木板,直到我的陷阱完成為止。
“然后,我挖了一個坑立起了第一根角樁。每次我加進一些東西,它們就會遠離一些時間,但最后都會再來吃免費的午餐。
圍欄造好了,陷阱的門也準備好了,而不勞而獲的習慣使它們毫無顧慮的走進圍欄。
這時我就出其不意地收起陷阱,那些白吃午餐的豬就被我輕而易舉地抓到了。”
這個故事的寓意很簡單,一只動物要靠人類供給食物時,它的機智就會被取走,接著它就麻煩了。
同樣的情形也適用于人類,如果你想使一個人殘廢,只要給他一對拐杖再等上幾個月就能達到目的;換名話說,如果在一定時間內(nèi)你給一個人免費的午餐,他就會養(yǎng)成不勞而獲的習慣。
別忘了,每個人在娘胎里就開始有被“照顧”的需求了。
是的,我一直鼓勵你要幫助別人,但是就像我經(jīng)常告訴你的那樣,如果你給一個人一條魚,你只能供養(yǎng)他一天,但是你教他捕魚的本領,就等于供養(yǎng)他一生。這個關于捕魚的老話很有意義。
在我看來,資助金錢是一種錯誤的幫助,它會使一個人失去節(jié)儉、勤奮的動力,而變得懶惰、不思進取、沒有責任感。
更為重要的是,當你施舍一個人時,你就否定了他的尊嚴,你否定了他的尊嚴,你就搶走了他的命運,這在我看來是極不道德的。
作為富人,我有責任成為造福于人類的使者,卻不能成為制造懶漢的始作俑者。
任何一個人一旦養(yǎng)成習慣,不管是好或壞,習慣就一直占有了他。白吃午餐的習慣不會使一個人步向坦途,只能使他失去贏的機會。
而勤奮工作卻是惟一可靠的出路,工作是我們享受成功所付的代價,財富與幸福要靠努力工作才能得到。
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位聰明的老國王,想編寫一本智慧錄,以饗后世子孫。
一天,老國王將他聰明的臣子召集來,說:“沒有智慧的頭腦,就像沒有蠟燭的燈籠,我要你們編寫一本各個時代的智慧錄,去照亮子孫的前程。”
這此聰明人領命離去后,工作很長一段時間,最后完成了一本堂堂十二卷的巨作,并驕傲的宣稱:“陛下,這是各個時代的智慧錄。”
老國王看了看,說:“各位先生,我確信這是各個時代的智慧結晶。但是,它太厚了,我擔心人們讀它會不得要領。把它濃縮一下吧!”
這些聰明人費去很多時間,幾經(jīng)刪減,完成了一卷書。但是,老國王還是認為太長了,又命令他們再次濃縮。
這些聰明人把一本書濃縮為一章,然后減為一頁,再變?yōu)橐欢?,最后則變成一句話。聰明的老國王看到這句話時,顯得很得意。
“各位先生,”他說:“這真是各個時代的智慧結晶,而且各地的人一旦知道這個真理,我們大部分的問題就可以解決了。”
這句話就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智慧之書的第一章,也是最后一章,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如果人們知道出人頭地,要以努力工作為代價,大部分人就會有所成就,同時也將使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而白吃午餐的人,遲早會連本帶利付出代價。
早就聽說過“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總以為道理很淺,早已明白......
直到看到這篇文章,內(nèi)心被震撼了:一群野豬就這樣被“圈養(yǎng)”了......
那么人呢?
是否曾經(jīng)幻想過不勞而獲,是否總想著付出很少,但總希望能夠獲得很多?
如果是,想想那群豬,看上去是機會,事實上是陷阱!
所以,今后,任何看上去“天上掉餡餅”似的好事,千萬別相信是你命好,走大運了。還是避而遠之吧!
在我們的字典里沒有“白吃的午餐”,只有“勞有所獲,多勞多得”,只有“無功不受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