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選有執(zhí)行力的人?企業(yè)要想具有很好的執(zhí)行力,就需要找到有執(zhí)行力的人。如何找到有執(zhí)行力的人?筆者參考了許多書籍,研究了很多案例,結合工作中的體悟,得出結論:我們可以從以下九個方面來考察一個人的執(zhí)行力。
自動自發(fā);
注重細節(jié);
為人誠信,敢于負責;
善于分析判斷,應變力強;
樂于學習,追求新知,具有創(chuàng)意;
對工作投入;
有韌性;
有團隊精神,人際關系良好;
求勝的欲望強烈。
在這九點里面,最重要的三點是自動自發(fā),注重細節(jié)以及為人誠信。
1 自動自發(fā)
一個人除了會做還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工作意愿(動機),即要自動自發(fā)。所謂的自動自發(fā)不是一個口號一個動作,而是要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與責任心,在接受工作后應盡一切努力與想盡一切辦法把工作做好。初次聽來,這似乎只是一條普通的定義,但細細品讀后,到反而覺得它更像一種面對人生的態(tài)度?,F(xiàn)在的我們,生活在高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社會,每時每刻都會接受一些新的挑戰(zhàn)和挫折。其實,人的一生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總會經(jīng)歷一些小風小浪。在這些小風小浪面前,有人退卻了,就這么平庸一生,甚或開始怨天尤人;當然,也有人在同樣的環(huán)境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強人或名人。其實,這一切的一切,就在于那一念之差。而所謂的一念之差,其實就是一種態(tài)度。面對生活,面對工作,面對人生的態(tài)度。仔細想來,“自動自發(fā)”就是一種可以幫助你掃平一切挫折的積極健康的人生態(tài)度。
老板不在身邊卻更加賣力工作的人,將會獲得更多獎賞。如果只有在別人注意時才有好的表現(xiàn),那么你永遠無法達到成功的頂峰。最嚴格的表現(xiàn)標準應該是自己設定的,而不是別人要求的。如果你對自己的期望比老板對你的期許更高,那么你就無需擔心會不會失去工作。同樣,如果你能達到自己設定的最高標準,那么升遷晉級也將指日可待。
自動自發(fā)地做事,同時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承擔責任,那些成就大業(yè)之人和凡事得過且過的人之間的最根本的區(qū)別在于,成功者懂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沒有人能促使你成功,也沒有人能阻撓你達成自己的目標。
2 注重細節(jié)
應把做好工作當成義不容辭的責任,而非負擔,要認真對待、注重細節(jié),來不得半點馬虎及虛假;做工作的意義在于把事情做對,而不是做五成、六成的低工作標準,甚至到最后完全走形而面目全非,應以較高的、大家認同和滿意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密斯·凡·德羅是20世紀世界四位最偉大的建筑師之一,在被要求用一句最概括的話來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時,他只說了五個字“魔鬼在細節(jié)”。他反復強調(diào)的是,不管你的建筑設計方案如何恢弘大氣,如果對細節(jié)的把握不到位,就不能稱之為一件好作品。細節(jié)的準確、生動可以成就一件偉大的作品,細節(jié)的疏忽會毀壞一個宏偉的規(guī)劃。
看不到細節(jié),或者不把細節(jié)當回事的人,對工作缺乏認真的態(tài)度,對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這種人無法把工作當作一種樂趣,而只是當作一種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熱情。他們只能永遠做別人分配給他們做的工作,甚至即便這樣也不能把事情做好。而考慮到細節(jié)、注重細節(jié)的人,不僅認真對待工作,將小事做細,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細節(jié)中找到機會,從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案例
無限的愛(組織)日用品和化妝品連鎖超市DM在德國遍地皆是。30年前,格茨·維爾納白手起家創(chuàng)建了DM連鎖店。他有自己的一套注重細節(jié)的經(jīng)營理念,有的地方還會為注重細節(jié)做出一些特別“古怪”的行為。
當維爾納走進一家DM分店時,他要求分店經(jīng)理拿掃帚來。這家分店的經(jīng)理把掃帚遞給維爾納,非常疑惑地說:“維爾納先生,我不明白您要它做什么?”維爾納指著地下的燈光說:“您看,燈光的亮點聚在地上,什么用處也沒有。”于是,維爾納用掃帚柄撥了一下上面的燈,讓燈光照在貨架上。
這樣的小事也要由大老板過問,并且親自動手,豈不把他累死?可就是這樣一個大老板現(xiàn)已擁有1370家連鎖店、兩萬名員工,2002年的銷售額高達26億歐元。維爾納也是同行業(yè)中最富有的,2003年年初時他的個人財產(chǎn)達到9.5億歐元。
維爾納解釋他注重細節(jié)的用意時說:“這樣做給人留下的印象遠比下達批示深刻得多。當然,我不可能每天到所有的分店跑一圈,每一個細節(jié)都不放過,但是,‘商業(yè)教皇’布魯諾·蒂茨說得對:‘一個企業(yè)家要有明確的經(jīng)營理念和對細節(jié)無限的愛’?!豹?
