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主張,在談判中,要盡量和有決定權的人談判。為什么呢?因為在他們的眼中,每一個組織都有等級制度,平穩(wěn)地和每一個等級人員交涉談判,一級一級地,直到滿意為止,這是低效率和浪費時間的行為。高階層的人掌握更核心的決策權,談判的級別越高,越能滿足自己的要求。因此,如果他們考慮要和某一個人打交道,首先會弄清楚:他是什么職位?他能做哪種程度的決策?談判開始時,精明的猶太人會很禮貌地向對方詢問:“您能幫助我解決這個問題嗎?”或者說:“您能夠決定達成我們的共識嗎?”如果回答是否定的或者是猶豫的,猶太人就會找借口來終止談判,然后再找更高層的人物進行商談。
2、合作只是獲利的戰(zhàn)術
合作,在那些妄自尊大的人眼里,它或許是件軟弱或可恥的事情,但在猶太人看來,合作永遠是聰明的選擇,前提是——只要對我有利。
洛克菲勒將他的成就歸功于三大力量的支持:
第一支力量來自于按規(guī)則行事,它能讓企業(yè)得以永續(xù)經營;
第二支力量來自于殘酷無情的競爭,它會讓每次的競爭更趨于完美;
第三支力量則來自于合作,它可以讓自己在合作中取得利益,撈到好處。
而他之所以能跑在競爭者的前面,就在于擅長走捷徑——與人合作。因為從踏上社會那一天起,他就知道,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只要存在競爭,誰都不可能孤軍奮戰(zhàn),除非他想自尋死路。聰明的人會與他人包括競爭對手形成合作關系,假借他人之力使自己存在下去,或強大起來。如果洛克菲勒不與摩根先生牽手,雙方就很可能會拼個兩敗俱傷,而對手卡內基先生則會從中漁利,讓卡內基在鋼鐵行業(yè)始終一枝獨秀的態(tài)勢延續(xù)下去。但現在,卡內基先生一定會捶胸頓足了,想想看,誰會在對手蠶食自己領地的時候,還能保持泰然自若的態(tài)度呢?除非他是躺在墳墓里的死人。正是因為合作的力量,洛克菲勒才戰(zhàn)勝了他的猶太同胞鋼鐵大王卡內基?!?
合作可以壓制對手或讓對手出局,達到讓自己向目標闊步邁進的目的,換句話說,合作并不見得是追求勝利。遺憾的是,只有為數不多的人才了解其中的奧妙。但是,合作并不等同于友誼、愛情和婚姻,合作的目的不是去撈取情感,而是要撈到利益和好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既是洛克菲勒的行為準則,又是他對合作所報有的明智態(tài)度。所以,洛克菲勒從不以自己的財勢欺凌弱勢的對手,很多時候他情愿與對手促膝談心,也不愿意擺出盛氣凌人的姿態(tài)去壓服他們,否則,會毀了他們之間的合作,讓目標停止在中途?! ?
有些人說:認為合作就是做好人。不!合作不是做好人的問題,而是好處和利益的問題。沒有任何結盟是永遠持久的,合作只是一種獲利戰(zhàn)術。當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的時候,戰(zhàn)術將隨之改變,否則,你就輸了?,F實很嚴厲,你必須更嚴厲,但最好是當個好人。
要想在殘酷競爭中獲勝,較為關鍵的是你要保持警覺,當你不斷地看到對手想削弱你的時候,那就是競爭的開始。這時你需要知道自己擁有什么,也需要知道友善、溫情可能會害了你,而后就是調動自己所有資源的技巧,去贏得勝利。因為競爭對手畢竟是對手,稍有不慎便會引狼入室。雙方都想以最小的代價從對手那里獲取最大的好處,有的合作伙伴他們所取得的成就都是建立在傷害合作方利益基礎上的。比如搶了對方的客戶,盜取了對方的核心技術,等等。此外,競爭對手之間合作的成功率是非常低的,一般而言,三個戰(zhàn)略聯盟中就有兩個會最終失敗。
要想在競爭中獲勝,勇氣只是贏得勝利的一方面,還必須要有實力。因為拐杖不能取代強健有力的雙腳,要靠自己的雙腳站起來,如果你的腳不夠強壯,不能支持你,這時你就應該努力去磨練、強化和發(fā)展雙腳,讓它們發(fā)揮出力量。
2012年2月19日 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