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教學活動是一個不斷反思,不斷學習的過程,只有通過反思,才能從中總結得失,提高自己,教師的教學活動反思可分為課前反思、課中反思和課后反思。
課前反思就是結合新講授的內容,在備課時盡可能多想一想:講授的內容是否完整、科學;安排的環(huán)節(jié)是否合理、妥當;難點、重點是否找準、突出;選擇的例子和作業(yè)是否典型;學生的情況是否了解;課堂中估計會出現(xiàn)的情況等等。這就是課前反思。。
課中反思,就是教師上課時,一定要隨時隨地觀察學生,提醒自己,不要忘記自己的身份和職責。教師在備課時雖已作了認真的準備,寫出了教案,可以按教案實施。但是,由于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學生,課堂中隨時可能發(fā)生不可預料的事情,所以教師要隨時觀察學生的反應,迅速作出判斷,作出調整,這就是“課中反思”。
課后反思,就是教師在上完一堂課后,立即進行總結反思,隨時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補充自己的思課教案。通過課堂實踐,教師可以進一步了解哪些是難點,哪些是學生不感興趣的,哪些是學生不易掌握的,甚至學生容易犯錯誤的地方,還有一些學生容易做錯的習題等,把它記錄下來,成為寶貴的材料。這就是“課后反思”。
總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只有不斷反思,才能不斷進步,才能防止少犯錯誤,少走彎路,才能提高每一堂課的授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