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讀書有用,就看你讀不讀就看你用不用,各位好,歡迎來到我們讀書有用節(jié)目。今天我們講的書呢 是一本關(guān)于禮儀的書,叫《禮儀金說》。為什么叫金說呢?因為是金正昆教你學禮儀,金正昆教授就坐在我身邊 他是中國人民大學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多年來一直致力于禮儀的普及工作,而且率先在國內(nèi)高校當中,開設(shè)禮儀的課程。歡迎觀眾短信參與,無論您是中國移動用戶,中國聯(lián)通用戶還是小靈通用戶,都可以發(fā)送短信讀書有用到95882933。同時呢您還可以撥打屏幕下方的號碼,加入我們的讀者俱樂部,不僅可以給本節(jié)目和本主持人留言,而且還可以免費下載有趣的彩鈴,鈴聲和圖片。剛才金教授我介紹你的時候,很緊張。不知道這個介紹合不合乎禮儀? 金教授:合乎禮儀。 主持人:合乎禮儀是吧,那就沒問題,再來一個禮節(jié)性的動作,碰杯,Cheers。我注意到您這本書,從個人的服侍、儀表、握手、介紹、名片的禮儀。一直講到交際法則,可以說是包羅了禮儀當中的各個領(lǐng)域,那么總體來說,這個書有什么特點,能不能給我們觀眾交流一下? 金教授:很高興向各位讀者來介紹我的新作。《禮儀金說》。 主持人:太禮儀了這個話。 金教授:我在1991年呢就寫了一本禮儀的著作,叫《涉外交際禮儀》迄今為止,從90年到現(xiàn)在2006年,15年過去了。我這種書,有關(guān)禮儀的著作,大概也寫了有十幾本,但是今天這本書呢,確實值得一說,我還很少來介紹自己的書,第一呢是因為這本書是出在陜西。 金教授:我這本書呢,自己還是很愿意來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因為什么呢?因為第一,它在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的,我從小生在陜西,出生在陜西。在陜西也待過有那么十來年呢。在哪里都出過書,在北京出過書,在外地也出過書,但是沒有在陜西出過書。所以在陜西師范大學出這本書,我也覺得很高興。 主持人:跟同鄉(xiāng)之間有關(guān)系。 金教授:對,陜西話叫鄉(xiāng)黨。鄉(xiāng)黨之情。第二個呢,我這本書叫《禮儀金說》。什么意思呢?我在后記中做了解釋。第一禮儀它肯定講的是禮儀。這個金說書名上是金銀的金,其實我更愿意說是今天的今。 主持人:在今天來講這個禮儀的問題。 金教授:對,在今天講的禮儀,因為我在中央電視臺,在山東電視臺,還有一些廣播電臺,我做的講座都叫 金正昆談現(xiàn)代禮儀。 主持人:兩個金都有了,姓的金也有了,今天的今也有了。 金教授:我為什么說這個意思呢,因為古調(diào)雖在,今人都不談。禮儀它是有出處的,古人講禮出于俗,而俗話為禮。禮也有一個與時俱進的問題,所以我為什么講今天的禮儀,講現(xiàn)代的禮儀,是為了為現(xiàn)代人所用。毛澤東同志曾經(jīng)教導過我們,我這代人對毛主席的話都非常的牢記不忘的。他說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學習的目的全在于應用,那么我講的禮儀現(xiàn)代禮儀,就是希望對現(xiàn)代人的人際交往有所幫助。因為禮儀在我的眼里,在我的闡述中,它是一種交往藝術(shù),是待人接物之道。言談話語,舉止行為,待人接物。 主持人:就是一舉手一投足,無處不顯現(xiàn)自己的禮儀? 金教授:對,它是一個交往藝術(shù)問題。說簡單點是內(nèi)強素質(zhì)外塑形象,是吧。首先是內(nèi)在的問題,提升個人的教養(yǎng),另外是有效的溝通。促進自己的人際關(guān)系。那么為什么叫說???因為我這本書實際上是談話體,那么從1994年開始,特別是新世紀以來,我多次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山東電視臺很多媒體。 主持人:到處這樣開講座。 金教授:很多媒體做過電視講座。特別是像在中國中央教育電視臺的講座,還有山東教育電視臺的講座,以及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的講座,都受到了很多觀眾和讀者的關(guān)注。