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恒為成功之本,可惜,人之常情卻是好逸惡勞,多半人不愿勞累自己去做些其實并不太難的事情。學習時間管理者亦有此通病,如果有一百個人準備開始,真正會去嘗試的,可能只有三分之二,另三分之一仍留于空想之中。這六十六位實踐者隨著時間延長而人數(shù)遞減,最后能克服好逸惡勞的本性,激勵自己持久不懈、堅持到底的,恐怕只有十位了。也就是說開始時有一百位,但逐漸放棄、半途而廢者高達十分之九,有恒心而成功者頂多十分之一。聽過太多練習時間管理半途而廢的朋友感慨說:唉!就是沒有恒心。剛開始的熱度,隨著做得不太順利及未立即修正,而斷斷續(xù)續(xù),終至水流枯竭而止。
其實,練習時間管理必須先有心理準備,中途總會遭遇某些挫敗,例如:
1.無法達成預(yù)訂計劃,而有挫折感。其實這只是對自己能力的高估及錯估,下次再作先前計劃時,應(yīng)少排些事情,并給某些事情更寬裕的時間。
2.被人干擾而耽誤了進度,又無力排除干擾。其實,我們無法阻擋別人或決定別人的任何行動。只能接受事實,而且再排「彈性時間」或增加效率來彌補被干擾的時間。甚至將被干擾的時間,納入時間管理的先前計劃中,或?qū)e人做適度的拒絕。
3.時間常被剝奪、占據(jù),而無法完全自主。女性及下屬常覺得自己的時間被家人及老板剝奪了,其實,時間管理只是追求盡量自主,而非完全自主,所以莫將個人職責及對人服務(wù)所需的時間當作被剝奪。
4.本已無所事事,根本不需規(guī)劃時間。不少人覺得自己并非大忙人,所以根本不需要時間管理。因此除非你有改變自己、充實生活的動機,否則恐怕永遠不會開始學習時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