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調理如同醫(yī)生一樣,經過一番望聞問診后就要對癥下藥了,而風水就是通過風水的特定思維“象數氣理”的分析綜合判斷此宅的吉和兇,再運用風水的調理法把風水氣場辯證布局,趨吉避兇!
對于風水調理也如醫(yī)病一樣有可治和不可治之分,可治者即形兇在外,力量不大,室內可調動內六事者,此為可治也;不可治者形煞在外,但形局氣散不聚,內六事難以調動者,此為不可治也!
至于風水調理法門則有“入世法”和“出世法”之分,入世法就是醫(yī)學上的物理治療,利用實質性的物體進行內外環(huán)境辯證化解;如門前有路直瀉而出,則用凹鏡使其氣聚,如門前有形煞相沖,用突鏡散之,使之不能形成力量者,如門前有路沖,用“泰山石”擋之,使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此等等為物理治療是也?!俺鍪婪ā闭呔褪轻t(yī)學上的“精神治療”,通過不同常態(tài)的手段調動宇宙能量場,去調節(jié)風水,達到趨吉避兇的目的!如本人為一對結婚多年而未有所育的夫婦,利用非常態(tài)物質放在床周圍,不出二個月就懷孕了……
風水調理和斷事,道法自然,充分利用了“不易,簡易,變易”的易學思維,只有這樣才能使人知道風水真是一門科學,一門辯證唯物主義的學問!
風水調理的關鍵在于氣場的調理:風水非常注重氣場的調理,風水調理中,講究的是內部環(huán)境起決定作用,外部環(huán)境起重要作用,運用的五行生克制化卦氣學說,十分注重大小環(huán)境的氣場的和諧統(tǒng)一,注重納氣、進氣、聚氣,強調得氣則生,無氣則死,吉氣則發(fā),病氣則喪,在風水中,氣是關鍵。要將環(huán)境外部的吉氣引入所要調理的企業(yè)、單位、商鋪、家庭、辦公室內,然后使這些氣聚于其中,并不停的生發(fā)、循環(huán)流通,作用于人,有利于人,從而達到調整的目的。
傳統(tǒng)的風水的實踐已經經過了幾千年的時間,形成了眾多的風水門派,有形巒派和理氣派,具體的有玄空飛星、八宅派、過路陰陽風水等等,但是,在風水的理論和實踐中,不管是那一派都非常重視“氣”,注重風水的藏風聚氣?!兑捉洝飞弦灿小叭f物負陰抱陽,沖氣以為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聽到或看到,諸如人氣、財氣、官氣、霸氣、名氣、神氣、氣魄、氣質、氣度不凡、氣勢磅礴、氣貫長虹等等詞語,氣場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是客觀存在的。
風水中有句話叫“山主人丁,水主財”,強調要想發(fā)財,就要有水,于是風水大師們就在水上大做文章,在門前挖池塘,修水溝,在家里到處放魚缸,認為這樣就可發(fā)財。這些不能說是沒用的,有水確實就是有財。在古代是以農業(yè)生產為主的社會,人們要想生存,就得用水來灌溉農田,收獲莊稼,就是運輸也是以水運為主,一條大運河貫穿南北,使南方的糧食順利的運到京都。所以,在古代水是人們生存、生活的源泉,有了水就有了財,就可以富裕。這種觀念一直流傳下來,左右著我們的風水觀,于是乎,我們的風水大師們也人云亦云,并且說的神乎其神,玄而又玄。
當今社會人類已經進入了二十世紀,已經到了知識經濟的時代,我們的風水大師再用封建的農業(yè)社會的風水觀點,看待和指導當今科技時代的人和事,顯然是不合時宜的,也是不符合易經的精神的,《易經》云:“生生之謂易”。風水學要發(fā)展,就要建立適合當今社會發(fā)展的全新的風水觀,去除迷信的糟粕的東西,為世人所接受,為現代化建設服務。
傳統(tǒng)的風水中,把水的定義僵化了,他們看到的只是自然的水,是江河湖海溝渠。現在的城市中,特別是我國的一些北方城市和西部城市,很少能看見水,河流、湖泊、池塘、溝渠很少,但是他們的經濟也很好,有的也很富裕,你能說沒水就沒財嗎?阿拉伯的很多國家,他們地處沙漠,連樹木都非常少見,特別缺水,但是他們卻很富足,是不是他們見不到水就無財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在八卦中,坎卦為水,所以,我們可以把凡是符合坎卦定義的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看成水。一切流動的、潤下的事和物均為坎水。這就要求我們,在調理風水時,要合理的認識水,城市大街上人、車川流不息,那就是水,停車場上停著那么多車,那也是水,公路、鐵路也是水,都是財。
在風水調理中,要把握好氣這個關鍵,始終圍繞著氣進行調整,具體的有進氣、納氣、聚氣、生氣。
把企業(yè)、單位、商鋪、家庭外面的氣導引入內,這就是納氣。任何單位和房屋都會有入口,氣就是由這些入口進入的。這些入口都是和外面的道路連接著的,有的是偏僻的小路,有的是寬闊的城市大道,不管是小路還是大路,都是相互連接的,形成道路網絡。在城市,我們就把這些道路看成是水,它是流淌著的,這些流動的水,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人氣,也就是我們風水調理中所說的氣。路面寬,人流車流量大的地方,人氣就旺,財氣也就旺。道路窄,人流車流量小的地方,人氣就弱。我們的風水調理就是要把這些氣有效的引導進入我們所調整的企業(yè)、單位、商鋪和家庭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