我注意到談話體它有三個好處,第一,它容易使我們的觀點和規(guī)則平易近人,教科書我寫了很多。但是教科書相對來講,這是有套數(shù)的。 主持人:對,而且是居高臨下我要教你什么東西。 金教授:對對對,有些問題呢,四平八穩(wěn)面面俱到,不一定是每個問題那么更加的生動和形象的和我們的觀眾和讀者溝通。所以第一它是比較容易接近生活中的各色人等。第二,談話體它相對來講呢,可以有主有次。我們都學過哲學,凡事要抓主要矛盾。實際上禮ABC現(xiàn)代人應該沒有多大問題。但是有些東西似是而非。比方說座次是左高右高啊,說具體點,上下電梯誰先進誰后進呢,坐轎車你雙排坐轎車是左排后座還是后排右座是上座,這有時候它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從說這個角度就容易直接切入。 主持人:一一把這個問題陳述了。 金教授:對了,避免迂回前進,因為教材和專著都要有邏輯有結(jié)構(gòu)的,沒有把先導的問題談清楚,不能夠得到結(jié)論。我這可以直奔主題,還有一點我覺得談話節(jié)目很好一條,容易構(gòu)成互動,人際交往是講互動的,我這兒自得其樂,自說其話,下面沒人聽懂?;蛘邲]有人有感覺,沒有意思,談話體容易溝通,所以我這個《禮儀金說》說白了是談現(xiàn)代禮,談今天的禮,用談話體去談禮。 主持人:就是說從內(nèi)容上來說,是談今天的禮儀。從形式上來說,是用一個對話體的方式,這樣一個平易近人的方式。 金教授:對,雖然是也有一些不足。因為凡事皆有其長皆有其短。 主持人:就不能說的面面俱到了,教科書那樣。 金教授:不能說的面面俱到了。另外相對來講,規(guī)范的語言條理性的問題,以及理論的深度就相對不足了。 主持人:但是寧愿犧牲那些東西,你還是愿意用一種更有親和力的方式和大家交流? 金教授:對對對,我是這樣考慮的,說實話作為學者,很多人是不愿意把自己的東西通俗化了,覺得有失身份貶低檔次。我倒不這么看,我倒不這么看,我剛才講了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我們的知識我們的技能,要服務于社會報效于祖國,為現(xiàn)代生活服務。我覺得是比較重要的。所以我愿意以我這本書,拋磚引玉。 主持人:放下身價來? 金教授:也不是放下身價,能夠使自己的知識和研究成果,為現(xiàn)代人做一點點小小的拋磚引玉的奉獻,我也感覺到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 主持人:使用是一種更重要的學習。你從事禮儀推廣也有這么長時間了。而且從最初的外交禮儀,一直寫到各種公司的禮儀,服務禮儀,公務員的禮儀等等等等。我想你也經(jīng)歷了一個中國社會普遍的從對禮儀前一段時間不是特別重視的,越來越重視,越來越把它強化的這么一個過程,一直到我們現(xiàn)在要講禮儀奧運了。 金教授:對對對。 主持人:想過沒有,為什么現(xiàn)在的中國現(xiàn)在開始越來越重視禮儀這個東西了,其實本來都是古語有之的呀? 金教授:對對對,是這樣,你這個問題應該說是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呢,那就是一個哲理的問題了,經(jīng)濟基礎(chǔ)決定上層建筑。 主持人:就是你這書里面寫到滄禮石而知禮節(jié)的… 金教授:對對對,滄禮石而知禮儀,衣食足而知榮辱。那么實際上雖然我們講我們有五千年的文明,是禮儀之邦。但是古代那個禮儀,它相對有個特點。它是什么呢?它實際上是行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實際上《周禮》也好,《易禮》也好,《禮記》也好古人講的三禮,三部經(jīng)典著作?!吨芏Y》、《易禮》、《禮記》,實際上是官場的交際規(guī)則,講正衣冠齊顏色,修辭令,而老百姓來講,實際上他的禮儀主要家庭禮儀,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主持人:或者說一種習俗。 金教授:對,是習俗禮儀,像我現(xiàn)在講的交際禮儀,我主要側(cè)重于交際這個方面,就是人際交往。 