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說教育之七——手指非月
平等思維唐曾磊
文章來源:【中國平等思維教育網(wǎng)】
禪宗六祖慧能本是樵夫,不識字,自黃梅五祖弘忍大師處得道開悟,來到韶州曹侯村,人們都不知道他的名聲。當時有儒士劉志略,大加禮遇。劉志略有姑姑是尼姑,法名叫無盡藏,經(jīng)常讀誦《大涅槃經(jīng)》。慧能稍聽,就悟到經(jīng)中妙義,為無盡藏解說。尼姑于是執(zhí)經(jīng)卷問字。慧能說:字我不識,義你請問。尼姑問:字都不識,怎能解義?慧能說:諸佛妙理,非關文字。尼姑聽了,非常驚異,就遍告當?shù)赜凶R之士:慧能是有道之士,大家應該禮拜供養(yǎng)。當?shù)卮髴粑何浜钚O曹叔良及居民,競相前來瞻禮。
佛在《圓覺經(jīng)》中說:“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
佛說一切法,為了度化一切眾生。修多羅教,通指佛說的一切經(jīng),比喻為標向月亮的手指,佛教中用“手指”比喻語言文字,比喻佛所講的一切經(jīng)典,用“月”比喻佛法真諦,比喻讓人開悟智慧、獲得幸福自在的真理。見月須循指端,悟心須假佛教。因指見月,見月亡指。佛教《楞嚴經(jīng)》卷2中有:“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復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標指為明月故?!?意思是,有人用手指指示月亮,人們應該去看月亮,而不是手指。如果把手指當成了月亮,不只是沒有找到月亮,而且丟失了手指,因為他把手指當成了月亮。
月亮是真理和智慧,佛所講的教法,都是用來幫助眾生悟到真理和智慧之月的手指,人們可以順著手指的指向看到月亮,但手指肯定不是月亮。不要執(zhí)著于手指就是月亮,那就本末倒置了。
這里,佛陀在強調,人們要開悟佛講的智慧,悟到佛講的真理,而不是執(zhí)著于佛所講的教法本身。這也就是慧能所講的諸佛妙理非關文字。
我們的教育在教給孩子什么?我們在教給孩子語文、數(shù)理化、外語等方面的知識,這樣做的目的就只是讓他們把這些知識記住,以應付考試嗎?當然不是。最終的目的是憑借這些知識的傳授,幫助孩子們悟到這些知識背后的道理。
從這個角度來討論,表面上我們要教給學生的似乎是一個兩個的知識點,但每個知識點,不過是現(xiàn)象,我們要通過對這個知識點即現(xiàn)象的把握來理解悟到這個知識點背后的道理即本質。所以說,這里的知識點就是手指,而知識點背后的道理才是真正的月亮。
如果我們只是在教題目,當然是糊涂的,是迷亂的,當然不能是孩子們有所領悟。
那么應該怎么教授孩子呢?
就是要教孩子通過手指看到月亮,也就是透過現(xiàn)象悟到本質。
很多教師反映,一說到現(xiàn)象本質,似乎就到哲學層面了,這時候說著好聽,但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現(xiàn)在我們就來解決一下這個問題。
比如,如何在應試教育環(huán)境下教孩子更多真正的人生道理?
從考試的角度來說,考試一定會考察孩子們最基本的知識:定義、定理、定律等。但出題人會直接把定義定理定律出來考察學生嗎?不會的。他們會變個花樣,變得讓孩子們看不出是用了這個定義定理定律。這就是考試了。
我們的教學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我們知道,每個出來的題目,一定是可解的。出題老師不過是將題目該給出的條件,不直接給出,用了另外的不容易看出的方式給孩子,讓孩子不能直接看出問題的來龍去脈。
對于某個確定的定義定理定律,前提是確定的,結論也是確定的,具備了前提條件,結論就一定可以得出來。出題人要做的只能是把該直接給出的前提條件不直接給出,用了別的條件或形式給出來,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給出來的別的條件或形式,一定可以把需要的前提條件解出來。
那么,一個題目的條件,可以有幾種別的形式或條件給出?每一個條件的變化怎么窮盡?