點評:作為一個公司領導,不需要、也不可能事必親躬,但一定要明察秋毫,能夠在注重細節(jié)當中比他人觀察得更細致、周密,做到能夠細致,像維爾納那樣,在某一細節(jié)的操作上做出榜樣,使員工有效法的標本,并形成一種威懾力,使每個員工都不敢馬虎,無法搪塞。只有這樣,企業(yè)的工作才能真正做細。
3 誠信,敢于負責
誠信是立身處世的準則, 是人格的體現(xiàn),是衡量個人品行優(yōu)劣的道德標準之一。正如孔子所說“言必信,行必果”,即“人無信不立”。只有誠信,一個人才會去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許諾而積極肯干;一個真正注重誠信的人或組織,在履約不能的時候,必定會慷慨的對由于自己失信的行為負責,及時的采取必要的措施彌補自己的失信造成受諾主體的損失。
4 善于分析判斷,應變力強
在信息社會和納米時代,分析判斷、快速應變能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遠的不說,在證券市場,鼠標早擊和遲擊十分之一秒,是否成交或成交價格就有很大區(qū)別。照相機為什么設計了千分之一秒和萬分之一秒快門,原因就是萬一之差,本質(zhì)上就已經(jīng)截然不同。
機會是為有準備者提供的,快速應變能力往往并不表現(xiàn)為一時的靈感,更多的是找已久的時機在瞬間出現(xiàn)。對于客觀環(huán)境和市場形勢可能出現(xiàn)的變化,我們必須提前作出預測,并備有應付各種變化的預案(不管成文還是不成文的)。很多人都懂得去做這方面的準備工作,為事業(yè)的發(fā)展設計了很多種“可能”,但由于個人和所處環(huán)境的局限性,“不可能”的因素便被忽略了,但當所有的“可能”都變?yōu)椤安豢赡堋睍r,原來認為的“不可能”就是惟一的“可能”,千慮一失的情況就是這樣發(fā)生的??梢哉f,善于分析、快速應變能力是在競爭日益積累、變化日益迅速的今天有效執(zhí)行的必要條件。
案例
《三國演義》第71回,描寫了趙云臨敵應變以“空營計”嚇退曹兵的故事。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魏國大將夏侯淵在定軍山被黃忠斬殺,曹操得知后親率大軍20萬殺奔漢中,要為夏侯淵報仇。黃忠自告奮勇深入敵后去奪取曹軍糧草。諸葛亮放心不下,令趙云也領一支人馬同去。黃忠在北山腳下被圍,苦戰(zhàn)多時。不得脫身,趙云見黃忠去后許久不歸,急忙披掛上馬,前去接應,曾先后兩次殺入重圍,救出黃忠及其部將張著。曹操在高處看到趙云東沖西突,所向無敵,憤然大怒,自領左右將士追趕。眼看大軍追到蜀營軍門以外,守營將領張翼看到敵我懸殊,情勢危急,慌忙要關閉營門,趙云喝止,一面將弓弩手埋伏到寨外,一面令大開營門,偃旗息鼓,自己單槍匹馬立于營外,魏將張郃、徐晃先到,看到這番情景,疑心設有伏兵,不敢向前,曹操到后,卻催督眾軍,大喊一聲,殺奔營前,這時,趙云大智大勇,依然紋絲不動,魏兵以為確有伏兵,轉身就往后逃。趙云乘機把槍一招,蜀軍鼓聲震天,殺聲動地,強弩硬弓一齊射出,魏兵心慌意亂,只顧逃命,互相踐踏,死傷累累。擁到漢水邊時,又互相爭渡,落水淹死者無數(shù),大批輜重器械丟棄,蜀軍無一傷亡,取得了出乎意料的勝利,劉備得知后,親到現(xiàn)場了解作戰(zhàn)經(jīng)過,非常贊揚地對諸葛亮說:“子龍(即趙云)一身都是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