主持人:不管你是老百姓還是當官的,出去都能用上這一套。 金教授:對對對。因為道理很簡單,中國正在走向世界,世界正在了解中國,中國在和平發(fā)展中,中國在和平崛起,中國經(jīng)濟在騰飛,這個事實大家有目共睹,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的交際圈就大了,農(nóng)民不一定在自己村子里,工人不一定就在自己工廠里。我這個學者也要為社會服務。要走向生活,所以我們交際圈大了,涉外人員也好,公司員工也好,還有國際交往,連老百姓都出國旅游。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他需要溝通。所以講第一點呢,我國社會現(xiàn)在普遍重視禮儀,應該說是我國社會主義物質(zhì)文明到了一定階段。 主持人:就是大家富裕了。有錢了? 金教授:對,內(nèi)強素質(zhì),外塑形象,它需要有經(jīng)濟基礎(chǔ),你這個吃不飽的問題解決不了,你去講衣食住行訪談頌,規(guī)范禮儀行為,恐怕有點夸夸其談,這是一點。第二一點呢,也是在我國社會主義物質(zhì)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發(fā)展過程中,人們的交際圈擴大。人們提升自己素質(zhì),提審自己品味的欲望提升了。比方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有一次接受記者采訪我曾經(jīng)跟他講,我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節(jié)目,有個金正昆教授談現(xiàn)代禮儀,相對播放時間稍微長一點。我那個系列加起來是20來講,在中央電視臺那個講座就更長一點,大概是20個小時左右的節(jié)目,我當時自認為講得還是比較有深度的。涉中對象我界定的就是政府的公務員,外事外貿(mào)人員,公司企業(yè)的中高層管理人員。沒想到我經(jīng)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就是你坐出租車去,出租司機告訴你,說你的節(jié)目我能看,只要時間能對上,我都在看,而且不是個案。不是說每個司機都看,但是我去坐10次出租車,總有那么一兩個司機說會認識我,說我看過你的節(jié)目。 那么我有時候去做一些現(xiàn)場講座,比如北京市的團市委,有大學生志愿者的義務講座,是公益性講座。還有大學的校園里我也去做一些跟學生互動的情況,義務講座,有的時候不僅大學生來了,父母來了,還把孩子帶來。有的時候帶來的孩子都很小,你可能想不到,就六七歲。 主持人:也得學禮? 金教授:對,說實話,現(xiàn)代社會對人的形象,人的溝通能力,人的交際能力有要求,大家意識到這個問題了,講禮學禮為什么呢?我喜歡講兩句話,第一句話,禮者養(yǎng)也。禮儀是一種修養(yǎng),學習禮儀提升我們交際能力,提升我們溝通能力,有助于使我們更好的與人合作。所以經(jīng)常有人來問我,說你講的這個禮儀,主要能達到一個什么目標?我說提升我們與人合作的能力,使我們成為受歡迎的人。 主持人:使人際關(guān)系更加和諧? 金教授:人極關(guān)系更加和諧。國家要建立和諧國家,企業(yè)要建立和諧企業(yè)我們?nèi)穗H關(guān)系為什么不把它和諧一點呢,和諧人際關(guān)系有助于自己可持續(xù)發(fā)展。所以它應該是兩個問題,一個是大的環(huán)境,大的環(huán)境好了,社會穩(wěn)定,經(jīng)濟發(fā)展,那么人際交際圈大了,所以大家不得不注意提升自己交際能力。還有一個是個人問題,經(jīng)濟發(fā)展了,大的環(huán)境好了,我們文化水平提高了,我們自己有閑了,我們自己注意到自己的品味和形象的重要性了,我們有提升了,所以孔子還講了一句話,孔子講不學禮無以立,立正的立。就是在現(xiàn)代社會中,好像孔子是2500年前的,所以我經(jīng)常喜歡講這句話,有禮走遍天下。 主持人:無禮寸步難行。 金教授:我講的禮是禮儀的禮。 主持人:好的,各位觀眾。歡迎短信參與我們的討論,參與我們和金正昆教授關(guān)于禮儀的這些討論。