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從無到有,又從有到無,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就象日出日落,四季輪回一樣簡單而規(guī)律。人與自然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所以人的一生也注定如萬物生靈一般感受著自然界的風(fēng)和日麗,電閃雷鳴,暴風(fēng)驟雨,經(jīng)歷著榮盛與衰退,新生與死亡,得意與失落,情愛與怨恨。
“人生幾何”,“浮生如夢”!短短幾十年的人生,猶如白駒過隙,轉(zhuǎn)眼間就由一個青春少年成了燈燭殘年的老人。而當(dāng)你悠然地坐在搖椅上,氣定神閑地回憶一路走過的歲月,呤唱著“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你才真的有滋有味地活了一回。
人生就象是一次旅行,在旅途中,你有可能要攀越崇山峻嶺,要博擊激流暗涌,要涉險沼澤雪域,在貫穿你生命的旅行中,絕不可能一路坦途,陽光明媚。如此種種坎坷與磨難,你用什么樣的心情去面對,就會收獲什么樣的人生。
我們所熟知的唐代兩位詩人柳宗元和劉禹錫,就用他們不同的選擇展示了他們不同的生命歷程。劉,柳兩位因為政治上的原因被同時貶謫到郎州和永州兩個偏僻的地區(qū)。并且都是從廟堂重臣淪為鄉(xiāng)野小吏,這樣的落差對他們兩位來說,顯然是最沉重的打擊。一代文豪柳宗元從此失落,悲嘆,自傷,哀怨,郁郁寡歡,心結(jié)暗生,滿腹文才和強盛的身體也隨心的寂滅而暗然歸去,終年才46歲。
劉禹錫卻不一樣,面對肅殺的秋風(fēng),他沒有傷感,沒有哀怨,卻自信地吟詠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面對逆境他坦然接受,并把它如落葉一般輕輕地拂去。轉(zhuǎn)而關(guān)注自己喜愛的民間歌謠,在旖旎的民謠風(fēng)情中投入對生活的向往和熱情。
一位古希臘智者說過:“什么樣的船最安全?就是那些離開了大海的船最安全”。人活在世上,就像船行于海上,遭遇狂風(fēng)巨浪,激流險灘,乃是人生常態(tài),誰都無法拒絕。與其讓在悲哀中殘喘,不如讓微笑去面對。生命其實就是一種心境,而肉體只是生命的載體,微笑著去看世界,去感受世界,你會發(fā)現(xiàn)天依然那么藍,樹依然那么綠,生活依然那么安寧和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