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波,李金波講師,李金波聯(lián)系方式,李金波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供應鏈高效體系管理教練
42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掃一掃加我微信
李金波:服裝箱包企業(yè)如何縮短生產周期,提升快速反應能力?
2016-01-20 13116

   服裝箱包品牌企業(yè),是一個時尚行業(yè),有時候拼的就是時間,誰最先上新款、誰的翻單速度快,就能搶占先機,獲得更多銷售機會帶來更大利潤,同時減少企業(yè)庫存,讓現金流更充足??焖?,不僅僅只是要求營銷的反應能力,關鍵點還要看生產供應鏈的反應,如果不能按需要時間交貨,一切都是空談。

   在企業(yè)之間,誰都希望準時進貨出貨,少占資金。在企業(yè)內部,首先是交貨時間。那"不準時"掩蓋了什么?比如:用超量庫存防止工期延誤。在時間博弈中,企業(yè)既想要拉住用戶,又不想蝕本??蓪r間的重視,往往是在受到不準時懲罰之后。關鍵是,我們能超前嗎?能提高企業(yè)生產供應鏈快速反應的競爭力嗎?

   我們都知道,一個企業(yè)的競爭優(yōu)勢是多方面的,比如價格優(yōu)勢、質量優(yōu)勢、性能優(yōu)勢等,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對產品的交貨期要求是越來越高,因為市場瞬息萬變,經銷商在一個月后拿到產品時,可能市場情況已經發(fā)生變化,這種產品旺銷已過,甚至已經變?yōu)闇N。對于銷售來說,最希望隨時訂貨隨時有貨,許多企業(yè)在客戶是上帝的理念下,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保持有1-2個月的材料、成品存貨。表面上看雖然能做到隨時訂貨隨時有貨,但因為保持有大量的存貨,占有巨額流動資金, 削弱了企業(yè)的贏利能力。另一方面無論是材料還是成品,大量存貨風險極大,因此而導致企業(yè)陷入困境甚至倒閉的事例并不難找。為了規(guī)避風險,同時又要盡量適應市場的變化,一個好的辦法就是通過精益生產來縮短交貨期。

   能否超前,提高競爭力?我們需要先算一筆帳。人財物要付出多少才能換來準時,值不值。問題的實質在于:有多少潛力可挖?不挖會怎么樣?怎么挖?

   有多少潛力?這個問題相對簡單,對生產績效做認真的測量分析就可以。不挖會怎么樣?

   這個問題不簡單!時間背后的復雜矛盾,形成了浪費,這是不爭的事實。

   但是,存在是合理的。生產企業(yè)在實際運作中逐漸形成了一套規(guī)則和淺規(guī)則。它在保證產品能造出來的同時也使浪費合理化。挖潛意味著要在上一個臺階后建立新的合理。

   另外,隨著消除浪費的工作不斷深入,需要更多的規(guī)矩來規(guī)范運作。比如,為了保證質量(時間在生產運作中也具有質量特性),就需要穩(wěn)定。穩(wěn)定和變異是對立的,變異可能帶來次品,也可能帶來意外的驚喜。但為了企業(yè)的總目標,也為了簡單,只有把變異限制在盡可能小的范圍里。不過,挖不挖,關鍵看競爭壓力。要再降低成本,打造柔性快速反應的能力,時間管控能力是基礎。甘蔗沒有兩頭甜。怎么挖?

  這很實際。不管能挖出多少?能挖到什么好處?會挖最重要。

   改進時間的管控能力有兩種途徑,一步到位或者逐步改進。從實踐角度看,逐步改進是現實的選擇。這樣可以兼顧正常的生產秩序。要想從中獲益涉及了方方面面的工作,它不像質量改進那樣可以零打碎敲的搞。另外,生產永遠有問題,理想狀態(tài)是我們努力的方向。關鍵是,目標和實際可能之間怎么來妥協(xié)。企業(yè)最清楚自己能做什么。只是要弄清楚整個改進路線的脈絡,清楚每一次的奮斗目標會觸及哪些問題,時時知道我們距離理想狀態(tài)還有多少差距。

