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忘我尋道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 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注釋
1.致虛極,守靜篤:切斷思維活動,禪定而進入本源能量場, 回到原本空明寧靜的狀態(tài)。 在這種狀態(tài)下, 外部的私欲及由此而來的各種煩惱都煙消云散。個體能量粒子融入道本源——純宇宙意識能量, 并在其中獲得道本源的宇宙創(chuàng)造力、宇宙智慧, 極大豐富、極大健康、極大歡喜的滋養(yǎng)和充電。這個方法不是后人的創(chuàng)造, 在人類沒有語言、思維之前就存在。這是人類通往道本源的橋梁,也是人類獲得休息的最好方法, 優(yōu)于睡眠。 因為睡眠休息的是肢體, 而“致虛極,守靜篤”是讓身和心得到凈化和休息。中國的氣功和現代印度的瑜伽都源于此,古代中國稱之為“吐納術”“導引術”, 印度稱“YOGA”, 但實際內容遠不止今天形體的訓練。
2.根:宇宙萬物之根源。
3.復命:回歸本源。
4.常:自然循環(huán)之常規(guī)。
5.容:包容一切。
6.公:公正。
7.沒身不殆:終生免于危難。
句解
致虛極,守靜篤。
關閉六門,堅守本源寂靜。
萬物并作,吾以觀復。
從純宇宙意識能本源去體驗從無到有, 就明白了宇宙萬物復歸于道本源能量的必然道理。
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
盡管宇宙萬物氣象萬千,每一物種終將要返回各自的道本源意識能量的根源。
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
返回根源寧靜,叫做遵從自然大道的客觀規(guī)律。遵從自然大道的客觀規(guī)律便清楚地認知到宇宙公理及人類應遵從的大德。認知到宇宙公理及人類應遵從的大德, 便可以大徹大悟。
不知常,妄作兇。
不認知宇宙公理及人類應遵從的大德,縱欲妄為必生兇險禍患。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相反,通曉宇宙運行公理及人類應遵從的大德才可以包容一切,包容才可以天下為公,天下為公才可以和諧平衡,和諧平衡才符合天理,符合天理才可以符合宇宙大道,符合宇宙大道才可以長久,終生免于危難。
譯文
關閉六門,堅守本源寂靜。從純宇宙意識能本源去體驗從無到有, 就明白了宇宙萬物復歸于道本源能量的必然道理。盡管宇宙萬物氣象萬千,每一物種終將要返回各自的道本源意識能量的根源。返回根源寧靜,叫做遵從自然大道的客觀規(guī)律。遵從自然大道的客觀規(guī)律便清楚地認知到宇宙公理及人類應遵從的大德。認知到宇宙公理及人類應遵從的大德, 便可以大徹大悟。不認知宇宙公理及人類應遵從的大德,縱欲妄為必生兇險禍患。
相反,通曉宇宙運行常理才可以包容一切,包容才可以天下為公,天下為公才可以和諧平衡,和諧平衡才符合天理,符合天理才可以符合宇宙大道,符合宇宙大道才可以長久,終生免于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