無論您是中國移動用戶,中國聯(lián)通用戶還是小靈通用戶,都可以編輯短信讀書有用發(fā)送到95882933,每一位給我們發(fā)送短信的觀眾朋友,都有機會獲得由我們節(jié)目組贈送的《禮儀金說》,由金教授親筆簽名的《禮儀金說》一本。所以趕緊跟我們發(fā)短信,接著我們講禮。有人說金教授你講得也很好,我呢也很想學這個禮儀,但是呢,也不知道從何入手,能不能給我們講一講,我想學禮儀的話應該從哪些基本方面入手,注意哪些基本的問題?這個很重要。 金教授:剛才講了一句話,不知道我們的電視觀眾還有主持人你注意到?jīng)]有,我講內(nèi)強素質(zhì),外塑形象。 主持人:就是最基本的還是靠內(nèi)在來解釋? 金教授:對,禮儀這兩個字我有解釋,“禮”它實際上是個道德規(guī)范。中共中央2001年9月20日頒布《公民道德建設(shè)實施綱要》,對公民現(xiàn)代道德基本規(guī)范,是有五句話二十個字的要求。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體友善、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其中第二個點,就講到明禮誠信?!懊鞔_”的“明”明白禮儀。它是道德要求,這個道德要求是什么呢?具體點孔子講禮者敬人,就是要我們在現(xiàn)代社會中,在處理人際關(guān)系的時候,要注意尊重人。 主持人:尊重別人。 金教授:尊重別人,而且還有一個尊重自己的問題,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說明我有教養(yǎng)。尊重自己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這是雙向的。 主持人:就說老話說,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金教授:當然我們有時候還得講點自尊,你這個人沒有自尊自愛,在現(xiàn)代社會中也難以立足,實際上這個禮講的是有教養(yǎng)。 主持人:就是跟別人搞好關(guān)系,并不是說要以犧牲自己的尊嚴為目的。 金教授:對,要有個不卑不亢的問題。我很喜歡講孔子講的一句話,孔子講仁者愛仁。他講仁義禮(智)信的仁,仁者愛仁。“仁”這個字,單立人二那個人字。兩個人。我查過許慎的說文解字,許慎講仁者人也,實際上是講什么?他說仁這個字的意思就是二人,就是兩個人就是那個字的寫法,是個象形字。什么意思?他說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人際關(guān)系之中。所以每個人,你都不能夠回避處理人際關(guān)系。在家里你不跟太太,不跟先生處理關(guān)系嗎?你不跟兄弟姐妹處理關(guān)系嗎?在單位里你不跟同事不跟領(lǐng)導處理關(guān)系嗎?在工作崗位上,你不跟你的客戶處理關(guān)系嗎?關(guān)系無處不在。怎么處理關(guān)系?就是要注意尊重別人尊重自己。所以禮它是個道德要求,那么儀是什么意思?儀就是表現(xiàn)形式。 主持人:外在的? 金教授:對,外在的。所以我講禮儀,我喜歡把兩者連在一起。內(nèi)強素質(zhì)懂得尊重人,才會外塑形象。你不要理解,當然我們這個表面上看,我們的禮儀很多地方講的是儀表修飾,服飾。 主持人:一些規(guī)范。 金教授:談話、電話、座次。還有諸如此類。但這些東西都是為什么,是以一定的規(guī)范的形式,體現(xiàn)對別人的尊重。所以學習禮儀呢,如果從正面來講,我覺得提升內(nèi)在的涵養(yǎng)是比較重要。我們這個是讀書節(jié)目,我相信 主持人:看我們這個節(jié)目的都是很有內(nèi)在涵養(yǎng)的? 金教授:都是含有良好個人素養(yǎng)的人,我很欣賞法國偉大文學家羅曼羅蘭說的一句話,他說要有光明Bright。只有太陽的光是不夠的,外在的光是不夠的,我們必須有心靈之光。要有陽光心態(tài),無獨有爾偶,偉大的俄羅斯文學家契訶夫也講,人類一切都應該是美的,美的儀表、美的服飾、美的語言,最后他強調(diào)美的心靈。你表面上你跟人家講,請坐請上座,上茶上好茶,歡迎,歡送。但是你如果不能做到表里如一,那就不太好了。 主持人:而且能看得出來很虛。 金教授:能看得出來,否則就是說很虛了。