   要想從改進中獲益需要方法。到目前為止,解決數量的方法遠多于時間。時間問題是動態(tài)問題,本身就難處理。在技術中最容易出問題的就在動態(tài)方面。雖然有些企業(yè)基本上能控制產品質量,但始終沒有明白動態(tài)問題的控制思路,甚至連變化趨勢都不曾記住。在運作管理中,這同樣也是一大障礙。為了簡化問題,采取這樣的方式:當每個階段的工作結束后,總結查找存在的問題和原因,避免重復出現。一般,在不同的管理臺階上,關鍵性的問題不很多。這樣將動態(tài)問題用靜態(tài)的方法來處理。我們選擇做事后諸葛亮,而不是做事前諸葛亮,或者事中諸葛亮。要想縮短生產周期,提高生產快速反應能力,我們必須結合精益生產,做到:精益的一個流生產

   100道工序,總加工時間只要125分鐘,1000件產品,卻從裁剪到班組生產完成第一件成品下線,花了2-3個工作日。這樣的情況在國內服裝箱包行業(yè)還十分普遍。如此長的生產過程,企業(yè)恐怕沒有統(tǒng)計過因此而流失了多少沒有耐心的客戶。在精益生產中,將不能產生附加價值的諸如搬運、存儲、檢查等視為浪費,因此,縮短生產周期的出發(fā)點就是要排除這些浪費。理想的方法就是從第一個工序一個一個地通過后面的工序,即所謂的單件流生產。關于單件流生產,在推行過程中要注重7個要點:

1) 單件流動

  “單件流生產的條件,首先是由單件流動開始的。單件流動就是僅做一個、傳送一個、檢查一個,將原材料經過一個個的加工工序而做成成品。這種工作看起來很簡單,其實并不簡單,也沒有一定的模式可循。

2) 按加工順序排列設備

   但要注重的是,單件流生產并不要求將車間所有的設備都連起來,部分連接也是可取的,甚至對于特殊的工序,比如有多種產品需要使用設備,或是比較昂貴的特殊設備,可能并不合適放在只生產某一個產品的生產線中,而是做為共用使用。

3) 按節(jié)奏時間進行生產

  并非生產越多越好,越快越好,應該根據市場的需求經常調整生產節(jié)奏。關心的是我們今天需要生產多少,而不是我們今天能生產多少

4) 培養(yǎng)多能工

  很多公司雖然都是在運用U型生產線,但操作人員卻是固定在某臺設備上作業(yè),這樣的方式雖然能減少中間存貨,但無法根據產量大小調整人數。

5) 使用小型、便宜的設備或輔助工具

   這一點也是國內許多服裝箱包企業(yè)感到困惑的地方。國內許多企業(yè)一直在追求大型的設備、通用(多功能)的設備,結果是治理起來困難,使用效率不高,或者造成半成品大量堆積。小型的設備移動起來方便,有利于根據市場的變化進行調整布局。我們曾經指導過的一家企業(yè),使用價值30萬元的一臺全自動大型、高速的自動開袋設備,因為速度快,前工序組裝只能按大批量提供,后工序也只能按大批量接收,導致中間半成品庫存達1200件,并且生產周期要三天以上。我們建議購使用開袋模板,并在實施一個流生產時布置到生產線中,使得中間半成品沒有存貨,生產周期只有5分在,大幅度縮短了交貨期。

6型布置

   如果將生產設備一字擺開,工人從第一臺設備到最后一臺設備就需要走動很遠的距離,從而造成嚴重的人力浪費。因此,單件流生產要求將生產設備按照字型來排列,從入口到出口形成一個完整的型,這樣就可以大量的減少由于不同工序之間的傳遞而造成的走動,減少時間和搬運的浪費,增加生產效率。

7)作業(yè)標準化

   作業(yè)的標準化就是要求每一個崗位、每一道工序都有一份作業(yè)指導書,然后檢查員工是否按照作業(yè)指導 書的要求工作,這樣就能強制員工嚴格按照既定的生產節(jié)拍進行生產。如果作業(yè)沒有標準化,那么生產一個 產品的時間就得不到控制,無法控制生產節(jié)拍,更無法保證形成單件流。

   精益生產主要研究時間和效率 , 注重提升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50 多年來精益生產的成功案例已證實:精益生產讓生產時間減少 90%,精益生產讓庫存減少 90%,精益生產使生產效率提高 60%,精益生產使市場缺陷減少 50%,精益生產讓廢品率降低 50%, 精益生產讓安全指數提升 50%。所以,我們要想縮短生產周期,提升快速反應能力,首先要解決時間問題,而能解決時間問題的,首要是改變生產模式,推動精益生產,革新生產管理,才能讓我們的生產供應鏈,更具競爭力!




??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www.3969a.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