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ve got an anger issue.”(你好像總是容易動怒。)很多家長忽略青少年發(fā)怒這些性格上的因素。當今社會戾氣很重,人人都一肚子憤怒。有時候,表現(xiàn)出義憤,使得我們顯得富有正義感。美國人往往把憤怒看成是一個不好的品質(zhì)。常發(fā)怒的人,被視作有怒氣問題(anger issue),嚴重的被視作心理疾病。我們必須學(xué)會面對自己的憤怒,甚至將它管制住,不讓其產(chǎn)生負面影響。這是孩子童年時代所需培育的修養(yǎng)。
“We are all dysfunctional.”(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不正常。)在視野狹隘的時候,我們擔心自己的家庭和別人的不一樣,并因此難為情?!案艘粯印笔遣簧偌议L鼓勵、鞭策自己和孩子的一個說法。問題是沒有一個家庭是正常的,家家都有自己的問題。讓孩子接納家庭的不完美非常重要,這會讓他們學(xué)著接納以后勢必也不完美的單位、婚姻和他們自己的孩子,以在此基礎(chǔ)上尋求改進。我們也不能過早給孩子們灌輸宿命感,讓孩子認為自己生在某樣的家庭里,結(jié)果就一定先天決定。不要告訴他們,“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人是可塑的,也是可以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