所以講“禮”的這個東西,我喜歡講兩句話。第一句話就是尊重為本這是禮,第二句話善于表達,這就是儀。當然你要是從應用這個層面來講,其實學習禮儀,講究禮儀。我認為更高的要求是有效的溝通。處理人際關(guān)系很重要,你怎么處理要溝通,您注意了嗎?我講的是有效的溝通。你請他吃飯得讓他高興啊,是吧?你夸他他得愛聽嘛,你不能夸他跟罵他似的,你把他讓到上座去了,你要明白各個國家各個層次,各個場合座次排列不一樣。你要不去有效溝通,你要不懂得那個“儀”呀,你這個禮就沒法表達。我就經(jīng)常遇到這種情況,人家好心好意的把你讓到下座去了。 主持人:特別想尊重你。 金教授:對,他特別想尊重你,他絕對是個好人。但是好心不得好報,是吧。你把我弄到下座去了,我雖然不會說你這人不是好人,但是你確實是露怯了。儀上頭有問題了,沒有禮就沒有儀,沒有儀就沒有禮,當然二者更重要的,應該是有效溝通。有效溝通就是什么呢?很簡單,就是善解人意換位思考,這是一個與人合作能力的問題。 主持人:那會不會把這個禮儀,慢慢的庸俗成一種關(guān)系學呢?大家想我怎么樣去討別人喜歡,跟人搞好關(guān)系。 金教授:對,你提的這個問題很重要,你提的這個問題很重要。我講禮儀呀,我喜歡給它下三個定義,最基本的定義禮儀是溝通技巧。再高端一點的定義,禮儀是行為規(guī)范。就是標準化做法。再往上面走就是交往藝術(shù)。那么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人際關(guān)系之中,我倒不認為談到關(guān)系這個詞,就庸俗就卑鄙就無聊。實際上我們不能否認,中國社會正在轉(zhuǎn)型,中國傳統(tǒng)是一個農(nóng)業(yè)社會,農(nóng)業(yè)社會一個很大的特點是自給自足的小生產(chǎn),我沒有鄙視農(nóng)民的意思,我爺爺就是農(nóng)民。我家浙江東陽的,爺爺就是造火腿出身,金華火腿出東陽,東陽火腿出(上江)。我爺爺是造火腿的。我沒有鄙視農(nóng)民的意思,我身上就流著農(nóng)民的血呢。但是農(nóng)業(yè)文化它自給自足的小生產(chǎn),它導致了人們有一個特點,交際圈狹窄。 主持人:而且大多數(shù)通過血緣關(guān)系慢慢的擴散。 金教授:自我中心,說白了很多人一談關(guān)系,就鄙視他蔑視他拒絕他,是因為他自己這個方面缺少經(jīng)驗,或者說自己這個方面不成功。 主持人:比較狹隘。 金教授:比較狹隘。講一句行話,一個成功的人士絕不會怨天尤人。為什么?因為怨天尤人者,是生活與工作中的失敗者。你會寫書,你肯定不罵寫書的人,你人際關(guān)系很好,你肯定不會鄙視人際關(guān)系。偉大思想家亞理士多德,古希臘的先哲他講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跟別人打交道,他說你不跟別人打交道,你不是一個神,你就是一只獸。言下之意你不是人,我們要搞人際關(guān)系。 主持人:就是是人就要搞人際關(guān)系。 金教授:不能回避呀,同樣我們革命導師馬克思也講過類似的話,導師說人是各種社會關(guān)系的總和,各種社會關(guān)系的總和,關(guān)系不能回避,當然我們講的禮儀是規(guī)范的行為,尊重能說是庸俗呢,有效溝通能說是不必要嗎,當然你把禮儀給他理解到極端狹隘就麻煩了。比如我講贈送禮品,我們這本書里有專門講禮品,那么禮品講定位呢,我曾經(jīng)講,如果這個禮品是送給個人得,我們強調(diào)什么,強調(diào)紀念性。你不要把它庸俗化了。你說實話。你送我的禮品是什么,除了向我表示敬意之外,表達善意之外,讓我記住你,紀念性。 主持人:睹物思人了??吹竭@本書想到金教授。 金教授:比如我送一本書,我簽一個名。哪天你看到這本書,看到我這個簽名就很親切。秀才人情紙一張。我就很喜歡拿我的書送給我的好朋友。特別送給我的老師,他是我的老師,我是他的學生,他看到我的作品,我很成功的話,他也會有幸福感與我分享,但是送給公司的禮品是什么?送給公司的禮品實際上是強調(diào)它的宣傳性,推廣企業(yè)的形象。提升自己產(chǎn)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它有目的,我們?nèi)穗H交往肯定是有目的。