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場星戰(zhàn)》第一場的結尾給了龔琳娜一個訴說衷腸的機會,她眼含熱淚的說著自己仍然要探索要創(chuàng)新,乍一看你就以為這是一個女科學家的偉大理想,這幾年的怪咖龔琳娜和她的老公老鑼如同開了一家夫妻店,吆喝著別家都有的早點,只是他們改成了分子料理的方式,液體狀的肉包、油條狀的稀飯、燒餅狀的豆?jié){……這次他們聯(lián)手拿出的《但愿人長久》是他們開發(fā)出的新產(chǎn)品。
《全能星戰(zhàn)》每期都有一個音樂類型讓歌手們來挑戰(zhàn),第一場就來搖滾,這是讓人有些費解的,是不是未免有些用力過猛了,好像足球場沒慢跑就倒掛金鉤,籃球場沒拉伸就拉桿扣籃,但這種不用熱身就進入狀態(tài)的確會有先聲奪人的效果,但從節(jié)目播出的實際來看,顯然有其他意圖,因為節(jié)目現(xiàn)場放著八位歌手的制作人,他們每場比賽沒有評分權,他們就是在一旁說說說,歌手唱完后想盡招數(shù)討好觀眾給歌手拉票,這其中的制作人也是龔琳娜的老鑼最搶眼,他的蹩腳中文這么一說,越想說的認真就越像是一個冷笑話,每次都不給其他制作人接話的機會。從這個角度來看,《全能星戰(zhàn)》是一個“說唱”音樂節(jié)目,制作人說,歌手唱。
那我們就先說說制作人的“說”,整場比賽制作人們就在絮叨三件事:第一件事批駁選秀,這樣的立場未免有些太昭然若揭,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制作人,一邊哀嘆著華語樂壇的不濟,一邊卻又堵住華語樂壇未來新人的出口,更說有一些人不配稱導師,在一個老師作為以前的“師傅”代名詞的今天,又怎么不能把導師作為有經(jīng)驗的“師傅”的稱謂,不少詞的語境都在變,沒必要去追根究底詞匯的純潔;第二件事就是自吹自擂自己的歌手唱得多好,制作人果然是制作人,夸人都不用贊美的詞,但總能找到適當?shù)囊暯强涞酶枋殖煤玫牟荒茉俸昧耍医ㄗh給八位做作人一定的打分權,如果觀眾能給歌手打出的是3分、2分、1分,那么理應給制作人十倍的打分權限,否則就這么坐在臺下說,怎么看怎么像是王婆賣瓜似的說辭;第三件事就是爭論著什么是搖滾,其實我們普通人唇槍舌戰(zhàn)的話題“什么是搖滾”到了專業(yè)制作人面前依然是無解的題,每個制作人心里也沒有一桿秤,能夠稱出哪位歌手4斤9兩的歌聲不是搖滾、5斤的就是搖滾。不過節(jié)目在歌手開場之前先來了一段“什么是搖滾”的科普,這種拋磚引玉的方式四兩撥千斤,我們在音樂類節(jié)目里總是太注重實踐,也就是唱,必要的理論知識以及各種音樂類型歷史的介紹少的可憐,作為食客而言,你能分辨出菜肴是什么烹調(diào)方式做出來的,但你也得認識廚房里高壓鍋和平底鍋的區(qū)別。
什么是搖滾?這樣的發(fā)問會像哥德巴赫猜想那樣讓你圍繞著一加一的算術抓耳撓腮,如果你真鉆到這個牛角尖里,那結果只能是搖了搖頭,滾了,至于在滾之前還得先考慮一下怎么滾才搖滾,是四仰八叉的豪放滾還是團成一團的優(yōu)雅滾,與其這樣糾結,不如就讓一加一等于二吧,而搖滾就是一種唱出最率性的自己的聲音,從這個角度而言,張韶涵唱的《愛我別走》挺搖滾的,你不可能讓張韶涵用嘶啞的煙嗓去唱這首歌,這樣就搖滾嗎,反而顯得做作了,如果非得是某種聲線才能唱搖滾,那么搖滾自然就成為一部分人的專利,這樣顯然有違搖滾的初衷。但龔琳娜唱得《但愿人長久》是不是搖滾,我就持比較保留的態(tài)度,先從歌曲的改編來看,固然蘇軾是豪放派詩人的代表,或許在龔鑼二人看來蘇軾就是宋朝的搖滾詩人,因此將他的詩當搖滾歌曲唱算是發(fā)揚光大,但請注意這首詞的意境適合用這種粗暴的方式來演唱嗎,龔琳娜刻意加重每一句詞的尾音的做法破壞了詩詞原有的韻律,聽著這首歌讓古典詩詞愛好者一直忐忑,聽完這首歌讓蘇軾的粉絲們當頭一金箍棒,龔琳娜要感謝評分機制,盡管現(xiàn)在的她就是倒數(shù)第一,但畢竟評分都是加分制的,如若有負分的選擇,那又不少打一分的觀眾會給負分的,而打三分是驚艷,二分是好聽,一分是一般,這樣的論調(diào)是不是要變一變,明顯打一分的觀眾都是認為難聽的。從第一場打分來看,順子是倒數(shù)第二,1080分,龔琳娜是1019分,但我仍然認為結合下一場的得分淘汰的不會是龔琳娜,節(jié)目組太需要龔鑼夫妻店的奇異早點來吸引獵奇者。
而從得分排名較高的歌手來看,都符合兩大要素,選的歌曲要和自己的情感經(jīng)歷結合起來引起觀眾的共鳴,也就是你沒唱之前觀眾就被你的故事感動的不行了,比如胡彥斌的《別誤會》唱的是之前自己的感情,唱得相當真摯誠懇,胡彥斌在歌曲里盡顯對這段感情里自己的虧欠,這樣的歌曲太能抓住現(xiàn)場正在戀愛中的女觀眾的心,浪子回頭金不換,才子回頭分不低,哦,不是不低,是最高分,陶喆的《勿忘我+Hey Jude》和吳克群的《將軍令+We will rock you》都采取了小串燒的歌曲編排,比較巧妙的調(diào)動全場氣氛,他們的得分也都不低,而張韶涵的《愛我別走》能排在第二顯然也有她最后一位出場的順序的功勞,另外一個得高分的要素也就是說歌手要有突破,你不能固守著以前的自己去和改變的別人比拼,但又要在改變的歌曲里看到自己的辨識度,這點黃小琥做得堪稱典范,《我的歌聲里》能唱出搖滾版,又不失黃小琥的范兒,只是前半段的歌詞太密集,速度加快的旋律念都有難度,唱出來更是為難了,所以歌曲的前半段顯得有些趕。
不過節(jié)目中觀眾投票的動作比較霸氣的,把投票器直指前方,投票器也比其他節(jié)目里看到的那些要高端的多,太多的節(jié)目里的主持人拿著閃亮的話筒,而觀眾們拿著破舊的投票器;評委們坐著高貴的椅子,而觀眾們坐著簡陋的座位;當音樂類節(jié)目想盡辦法討好電視機前的觀眾之時,先想想怎么取悅現(xiàn)場的觀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