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管理者對優(yōu)秀的員工總是有更多的好感,因為優(yōu)秀者總是能給團隊帶來更多的收益和更多的提升空間。我曾經就如何對待優(yōu)秀員工對我的學員們做過一次調查,結果顯示,管理者們往往因為這些員工的優(yōu)秀而對他們產生過多的期待。由此造成的結果是,團隊中越是優(yōu)秀的成員,往往越難以得到尊重感的滿足。當我告訴管理者們這樣的結果時,他們往往選擇質疑的態(tài)度。某公司的副總就曾經不以為然地說:“優(yōu)秀的員工在團隊中總是受到其他人的羨慕,他們無論待遇還是名譽都比其他人更高,為什么還感受不到尊重?”對于這樣具有代表性的疑問,我并沒有正面做出解答,而是請學員們回憶,當不同員工犯下同樣錯誤時的不同態(tài)度。中層管理培訓
重點回憶的內容包括以下兩種情況:
● 能力差的員工,因為能力不夠而導致犯錯。
● 能力強的員工,因為各種原因(客觀環(huán)境、內部協調溝通或者主觀疏忽)而導致犯錯。
回憶內容很快出來了,整個課程班中百分之八十的管理人都列舉了自己經歷的事例,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這樣一件事情:T 公司的總經理楊先生一直對自己的助理相當放心,這位年輕的助理小芮性格沉穩(wěn)而干練,經常能從錯綜復雜的工作情況中總結出線索來。因此,楊先生將他從行政部里提升上來,不僅用升職和加薪來獎勵其工作業(yè)績,并經常當著客戶和同事的面贊許他。楊總有這樣一個習慣,就是每三天要及時了解一下本地所有行業(yè)的市場動態(tài),以便掌握第一手信息,并將這些信息作為工作的參考。小芮成為助理以后,很快負責這份工作,他每天中午會定時上網,搜集本地的各類經濟信息并重新歸類整理,然后全面地通過郵件轉發(fā)給楊總。至于不同的信息內容是否重要,這完全由楊總來判斷,小芮做的只是盡量全面地搜集這些信息而已。上下級的配合始終比較默契,直到小芮有一次錯過了一項關鍵的政府發(fā)布的經濟數值,沒有及時上報給楊總,造成了楊總和客戶談判時相當的被動。應該說,楊總自己在這件事情中也有相當的責任,他并沒有及早發(fā)現數值的遺漏,直到客戶提出時才發(fā)現小芮的錯誤。但更遺憾的是,因為對小芮相當失望,楊總回來后當著好幾位部門經理的面嚴厲地將他批評了一頓,態(tài)度反差之大,讓幾位手下都瞠目結舌,而小芮也滿臉通紅。領導力培訓事情過去后,楊總覺得多少有點過意不去,又單獨將小芮叫到辦公室勸慰一番。不料,兩周后,小芮就提交了辭呈,他跳槽到了一直在試圖挖他的競爭對手公司那里。楊總這件事情相當典型地反映了不少管理者的錯誤習慣,在對待員工的問題上,他們往往形成了兩套標準:一套用來看普通員工,一套用來看優(yōu)秀員工。對于普通員工,管理者的態(tài)度往往是,并沒有給予太多期望,也不給以太多評價,同樣,也不給予太多壓力,只要這樣的員工表現“正常”,管理者內心就可以接受和滿足。而對于后者,管理者的態(tài)度經常過于積極,不僅對他們有相當高的期待,設定相當高的目標,還經常通過獎勵、表揚等方式給出很高的評價,結果,管理者往往難以容忍這些優(yōu)秀員工犯下任何錯誤。在管理者眼中,優(yōu)秀員工的犯錯無疑讓自己更加失望,對團隊業(yè)績所帶來的損失更大。然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優(yōu)秀員工犯錯并沒有什么奇怪,因為職場上很難有所謂的超級員工和不敗將軍,這樣的員工形象絕大部分只會出現在影視作品、文學作品和管理者的想象中。真正優(yōu)秀的員工并不是不會犯錯,而是他們善于從錯誤中很快擺脫出來,調整狀態(tài),并積極吸取錯誤中的教訓,從而彌補自我不足。用這樣的觀點來看優(yōu)秀員工,管理者就不會陷入到缺乏足夠度量的管理狀態(tài)導致越是優(yōu)秀的員工結果反而越無法獲得尊重感的滿足。不少優(yōu)秀員工因為平時很少被管理者批評,如果在犯錯時接受了管理者缺乏容忍度而爆發(fā)的嚴厲批評,往往難以承受,結果,工作狀態(tài)一落千丈,導致產生和小芮同樣的情況,甚至因此選擇離開團隊。其實,管理者如果能夠學會看到優(yōu)秀員工的不足,預期他們的犯錯可能性,就不會出現“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局面。職業(yè)化培訓對優(yōu)秀員工,一方面應該予以鼓勵和信任,另一方面,當他們出現錯誤時,管理者也應該能夠擁有必要的包容之心。首先,在面對他們的錯誤時,管理者不應該表現出急躁、憤怒的錯誤情緒,這種情緒的表現,很容易讓員工感到管理者對自己已經不再信任,甚至缺乏尊重。其次,當優(yōu)秀員工出現錯誤時,管理者過于嚴厲的批評會讓他們內心相當不平衡,覺得自己獲取的包容和理解甚至不如普通員工。只有采取信任他們的態(tài)度,客觀冷靜地指出他們的錯誤,理性地幫助員工分析損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優(yōu)秀員工才能真正學會順利地避免錯誤,同時感受到管理者給予的尊重?!叭莶胖俊笔潜匾?,學會包容員工的管理者,才能讓員工工作的自尊感有更多增加,而他們從工作中得到的幸福指數也會相應提高。
更多精彩請關注殷祥老師個人網https://www.yxglpx.com/kcyy.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