一個題目一條心。每個題目背后都有一個出題老師的心思在。他想把哪個條件改變?他想在哪里設陷阱?要知道,只要他設了陷阱,就一定有設陷阱的痕跡,因為不論他設了什么樣的陷阱,他還必須保證這條路可以通過,所以,他設陷阱的同時,一定會留下出路。留下的痕跡和出路,就是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當孩子們每看到一個題目,就能夠看到這個出題人的心的時候,孩子們的學習就不再枯燥了,學習就變成很好玩的智力游戲——做一個題目,是在跟出題老師捉迷藏,是在跟出題老師斗智斗勇,是在跟出題老師進行思想交流。
當大家悟到這里的時候,教學就變得容易了。這時候,我們往往會看到這樣的景象:一節(jié)課教師幾乎不用講什么,往往只需十分鐘左右就可以輕松講完。而學生們總是在積極愉快地忙著做題。
我們的數(shù)學十步法,就是根據(jù)這樣的思想整理出來的。
在我們的學會精品班,我們就是在用這樣的思想,幫助孩子們通過做一個一個的題目,來逐漸悟到:一個題目不過是標月之指,要通過手指看到月亮,掌握題目背后隱藏的道理。當你看到月亮了,就知道,手指畢竟不是月亮,你可以拿著任何東西來指示月亮,但那些東西都不是月亮。所以,我們教會孩子一個題目,孩子掌握了以后,就會發(fā)現(xiàn)一章的題目,甚至幾章的題目,他都會做了。但這還不是我們要教給孩子們的。我們要教給孩子們的,是讓他們看到,我們在精品班里讓他品嘗到的這種學習,學習的這套題目,不過也是標月之指,真正的月亮是:他回去以后,任何題目,都可以循著手指找到月亮,都可以透過現(xiàn)象看到本質,再以本質來無限地闡發(fā)現(xiàn)象,任何一個闡發(fā)都是一個難題,但任何闡發(fā)都不過是簡單的一顆心。
再推而廣之,我們教孩子學習數(shù)理化英語,也不過是標月之指,真正的月亮是:幫孩子們悟到,人世間所有的問題,不過是透過現(xiàn)象看到本質。一個人的一句話、做的一件事情,必有其背后的原因,當你看到的不是語言不是事情,而是人心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一切的事情,居然都是這么直白,這么簡單,你會在舉手投足間輕松解決它。
如此而已。
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
您悟到了嗎?
文章來源:【中國平等思維教育網(wǎng)】
【平等思維溝通心法課程】
【“學會”小班課程介紹】
【認真能力訓練營之八天夏令營】
【唐老師在線平等思維免費公益課堂——(點擊)】
基地咨詢QQ號碼1:754072823
基地咨詢QQ號碼2: 981717536
基地咨詢QQ號碼3:1412256176
基地咨詢QQ3群:102413751
教育咨詢電話:010—82641582;82641477
相關文章:
禪說教育(之一)——百般說教不如幫人悟到
禪說教育(之二)——名師出高徒
禪說教育(之三)——磨瓦豈能成鏡
禪說教育(之四)——溝通是心與心的碰撞
禪說教育(之五)——過而改之,善莫大焉
禪說教育(之六)——智者畏因,愚者畏果
國王的水池有幾桶水?—智慧國王故事之一
國王的桌子幾個角?—智慧國王故事之二
“盲人摸象”新解
以愛殺人——思想偏見
反思:“以愛殺人——思想偏見”中的思想偏見
教授的困惑——教授與狗的故事分析
小心!別讓你的眼睛欺騙你!
辯才無礙——智慧的自然利用
平等思維:平等是分析清楚問題的前提
一個關系到所有人終生幸福的問題
看透他(她)的心——唐曾磊平等思維對話錄
每次做到能力的頂峰——提高的秘訣
越是聰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如何快樂地走向成功——化目標為結果
無中生有—智慧的最佳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