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營銷的根,永遠在產品。
開口便談技巧的,都沒入門。
但是產品不僅僅是物理性的呈現,
更重要的是聲圖文影的四維重構。
至于營銷策略,
不過是對消費心理的反應罷了!
2、消費心理的洞察,是營銷的首要任務,產品開發(fā)則移步至第二位。
庫存的根本,就是開發(fā)了顧客不需要的產品。
產品開發(fā),就是消費心理洞察與購買理由開發(fā)。
3、感知,決定消費者買不買;
產品,決定能否持續(xù)購買。
4、產品好,只是基礎;
再提“酒香不怕巷子深”,就是幼稚,
產品結構由“色味材型”遷徙為“聲圖文影”,內容本身也是產品。
5、感知大于事實。
消費者購買的本質,不是購買產品,而是購買感知,你給消費留下的感知,就是你的全部。
6、行業(yè)洗牌的本質是認知洗牌。
7、搶占詞語,就是搶占市場。
詞語霸權是市場霸權的先鋒軍,但是為何搶占了詞語之后,依然未曾獲得大量市場?
因為話語霸權的背后,還需要兩大霸權支撐:
A,渠道霸權
B,組織霸權
8、做營銷策劃,需要深度洞察消費場景。
人是場的產物,區(qū)域文化造就區(qū)域特色,特色的背后就是符號共識,策劃就找到人的語言共識和符號共識,然后凝練成廣告語、VI和包裝體系等!
9、文化不能落實到流程和考核中,一切都是空談,都是擺設。
文化建設的根源是提取組織基因,再造組織細胞。
抄來的,都是擺設;
好聽的,都沒有戰(zhàn)斗力。
文化,是用來打仗的,不是用來附庸風雅的!
10、績效薪酬的關鍵是制造落差。
制度有傾斜,團隊才有力量。
凡是平衡的,就是即將淘汰的。
管理就是在建立平衡與打破平衡之間進行平衡!
11、電視廣告的核心,不在畫面而在語音!
語音結構才是電視廣告的核心結構,因為消費者不會做著看電視廣告,而是在廚房、客廳和洗手間聽電視廣告!
讓顧客聽清楚,大于讓客戶看明白!
12、電視廣告不再是傳播的最佳路徑,而是權威的最佳路徑。
品牌權威,在新媒體上是很難真正建立的,在什么電視臺打廣告,以為著你是什么檔次的品牌。
明白了這一條,你就不會再糾結電視廣告的當下轉化率,背后是品牌儀式感!
13、電視的裝載率并沒有降低,畢竟客廳里要放點東西,電視就是儀式化的房間裝飾。
看電視,不再是看電視節(jié)目,而是全家的溝通儀式,坐在沙發(fā)上,總要看點什么,說點什么。
這時候,電視節(jié)目是溝通的背景音樂,語音結構的廣告設計會成為重點。
14、定位需要考量七個維度,組織基因、心智空白、人群畫像、產品特性、占領品類、認知符號和傳播路徑。
定位的終極是搶占詞語,但說到底一個詞語是不夠的,他需要七個維度支撐。
15、心智空白有兩個緯度:
A、心智貨架
B、心智產權
定位是從你的組織基因提煉出一個詞語,把這個詞語放置到顧客的心智貨架上。
心智產權大于知識產權!
16、分類的關鍵是選擇,占領品類就是占領顧客的習慣性選擇。
廣告的持續(xù)投放,無非是讓顧客產生購買條件反射而已。
17、第一個做的,不是第一;第一個打入消費者心智的,那才是第一。
心智貨架里的記憶排序,是優(yōu)于產品貨架里的品牌排序的!
感知大于事實,這才是營銷真諦!
18、未來的傳播媒體,有兩大方向:
A、移動化
B、被動化
19、移動化是勢能營銷的根本,傳播勢能會通過移動端發(fā)然散發(fā),產生鏈式反應和裂變。
你要做的,就是把你的產品裝進手機!
20、被動化是場景營銷的核心,場景營銷就是讓消費者被動吸收廣告。
被動化是要讓消費者在廣告和無聊之間做選擇,而不是讓消費者在內容與廣告之間做選擇。
21、帶著問題發(fā)展,在發(fā)展中解決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問題不需要全部解決,十個解決三個就行了,其他的問題,隨著公司發(fā)展自動會消失掉!
管理中,不要老帶有解決問題的思維,你每解決一個問題,就會延伸出另外一個問題。
只要你向前發(fā)展,大部分問題會隨風消散!
只要公司發(fā)展慢下來,辦公室政治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