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益峰,陳益峰講師,陳益峰聯(lián)系方式,陳益峰培訓(xùn)師-【中華講師網(wǎng)】
風(fēng)水國學(xué)研究與實踐
53
鮮花排名
5
鮮花數(shù)量
陳益峰:楊公風(fēng)水基礎(chǔ)術(shù)語注釋
2016-01-20 29718

文/陳益峰

 【堪輿四科】 指堪輿術(shù)的四項主要內(nèi)容,即龍、穴、砂、水?!肚嗄液=墙?jīng)》:“山水者,陰陽之氣也,……合而言之,總名曰氣,分而言之,曰龍,曰穴,曰砂,曰水?!币姟褒垺?、“穴”、“砂”、“水”四條。

  【地理】 堪輿術(shù)的別名。與“天文”(占星術(shù))對言。理,指紋理、脈絡(luò)及變化規(guī)律。參見“堪輿”條。

  【龍】 堪輿家喻指山勢。因山脈逶迤起伏如龍形,故稱。廖禹《瀉天機·尋龍入式歌》:“爰從重濁凝于地,便有高低勢。勢來起伏是行蹤,前賢呼作‘龍’?!辈淘ā栋l(fā)微論》:“夫山以靜為常,是唯無動,動則成龍矣。成龍之山,必踴躍翔舞,若其偃硬強勒,則不融結(jié)者也?!?/p>

  【三大干龍】堪輿家稱中國三條最大的主干龍脈,即北條干龍、中條干龍和南條干龍。徐善繼《人子須知·龍法》:“天下有三處大水,曰黃河,曰長江,曰鴨綠江。長江與南海夾南條盡于東、南海,黃河與長江夾中條盡于東海,黃河與鴨綠江夾北條盡于遼海?!痹斠姟氨睏l干龍”、“中條干龍”、“南條干龍”、“干龍”等條。

  【北條干龍】堪輿家所謂“三大干龍”之一。指黃河以北的主干龍脈。簡稱“北龍”。徐善繼《人子須知·龍法》:“北條干龍乃大河以北之干龍,……出河北,入云中,過雁門、代郡、復(fù)回南而太原帝邱,循太行、恒山,派九河,東北渡遼海,以入于海。為冀、燕之分?!眳⒁姟叭蟾升垺?、“干龍”二條。

  【中條干龍】簡稱“中龍”??拜浖宜^“三大干龍”之一。指黃河以南、長江以北的主干龍脈。徐善繼《人子須知·龍法》:“大河以南、大江以北,乃中條干龍?!?參見 “三大干龍”、“干龍”二條。

  【南條干龍】簡稱“南龍”??拜浖曳Q長江以南的主干龍脈。為“三大干龍”之一。徐善繼《人子須知·龍法》:“南條干龍出江南,自陜右分出西鄙,回巴蜀,逾荊、衡,入黔中,東而匡阜,南極五嶺,復(fù)東北渡閩粵,跨三吳,自浙右入于海,為梁、荊、揚三州之分。”參見 “三大干龍”、“干龍”、“南龍”等條。

  【干龍】 大龍脈的主干。又名“正龍”、“正干”。根據(jù)祖山及氣脈大小、又可分為大干龍和小干龍。楊筠松《疑龍經(jīng)》:“大凡尋龍要尋干?!眳蔷胞[《吳公解義》:“論枝干不可不辯大小,以審其力量之輕重,審辯之法,以水源而定,大干龍以大江大河夾送,小干龍以大溪大澗夾送?!眳⒁姟罢垺?、“正干”、“枝干”、“南條干龍”、“中條干龍”、“北條干龍”等條。

  【正龍】 即“干龍”??娤S骸对峤?jīng)翼·難解二十四篇》:“先看祖宗兼特高大,次察眾中何條先斷,斷從中出,夾從周密,即是正龍。”參看“干龍”、“正干”二條。