但是你一定要記住,我贈送禮品我不是要腐敗人家,不是要所謂的上去把人家搞定放倒,那不對那不對,是你自己出發(fā)點不對。這有個定位問題,講禮我講到有效溝通時候,喜歡講八個字,什么呢?擺正位置,端正態(tài)度。你一定要把位置給搞正,然后位置搞正了就有個態(tài)度問題,我們跟別人是個合作的關(guān)系,位置擺正了態(tài)度就擺正了,是這樣。 主持人:還是一個先把自己的內(nèi)在的事情搞定,然后再去搞定別人是吧。 金教授:對。 主持人:但是我也有個疑問如果你事事處處都想著講禮的話,這不是活得很累嗎?說話要想著怎么有禮貌,喝酒也想著怎么有禮貌,上車讓座位想著怎么樣有禮貌。不是活著太累了嗎。 金教授:那倒不是。我想你剛才問我這個問題,應該是我們很多讀者會感興趣的問題,剛才我已經(jīng)講了,禮著養(yǎng)也,禮它實際上是個養(yǎng)成教育,所謂習慣成自然。禮儀的素養(yǎng)不可能一蹴而就。禮儀的應用有一個社會環(huán)境互動問題,你個人很懂,別人不懂,或者交際沒有這個需要,它就不太可能使你有學習和應用禮儀的積極性,剛才已經(jīng)講了我們整個社會,我們大的外部環(huán)境形成這種共識。要講禮儀,有道德才能高尚,有教養(yǎng)才能文明。講禮儀才會溝通,它有這個環(huán)境,當然具體來講呢,禮儀它實際上是一種習慣。像國際禮儀這個詞很有意思,我們有些研究生來考試來面試,我就問他,我說國際禮儀這個詞怎么說? 有的孩子英文都八級,覺得自己應該很可以,但是往往在這個詞上卡殼。國際禮儀這個詞是個約定的說法,(英文),comity,什么意思?國際習慣。國際習慣。國際禮儀是國際習慣,什么意思?在國際交往中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你拿中國那套去跟外國人打交道。你拿美國人那一套去跟意大利人打交道,可能就不太容易溝通。它就必須有一個國際上約定俗成的習慣做法,所以國際禮儀著,國際習慣也,字面上看非常清楚。 主持人:禮儀就是習慣? 金教授:禮儀就是習慣。當然習慣是養(yǎng)成的。禮出于俗,俗化為禮呀。另外還有一點呢,實際上應用禮呀它不會讓我們感到很累,它只會使我們有效的溝通。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講禮儀有一個問題非常重要,就是看對象講規(guī)矩,為什么會有人覺得講禮儀很累也很難啊。他把禮儀不分對象的去用了。比如舉兩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兩個人現(xiàn)在這個談話節(jié)目,就得講個座次,你主持人坐哪里,我被訪談人坐哪里,這個有講究的。現(xiàn)在我們這個格式實際上是中國傳統(tǒng)坐法,叫左高。因為我坐在你的左側(cè),不過讀者在電視上看我是坐在右側(cè)的。 實際上我們倆彼此是,我在你左你在我右對吧。中國傳統(tǒng)是講左高的。你看中文那個字叫前后左右,說明前高于后,左大于右,你沒聽說過后前右左吧。但是坐請坐請上坐,你跟你老婆過招嗎?我不相信你今天中午回家晚上回家,見你老婆第一句話,坐,請坐請上坐,高度警惕,你做了對不起她的事了,那就犯規(guī)。講禮儀是看對象的。 主持人:熟不拘禮,家人之間可能就不需要太復雜了? 金教授:對對,所以這個禮儀實際上是對外交往。是正式交往,是官方交往,是在 主持人:家門外交往。 金教授:需要講的地方去講。但是家門內(nèi)有時候也要講,相敬如賓啊, 主持人:舉案齊眉。 金教授:孝順父母,善待家人,關(guān)心晚輩。這個也要講,但是大的道理我們講是看對象,有些東西跟老婆講的禮儀,不能跟其他女人講。跟父親講的禮儀,沒有必要去跟外邊的孩子,我對父親是尊長之禮,我見了晚輩把他當爺爺去供那也不合適。 主持人:好的,歡迎各位觀眾短信參與我們的節(jié)目,無論您是中國移動用戶,中國聯(lián)通用戶還是小靈通用戶,都可以編輯短信讀書有用發(fā)送到95882933,每一位給我們發(fā)送短信的觀眾朋友,都有機會獲得由我們節(jié)目組送出的《禮儀金說》一本,由金正坤教授親筆簽名的。同時呢,你還可以撥打屏幕下方的號碼,加入我們的讀者俱樂部,不僅可以給本節(jié)目和本主持留言,而且呢還可以免費下載很多有趣的鈴聲,圖片和彩鈴。接著我們講禮吧。