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給蘇州的一家軸承公司進行了一場《TPM》的培訓,從詢問中了解到,這家公司其實前幾年有導入過TPM,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TPM已經成為四不像了,原因在哪?據我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幾點:
1.TPM活動沒有形成一套系統(tǒng):TPM不僅僅是設備維護那么簡單,更重要它其實是一套管理系統(tǒng),公司必須要有一套很好的TPM系統(tǒng),讓這個活動能夠“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的運作下去.
2.執(zhí)行力不夠徹底,或者說執(zhí)行得不夠深入:比如,
(1)設備點檢表有,但是點檢表設計過于形式化,造成點檢人員根本沒有徹底的落實點檢(只會一早過來打勾,把打勾作為完成事情,更有甚者會時空穿梭,把后面一個星期的都勾完了)。
(2)改善提案制度有,但是改善提案過于復雜化(簽字確認的人一堆),讓想提出改善提案的人有閑麻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
(3)這也是執(zhí)行力不到位的主要原因,缺乏追蹤的機制,任何事情如果沒有檢查與糾正,這件事到最后都會胎死腹中,“PDCA”管理循環(huán)雖然看起來簡單,但往往“CA”的執(zhí)行不到位是企業(yè)常犯的毛病。
3.決心不夠:領導者還是以產量為優(yōu)先,怕設備故障,于是多做庫存,問題還是會被隱藏起來;
4.缺乏有效的教育訓練:公司內沒有合格的內部培訓師對全員進行TPM持續(xù)的徹底培訓,導致TPM活動無法順利有效的展開
5.當然,更多的企業(yè)TPM活動開展不下去,主要的原因是企業(yè)的體質不夠好,也就是開展TPM的基礎要素與支柱,如5S,QCC等基礎活動都還沒有得到執(zhí)行,TPM是很難堅持下去的。
總的來說,我認為,TPM活動不是簡單的設備維護,與其說他是一項管理的變革,不如說它是一場觀念的革命,它是以各種管理活動為基礎的一項活動。所以,如果一家企業(yè)要導入TPM,實際上是導入了很多種管理方法,這是企業(yè)很明智的做法。
最后,建議一些想真正把TPM導入的企業(yè),可以請外部的顧問師進行一些專業(yè)輔導,借助外部的力量,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否則,很有可能就只能做到表面的皮毛,而非徹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