  【枝龍】 堪輿家稱干龍的枝脈。即由大龍脈分出的小龍脈。楊筠松《疑龍經(jīng)》:“凡是枝龍長百里,百里周回作一縣?!痹鴨栧住秾堄洝罚骸褒埲糇r便生枝,

  枝上分枝更有兒?!眳⒁姟案升垺?、“枝干”二條。

  【支龍】 堪輿家稱平地龍脈。與“壟龍”(山峰龍脈)并為龍脈兩大類。謂以平坦夷曠為貴,氣脈所在較“壟龍”為淺,性屬陽,不畏風(fēng),而所謂“吉貴”結(jié)作則與“壟龍”無異。郭璞《葬書》:“觀支之法,隱隱隆隆,微妙玄通,吉在其中。《經(jīng)》曰:‘地有吉氣,土隨而起;支有止氣,水隨而比。勢順形動,回復(fù)始終。’”注:“支龍貴平坦夷曠,……其體微妙隱伏難見。支龍之行度,則平夷之地,微露毛脊,……是皆地之吉氣涌起,故土亦隨之凸起。及其止也,則如雞窩、旋螺之狀,言形止脈盡,而一水交度也。高水一寸便可言山,低山一寸便可言水,此支氣之止,與水朋比而相為體用者也?!秉S妙應(yīng)《博山篇》:“支龍屬陽,其氣沉如,不懾風(fēng)吹。”參見“龍脈”、“平地之勢”、“平支之穴”等條。

  【壟龍】 簡稱“壟”??拜浖曳Q山巒龍脈。與“支龍”(平地龍脈)并為兩大類。郭璞《葬書》:“夫壟,欲峙于地面,支,欲伏于地中。支、壟之上,平夷如掌。故《經(jīng)》曰:‘支葬其巔,壟葬其麓。卜支如首,卜壟如足。’”黃妙應(yīng)《博山篇》:“壟龍屬陰,其氣浮如,最懾風(fēng)吹?!毙焐评^《人子須知·龍法》:“壟者,高山之龍也,……以磊落起伏,逶迤奔走為美,軟弱瘦削、丑惡峙曾為兇?!瓑琵埥Y(jié)穴于山麓?!?/p>

  【主龍】 指穴山(龍脈落穴之山)。與“賓龍”(朝迎之山)相對。堪輿家認(rèn)為,“主龍”必須端正凝重,與“賓龍”相顧有情,才能蘊蓄生氣。徐善繼《人子須知·龍法》:“受穴山為主,朝迎山為賓,最要主賓形勢相稱,相顧有情,切忌賓山欺主,情性背馳。”參見“賓龍”條。

  【賓龍】 堪輿家對“朝山”和“案山”的別稱。與“主龍”(受穴之山)相對。徐善繼《人子須知·龍法》:“受穴山為主龍,朝迎山為賓龍。主賓形式相稱,切忌賓山凌主?!眳⒁姟俺健?、“案山”二條。

  【強龍】 堪輿家稱氣勢雄健、枝腳撐柱的山脈。與“弱龍”相對。廖禹《瀉天機·尋龍入式歌》:“龍行有美惡,生死與強弱,……強是奔走勢力弘?!眳⒁姟叭觚垺睏l。

  【弱龍】 堪輿家稱體勢瘦弱、枝腳短縮的山脈。謂無穴融結(jié)。。廖禹《瀉天機·尋龍入式歌》:“龍行有美惡,生死與強弱,……弱是瘦嶙峋?!弊ⅲ骸捌鋭菸?,尖細(xì)屈曲,風(fēng)吹其腰,水射其肋,此格最兇?!眳⒁姟褒埫}”、“強龍”二條。

  【生龍】 堪輿家稱地勢起伏靈活多變的龍脈。堪輿家稱體勢瘦弱、枝腳短縮的山脈。謂無穴融結(jié)。廖禹《瀉天機·尋龍入式歌》:“龍行有美惡,生死與強弱,……生龍低昂多節(jié)目?!弊ⅲ骸吧堈撸錾硪詠?,其勢擺掉,如鸞翔風(fēng)舞,如魚躍鳶飛,或閃跡藏蹤,或見形露骨,欲進(jìn)復(fù)卻,欲止又行。此格全吉?!?/p>

  【來龍】 堪輿家稱向穴山伸展的龍脈。趙與時《賓退錄》二:“朱文公(熹)嘗與客談世俗風(fēng)水之說,因曰:‘冀州好一風(fēng)水,云中諸山來龍也?!笨娤S骸对峤?jīng)翼.察形篇》:“勢即來龍,……勢欲其來,形欲其止?!眳⒁姟褒埫}”、“進(jìn)龍”、“勢”等條。

