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消息,針對移動端電子商務的發(fā)展趨勢,華平投資顧問、資深零售人士黃若日前向億邦動力網提出了幾個預測和判斷。
在他看來,移動電商領域的格局還沒有定數,未來移動端的商業(yè)形態(tài)也還沒有成型;銀行等傳統(tǒng)企業(yè)完全有可能利用移動端反攻已經稱霸線上的電商企業(yè),目前風生水起的第三方支付則完全有可能在移動端消失。
黃若對未來移動電商格局、產品形態(tài)等方面做了以下幾個預測:
① 移動電商未來有可能像PC端一樣形成梯隊式格局,也有可能根本不存在梯隊,完全碎片化生存,還有可能最后弱肉強食只剩下1~2個玩家。
② 一個大而全的“App字典”或將出現,用戶不需要再專門下載某個App,只需要在“字典”中搜索,即搜即用。而“字典”運營商可以通過搜索、應用勾選等環(huán)節(jié)建立商業(yè)模式,不需要介入商品運營。
③ 第三方支付企業(yè)將在移動端覆滅。傳統(tǒng)銀行在PC端電子商務丟掉太多市場,應該在移動端搶回來。移動端其實根本不需要第三方支付,手機本身就是最好的信用卡,銀行一旦將手機與賬戶綁定,第三方支付將沒有存在的價值。
④ 圍繞PC端的生意都有可能成為一個過渡業(yè)態(tài),人們早晚會丟掉PC端,如同當年丟掉DVD。
⑤ 現階段的小型App(如搖搖找車、嘀嘀打車等)不一定會成為今后的參天大樹,卻有可能會成為肥料。
⑥ 傳統(tǒng)零售將借移動端反攻電商。傳統(tǒng)零售企業(yè)錯失了PC端電商的機會,現在與其在PC端痛苦地追趕,不如直接切入移動端。
⑦ 導購不會成為移動端的主力業(yè)態(tài)。導購永遠是開購物班車的,掙一點碎銀子。不過很多創(chuàng)業(yè)類的購物App可以從導購做起,利用淘寶等大平臺吸引用戶,未來再逐步延伸其它模式?!?/p>
⑧ 現在在PC端很成功的電商不太可能在移動端成功。任何一家企業(yè)在一種商業(yè)形態(tài)的成功往往會成為進入下一個商業(yè)形態(tài)時的障礙。電商曾經以革命者的身份搶掉傳統(tǒng)零售的份額,以后也將被移動端電商革命。
以下為億邦動力網與黃若聊天的全文:
億邦動力網:移動電商會不會出現和傳統(tǒng)電商完全不同的格局?
黃若:現在移動電商談格局還為時過早,現在移動的格局有點像10年前電商在PC端的格局。大家都覺得是個機會,但怎么做都還很懵懂。
移動電商未來要么就是重復PC端的故事,形成第一梯隊、第二梯隊、第三梯隊;要么就是根本不存在梯隊,完全碎片化生存;當然也有可能最后只剩下1~2個大玩家。
億邦動力網:如果說移動互聯網是碎片化的市場,今后還能否出現傳統(tǒng)互聯網那樣的大平臺?
黃若:有可能會出現大的平臺,我設想過一個類似新華字典一樣的“App字典”,收錄所有的App,與應用市場的不同是,這個App字典可以即需即用,不需要再下載。運營方可以不介入商品運營,通過搜索、勾選等環(huán)節(jié)來建立商業(yè)模式。
億邦動力網:移動電商是不是仍然是馬云劉強東們的天下?還是會產生新的馬云劉強東?
黃若:現在在PC端很成功的電商公司不太可能成為移動端大佬。任何一家企業(yè)在一種商業(yè)形態(tài)的成功往往會成為進入下一個商業(yè)形態(tài)時的障礙。電商是以一個革命者的身份搶掉傳統(tǒng)零售的份額,而現在電商正在被革命。為什么微軟能取代IBM,之后又有雅虎、谷歌、facebook等 。任何成功之后都會有比較固化的思維模式和做事習慣。
電商對商業(yè)的理解其實不如傳統(tǒng)零售,但傳統(tǒng)零售不懂互聯網,所以敗了。同樣淘寶、京東也有可能根本不懂移動?,F在在移動端的成就完全是因為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因為電商總體體量大,即使移動比例只有8%,也是很龐大的數字。
億邦動力網:現在的移動電商創(chuàng)業(yè)者誰有成為大佬的潛質?還欠缺的是什么?
黃若:現在移動端的創(chuàng)業(yè)者缺乏“做局”的思路。早期應該做局,淘寶初期就是從做局的角度在做:在什么都沒有的前提下,是破壞者,破壞現有秩序,推出免費模式。它希望第一次的網購行為在淘寶發(fā)生,得到培養(yǎng)用戶、教育用戶的機會。所以淘寶初期的用戶主要是大學生、年輕人群 。
我很看好口袋購物,但我不認為導購會成為移動端的主力業(yè)態(tài),導購永遠是開購物末班車的,掙一點碎銀子。但口袋購物現在是導購,不等于永遠是導購。它現在還在吸引用戶的階段。
億邦動力網:移動端已經有很多模式,有娛樂類的,有生活類的,比如搖搖招車等。為什么偏偏看好口袋購物?哪些地方吸引了你?