我看到這個書的封底寫了很多古代講禮的話,不學禮無以立呀,管子的話滄禮石而知禮節(jié),還有外國人的話,一個人的成功15%靠專業(yè)知識,85%靠人際關(guān)系處事能力,這么多的古今中外的關(guān)于禮的名言,中國古代也被看作是一個禮儀之邦。但現(xiàn)在也有很多人認為現(xiàn)在禮風越壞,禮施而求助也,到外國去學習禮儀去了,現(xiàn)在的中國的禮儀和古代的禮儀,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金教授:是這樣的,我講禮儀,我剛才開始的時候講,我在講現(xiàn)代禮儀,我剛才講,我更愿意把《禮儀金說》這個金銀的“金”改成今天的“今”呢。實際上中國現(xiàn)代禮儀應該是在中國古代禮儀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有個傳承,不可能完全的隔離,比如我剛才講禮者敬人也,禮者養(yǎng)也。這都非常重要,孔子講仁者愛仁,人際交往,中國也好,外國也好,世界各國也好,都達到一層共識,禮就是敬人。當然具體表現(xiàn)的方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國家是不太一樣的。至于說我們國家當代社會,人們對禮儀的重視程度如何,我覺得應該是比古代要重視得多了。為什么呢?第一,它的應用范圍廣了。第二,它的使用者廣了。剛才講了古人是行不下庶人,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老百姓不要求你去講理的。而是現(xiàn)代社會,我剛才講一個老百姓,一個小孩子,一個出租車司機,他都有自己主動參與主動關(guān)心的欲望。 主持人:他的公民意識較強。 金教授:對,我前一段到沈陽去給沈陽晚報做一個現(xiàn)場活動。我是那兒的榮譽市民,參加(市院會?)的活動去了。有四五百人呢,都是自發(fā)來的。有老有少。這是我國社會主義物質(zhì)文明發(fā)展,國家地位提升,人民群眾衣食足而知榮辱,衣食足而知禮儀。應該說這個是我們社會進步的標志。我不認為比古代差哪兒去。 主持人:那為什么有人說現(xiàn)在禮風越壞了,誠信也不講了,什么什么也不講了? 金教授:剛才講明禮誠信,道德規(guī)范它有個逐漸發(fā)展過程,小平同志講改革中的問題,只能在改革中解決。我相信我們國家,和我們社會中的個別不文明不禮貌不禮儀的這個現(xiàn)象,隨著我們整個公民文化素質(zhì)的提高,將逐漸地有所改善。當然有一句話也得說,那也是我禮儀中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有陽光心態(tài)。做事但求無愧我心,做人未必盡如人意。這個世界不一定是百分之百完美的。我們個人包括金教授我,這本書你去查,什么掉一字啊,語言不夠典雅啊,舉例子比較庸俗啊,甚至個別東西可能你認為你不能茍同,都很正常。我喜歡講一句話 讓大家都喜歡你永遠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必須爭取讓多數(shù)人喜歡我們。是吧?我這本書不一定每個讀者都看,但是如果大家都不看,它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是吧?任何一個作家,上到魯迅下到我們寫字的人。王朔說的寫字的人。 主持人:碼字的,碼字師傅。 金教授:你不可能讓大家都說,你的作品廣受歡迎。我們爭取讓大家喜歡吧。所以你不能求全責備。 金教授:剛才講衣食足而知禮儀,我們國家物質(zhì)文明正在建設(shè)發(fā)展過程中,所以個別群眾因為交際經(jīng)驗,交際意識,甚至不熟悉禮儀的情況,時有發(fā)生這個很正常,歐美國家也一樣,它也是有一個發(fā)展的過程,至于你剛才講,為什么我們現(xiàn)在很多禮儀似乎好像是外來的東西,道理很簡單。中國正在走向世界,很多東西是有國際交通規(guī)則的。 主持人:變成國際習慣了。 金教授:有個國際習慣,中國是國際社會的一員,有的時候我們堅持自己傳統(tǒng)禮俗是很正常的。比如我們的歲事禮,過春節(jié)。過清明節(jié),過中秋節(jié),這個歲事禮儀,沒有這種歲事禮儀你民族特性就沒有了。 主持人:但是也有越來越多人過 情人節(jié),過圣誕節(jié)。 