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弘,周弘講師,周弘聯(lián)系方式,周弘培訓師-【中華講師網(wǎng)】
周弘 2019年度中國200強講師
賞識教育首倡者
56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周弘:賞識導致成功,抱怨導致失?。?/div>
2016-01-20 120699
著名成功學家拿破侖.希爾從曾經(jīng)被認定是一個壞孩子。母牛走失了,樹莫名其妙被砍倒了,每個人都認定是他做的。甚至父親和哥哥都認為他很壞。人們都認為母親死了,沒有人管教是拿破侖.希爾變壞的主要原因.既然大家都這么認為,他也就無所謂了. 有一天,父親說再婚.大家都擔心新媽媽不知道是什么樣的.希爾也打定注意,根本不把新媽媽放在眼里.陌生的女人終于走進家門,她走到每個房間,愉快地向每個人打招呼.當走到希爾面前時,希爾像槍桿一樣站得筆直,雙手交叉在胸前,冷漠地瞪著她,一絲歡迎的意思也沒有. “這就是拿破侖”,父親介紹說,“全家最壞的孩子。” 令希爾永生難忘的是繼母當時所說的話。她把手放在希爾肩上,看著他,眼里閃爍著光芒。“最壞的孩子”?她說,“一點也不,他是全家最聰明的孩子,我們要把他的本性誘導出來?!? 繼母造就了拿破侖.希爾,她相信他是個好孩子。對一個人有這種信心,他就會成功。 這點個故事應證了周弘在賞識教育法中提出的一個觀點:賞識導致成功,抱怨導致失敗。不是好孩子需要賞識,而是賞識使他們變得越來越好;不是壞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是他們變得越來越壞。 心理學家的千百次實驗與觀察發(fā)現(xiàn);未成年的小孩子對自己的看法完全取決于周圍人的評價,特別是父母的評價,哪怕是一句話,或者是一個眼神,都會對孩子產(chǎn)生終生的影響。小孩子在無意識中按照爸爸的評價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達到父母贊揚或者抱怨中屢次提到的“期望”。 為了說明這一道理,周弘舉了一個在奶奶和婆婆家判若兩人的孩子的例子。 一個孩子在婆婆和奶奶家判若兩人。 每次在婆婆家,婆婆都對他贊不絕口:“這么好的小孩子真實難得,小小年紀就懂禮貌,還知道吃東西的時候要分一份給婆婆!” 可到了奶奶家卻是另一番景象了。 一進門奶奶就開始數(shù)落:“像你這么調(diào)皮的孩子真是天下難找,要多搗蛋有多搗蛋,還整天搞惡作劇。” 再看看孩子,帽子歪戴著,鼻剃也不擦,一副毫不在乎的樣子什么原因? 婆婆總夸他,于是,越夸越好,在婆婆家,他就是好孩子;奶奶老是訓斥他,越罵越糟,在奶奶家,他就是壞孩子。 原因和奧秘在哪里呢? 周弘書:“小孩子學說話,不論說得多模糊,父母都以熱烈的贊揚,結(jié)果呢,絕大多數(shù)孩子都學會了世界上最難的口語。而現(xiàn)在,我們?yōu)槭裁床挥觅p識的目光凝視自己的孩子,卻要抱怨呢?”抱怨教育不承認孩子間的差異,肯定孩子的長處和點滴進步,結(jié)果使差異擴大;賞識教育承認差異,肯定孩子的長處和點滴進步,結(jié)果使差異縮小、消失。 “你想讓孩子聰明嗎?那么找出孩子聰明的‘星星之火’,吹風鼓氣,它就會成燎原之勢。你嫌孩子寫字慢嗎?那么他哪天有進步,你就小題大做,無限夸大地表揚他,一定會有驚人的結(jié)果!” 與周弘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們不是以孩子為鏡子,從孩子的一言一行中尋找自己的素質(zhì)與管教藝術的問題,而是一味抱怨這不好那也不行,對子女進行百害而無一益的摧殘,把一個個活潑可愛、朝氣蓬勃的孩子,變成了沒有志氣、沒有理想、自暴自棄、平平庸庸地度過一生的人。 賞識導致成功,抱怨導致失敗,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 20世紀初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路易.諾勒被人稱為“20世紀初國際間惟一權威公判人”。他之所以能夠取得巨大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母親的鼓勵與期望。小諾勒早年喪父,母親對小諾勒給于厚愛,同時也寄予厚望。她對孩子總是情深意切,循循善誘,利用一切機會,用孩子可以理解的語言啟發(fā)他,教育他。 由于母親的教育與熏陶,諾勒自小就對社會不公正現(xiàn)象深惡痛絕。他考入大學法律系后,就決心做一個不畏強暴,不怕權勢,寧死也要維護法律尊嚴,為人民伸張正義的律師。 與此相反,有一位父親,大學畢業(yè),還從事教育工作。孩子都非常聰明、可愛、活潑。可嘆的是這位爸爸有個致命的弱點,怎么也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潛在的能力,稍不遂他意,孩子就要經(jīng)受打、訓。更要命的是沒完沒了的嘮叨:“天生不是成才的料?!苯Y(jié)果弄得孩子失去了信心,柔嫩的心靈抵不過世俗的“咒罵”,最終成了一個庸才。 而后,他更像個得勝的預言家,每日搖頭晃腦,口中仍是振振有詞:“說對了吧!我早就說過,你不行!”似乎,只要心安理得認為“早有預見”,一切責任就都歸于孩子了。 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這類父親之所以認為自己的孩子“不是那快料,”實際上是自己沒有識才成才,由于不懂,甚至不相信哀叫能育子成才,因此就用“不是那快料”的惡棒,把自己與子女都毀掉了。要知道,即使是荊山之玉,盡管很美,也需要識別、雕琢,否則也只是一塊石頭。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www.3969a.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