黃若:我很欣賞王珂,極端聰明、勤奮,不張狂。口袋購物就是扣緊移動的一個產品。
第一, 它提出了反向團購概念。傳統(tǒng)的團購網站是拿著商品去找人,而反向團購是拿著人的興趣去找商家。移動端先天具有這個優(yōu)勢,因為每個人的興趣會自動記載在手機上。
第二,它根據搜索習慣做了“我的街”。鎖定用戶,在什么時間段買了什么東西 。
第三,作為一個創(chuàng)業(yè)公司,要做精準推薦,缺乏海量用戶信息,所以它用了淘客模式,搞了個“逛淘寶”,可以依托淘寶獲得用戶,再從用戶需求反向向商家方推。
億邦動力網:移動電商未來可能呈現的市場規(guī)模與現在的pc端電商有沒有什么可比之處?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還是會超越傳統(tǒng)電商?
黃若:我對這方面的估計比較樂觀,五年以后,零售通過移動端實現的一定不會小于通過PC端實現的份額。我的基本判斷第一是顧客在往移動端走;第二移動先天具有做窄眾、爆款,小眾商品的優(yōu)勢,不需要像電商那樣有巨量商品庫的背負。打個比方現在有一個爆款衣服,又比如三星手機特價,顯然移動端推廣效果更好。因為PC端是基于攝取,移動端是基于推送。攝取是顧客主動,推送則是商家主動。
我認為繞著pc端做的生意都有可能成為一個過渡業(yè)態(tài)。人們丟掉pc端的時間會類似于人們丟掉dvd。dvd有很多不便的東西,pc端也一樣。pc的衰退會非??臁L詫毶腺I智能手機是買所有臺式電腦的10倍。
億邦動力網:怎么看現階段的移動支付?
黃若:現在移動端支付最大的問題是,依然保留PC思維。比如擔心支付是否安全,就是很典型的pc思維。其實移動端根本不存在支付問題,應該把每個移動終端做成一個信用卡,手機本身就是一張信用卡,它實名、跟id綁在一起、具有掃描等多種功能。在餐館吃飯,可以掃二維碼直接扣錢。
我相信銀行一定會做到這一步。傳統(tǒng)銀行在PC端丟掉太多市場,應該在移動端搶回來。以后信用卡就是手機的名字。人們往往對未知的東西充滿未知的恐懼,比如手機丟了怎么辦?這有什么可擔心的?我們不也經常丟錢包嗎?錢包丟了怎么辦,丟了就丟了唄。
億邦動力網:我們的判斷是,移動端的機會可能更多地來自傳統(tǒng)零售,比如傳統(tǒng)的金融行業(yè),更多地在線下實現,從而完全擺脫傳統(tǒng)互聯網的東西。
黃若:同意你的判斷。移動端的機會更多的來自傳統(tǒng)行業(yè),銀行、零售等等。他們錯失了PC端電商的機會,現在與其在PC端后起直追,不如直接切入移動端。傳統(tǒng)零售的受眾群體跟移動有先天的契合度。比如麥德龍,開一個網站讓用戶用很難,如果做一個app,二維碼掃描下載,通過app訂貨、送貨。營業(yè)時間之外,所有商品九五折,這樣一來變成了24小時的門店。而且移動app的運營成本是相當低的。
移動有跟傳統(tǒng)零售嫁接的最好條件,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傳統(tǒng)零售現有群體。而電商不一樣,電商的現有群體很難利用。
億邦動力網:現在pc端的電商,像淘寶、凡客等在做移動端的時候會存在哪些問題?
黃若:第一,缺乏移動的DNA,傳統(tǒng)電商核心競爭力都建立在pc端的思維基礎上;第二,新業(yè)務再怎么做都會跟pc端左右手互博。我們現在看pc端電商做移動,跟當年傳統(tǒng)企業(yè)做線上一樣道理。我不能否認他們會在這方面有一定市場份額,但將來移動端的主力不會是他們,而是常見后浪推前浪,會產生新人。
億邦動力網:您覺得淘寶做微淘靠不靠譜?
黃若:淘寶做微淘,我還沒看懂。淘寶網店在微淘上賣東西,其實還是pc端思維。微信才具有革命性。淘寶、京東等電商如果只是把網站、商品類別、描述、顧客搜索等移植到移動端,是沒有革新的。微信一開始不是為電商而創(chuàng)立的,它抓住了人,人和人之間的關系,交友需求,再延伸到商務需求。
億邦動力網:現在的互聯網巨頭“BAT”三家在移動時代是不是地位會被動搖?
黃若:BAT三家互聯網巨頭,在移動時代,騰訊已經拿到門票,威脅最大的是百度。地圖救了它一命。移動端訪問80%都是地圖,而且地圖是高使用頻率的app。手機地圖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可以把其它app業(yè)態(tài)濃縮到這個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