金教授:你有個國際交往,你還有個國際交往。你言談話語,舉止行為。包括我們現(xiàn)在穿西裝。你不打領(lǐng)帶,你就沒必要去講我西裝禮儀,你主持人應該有個文化人的獨特的氣質(zhì),與眾不同者存在于,我就不同,我教師是講規(guī)范的,規(guī)范就是標準,我就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因為它有國際交流。有國際社會的互相的溝通。所以我們不能以非常封閉的,閉關(guān)自守的眼光去看待國際交往,不能夠指望把你的個人做法,區(qū)域做法,甚至國家做法強加于國際,那么不可能,一方面我們要有個性,一方面我們要熟悉和掌握國際慣例,二者共舉有助于我們的人際溝通。 主持人:就說了半天也就是說禮儀是隨著時間的變化空間的變化,而不斷地變化發(fā)展? 金教授:與時俱進,與時俱進。 主持人:也與地俱進。 金教授:對,互相交流與時俱進。 主持人:那可能很多觀眾會有一個問題說,金教授你講了這么多年禮儀,你自己講禮嗎?你自己運用禮儀學習禮儀,有什么個人獨特的心得,給我們說一說。 金教授:我獨特的心得,我獨特的心得我喜歡講三句話的,第一句話呢,就是一個人在人際交往中,確實要懂得尊重別人,處理人際關(guān)系在我眼里,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別人尊重自己,剛才講了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你不尊重別人你沒有教養(yǎng)。另外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這個二者是一個邏輯關(guān)系。我覺得這是我要講的第一點心得吧。第二點我要講有效的溝通,聯(lián)想有個很好的詞叫溝通無極限,他的一句廣告語。但是我卻以為溝通其實在一般的狀態(tài)下,往往是有困難的。男人和女人不一樣,中國人和外國人不一樣,不同行業(yè)不同地位,游戲規(guī)則往往不同。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就必須注意有效的溝通,有效溝通在我眼里是三句話。第一句話擺正位置,游戲規(guī)則往往在那個特定的位置上才有效,環(huán)境嘛。第二是換位思考,你跟別人溝通,實際上是要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怎么換正確?交往以對方為中心。這就是我們說的要學會善解人意,比如我跟一個老先生在一塊打交道,我得體諒老先生舉止遲緩,老先生記憶力可能欠妥,我不能嘲笑人家,萬一我說句話他記不清楚了,萬一他見到我不知道我的名字,按說是不太合理的,我再說一遍。我不要吹毛求疵,為什么你連我名字都記不住啊,你為什么你不善待我呀?老年人我也會老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也是教養(yǎng)。最后我還想講一個心得,就是做人要有陽光心態(tài),我剛才講了,做事但求無愧我心,做人未必盡如人意。我這本書你找毛病很容易,主持人你說話被人家挑出來,發(fā)音不準確念白了字也很正常。我們力求完善,逐漸完善。但是不可能一步到位啊,歌星也好影星也好球星也好,張三喜歡李四就不喜歡,憑什么全國人民都喜歡,有人喝百事可樂,有人喝桂花酸梅湯,有人喝王老吉涼茶,有人喜歡喝雪碧,這個世界萬紫千紅啊。所以人要有寬容心態(tài),要善待別人。 主持人:寬容的心態(tài)是講究禮儀一個很重要的心態(tài)? 金教授:很重要,這是基礎(chǔ)。禮者養(yǎng)也。 主持人:我注意到金教授有個口頭禪,喜歡說對這個問題我喜歡講兩句話,我喜歡講三句話。其實我們今天節(jié)目說起來,就歸結(jié)為孔子的一句話,就是不學禮無以立就足夠了。 金教授:足夠了足夠了。 主持人:不學禮在當代社會。無以立足無以立身。是吧? 金教授:對。 主持人:好的,今天謝謝各位觀眾參與我們的節(jié)目,來,金教授。謝謝。謝謝。再禮儀一次。 金教授:我們的讀者不一定看我的書,但是重視禮我就于心足以。 主持人:謝謝,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