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非常重要,我們都應該創(chuàng)造財富,這是毫無疑問的。通過創(chuàng)造財富,也創(chuàng)造了就業(yè),也因此為社會帶來了福祉。在財富創(chuàng)造過程中,我們也要關注自己的社會責任,我們要為社會提供更好的教育、福利和更好的法規(guī)環(huán)境。錢不是萬惡之源,財富本身并不是壞事,關鍵是你怎么去創(chuàng)造財富。比如巴菲特、比爾·蓋茨,他們不但經營著有高效益的企業(yè),并在創(chuàng)造了財富之后,走到了美國經濟的前沿,甚至走到了美國包括國際的慈善事業(yè)的前沿。他們也在呼吁著富人應該回饋給政府、回饋給社會,這樣才可以幫助整個社會群體改善醫(yī)療和福祉。
我想一個企業(yè)家所做的不僅僅是關注財富本身,還應該關注更高更廣的社會層面,尤其在成功之后更應該這樣。在他所從事的任何商業(yè)活動中,他更應該理解到一個社會的文化理念。比如關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有教育、科學、文化、媒體等方面,我們不把教育看成是一個孤立的方面,現在強調教育應該是要把文化、溝通等等方面都包括進去。中國企業(yè)如果成功了,他們應該尊重中國本土人民的文化背景,當他們到其他國家做生意的時候,也要關注他人的文化。
中國現在日益強大甚至可稱之為大國了,雖然不是在武力、軍備方面,至少我認為在經濟和文化方面它應該是一個超級大國。如果中國僅單純地從其他國家共享它的一些資源(礦藏、油氣),我覺得是不夠的,若查看一下尼桑公司、三星公司,他們在國際上不僅僅是在經營企業(yè),也無處不展示了日本、韓國的文化,而且把這樣的文化和當地的需求結合起來,因此讓商業(yè)經營成為他們所在國家的一部分,成為當地制造業(yè)的一部分,甚至成為整個國家經濟的一部分。久而久之,人們不再單純把它看成一家日本企業(yè)、一家韓國企業(yè)、一家美國企業(yè),他們已經立足于所在國家并從各個層面來從事商業(yè)活動。
商業(yè)擴張越大越廣就越需要強調社會責任、商業(yè)倫理,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把企業(yè)財富回饋給社會,在回饋過程中,不應該抱有人們對你感恩戴德,給你回報這樣的思想。
社會責任并不是單純做廣告自我宣揚,而是默默地為社會做出貢獻。像比爾·蓋茨、巴菲特完全是給予社會,并不僅僅是用自己公司的產品回饋,我們知道比爾·蓋茨建立了基金會,數十億、數百億來消滅瘧疾、天花、艾滋病等等,巴菲特沒有建立慈善基金會,但他給了比爾·蓋茨基金會400億美元。施比受更有福。他們在做慈善的同時也收獲了崇高的企業(yè)及個人名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