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其實真正的“分”是很難的,而且“合”得還很復雜。就如同“正與邪”,始終在一環(huán)境下同在。或許人類的進步,就是兩種相極相克的事物博弈而激進。
說起來似乎輕松,初涉社會時對此現實還是感到莫名的恐懼,因為對很多事情都“看不清楚”,沒有把握。而今現在已經是能夠從容對待了,并且以自己的定位和風格去堅忍的解決。
不可否認“忽悠們”,作為一種生存的定位,在商場或職場中都有著自己的市場,且活的自以為是游刃有余。可是這并不能引起筆者羨慕,令吾折腰。盡管“傻瓜”聽起來有些不潤耳,但是如果非要在兩者之間有所選擇,我會毅然選擇做個“傻瓜”。并且努力地做個成功的“傻瓜”。
“傻瓜”反應慢,“傻瓜”不變通,“傻瓜”不圓滑,“傻瓜”沒有協(xié)調性,“傻瓜”不重人際,“傻瓜們”可憐——那是自詡聰明的“忽悠們”的一廂情愿。
筆者愿當“傻瓜”理由有三:
一、任何事情的真相,可以暫時忽悠過去,但是事實終究存在,而且一定時間內終究凸顯“原貌”。最終“忽悠”無效。
二、每個讓都有自由選擇自己的生存方式,而筆者則選擇有良心地生存。對得起世界對得起他人,更對得起自己——良心。有良心則安心。
三、人生的時間有限,分為一天一天地在消耗;而人身的精力有限,思想、思緒和習慣都容易被“占線”。兩個限制內,多做些實事,再力求有價值的事,是我們來一回的意義。
其實“傻瓜”可以很成功,“傻瓜”是世界上最快樂的。
“傻瓜”雖然過程很慢,但可以走的更遠,那是聰明的“忽悠們”一生都無法企及和達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