  【補龍】 堪輿家語。謂以選擇術(shù)補龍脈的衰氣?!秴f(xié)紀(jì)辯方書》卷三三《論補龍》:“入其鄉(xiāng)而山岡繚亂,龍神卑弱,貧賤無疑。禍福之本,總屬之龍,擇日而不補龍,又何必?fù)?知補龍之說,而此道之元樞得矣。”“凡補龍,全在四柱地支。蓋天干氣輕,地支力重也。有以地支一氣補者,如卯龍用四卯之類極妙,但難取,十余年始一遇,而又或月家日家山向不空,其可強為乎?不若三合局之活動易取也。三合局只要在三合月內(nèi),生月旺月墓月皆可,如此三月內(nèi)兇神占方,則臨官月亦可。名曰‘三合兼臨官地支一氣局’。”參見“造命”條。

  【過龍】 即“過山”、“行龍”。見二條。

  【進(jìn)龍】 指受穴山到始發(fā)脈處各山之間由低至高的龍脈。堪輿家謂其循序漸進(jìn),最為吉貴。廖禹《瀉天機·尋龍入式歌》:“龍行有美惡,……順逆進(jìn)退切須知……進(jìn)是龍身節(jié)節(jié)高。”注:“進(jìn)龍者,出身以來,……由低至高,由小至大,尊卑有序,等級有差,此格最吉。”參見“退龍”條。

  【退龍】 堪輿家稱受穴山后體勢一節(jié)比一節(jié)低的龍脈。謂主兇象。與“進(jìn)龍”相對。廖禹《瀉天機·全局入式歌》:“龍行有美惡,……順逆進(jìn)退切須知……退是漸蕭條?!弊ⅲ骸巴她堈?,出身以來,其勢退縮,如人踏碓,如船上灘,穴高龍低,龍小穴大,后先失序,上下無倫。此格最兇,主一發(fā)便退?!眳⒁姟斑M(jìn)龍”條。

  【行龍】 又名“過龍”、“過山”。指氣脈未停蓄結(jié)穴的山脈。與“止龍”相對??拜浖抑^不可立宅或葬棺?!靶旋垺钡奶卣魇巧?、水氣勢俱峻急,全無寬緩之象。楊筠松《青囊奧旨》:“第一議,要況龍身行與止?!毙焐评^《人子須知·龍法》:“山去水去隨送去,此是龍行猶未住,山走斜飛水不停,不是真龍作穴處。誠以龍行未止,不可尋穴,謂‘行龍’,又謂之‘過龍’。”參見“止龍”、“騎龍”二條。

  【止龍】 堪輿家稱氣脈停蓄結(jié)穴之山,與“行龍”相對。其特征為山還水抱,凝重寬緩。楊筠松《青囊妙語》:“第一議,要識龍身行與止。”郭璞《葬書》外篇:

  “支弄之止,平夷如掌?!毙焐评^《人子須知·龍法》:“龍之真止者,則玄武頂(按:穴山之頂)自然尊重不動。《葬書》云‘其止如尸?!率种T山則自逆順,眾水回瀾,左右隨從之山齊止朝對?!姳娚较讨?,諸山咸聚,是山水大會處,必有真穴融結(jié)?!眳⒁姟靶沃箽饩邸?、“全氣之地”、“行龍”等條。

  【順龍】 堪輿家稱體勢順出、枝腳安貼,有顧祖抱穴之情的龍脈。與“逆龍”相對。廖禹《瀉天機·全局入式歌》:“龍行有美惡,……順逆進(jìn)退切須知……順是開睜向前往?!弊ⅰ绊橗堈?,出身以來,其勢曲抱,如星拱北,如水朝東,脊宗戀祖,顧后瞻前,行度處腳手安貼,入穴處骨肉團(tuán)聚。此格最吉,主富貴旺人。”參見“逆龍”、“龍”、“勢”等條。

  【逆龍】 堪輿家稱體勢側(cè)立、枝腳逆向、龍虎二砂不衛(wèi)穴的龍脈。謂主兇象。與“順龍”相對。廖禹《瀉天機·全局入式歌》:“龍行有美惡,……順逆進(jìn)退切須知……逆是往后去。”注:“逆龍者,出身以來,其勢乖戾,如水逆行,如鳥退飛,失祖遺宗,忘前忽后,行度處橈棹不隨身,入穴處龍虎皆外應(yīng),此格最兇。”參見“順龍”、“龍”、“勢”等條。

  【殺龍】 指山勢峻崖險惡的龍脈??拜浖抑^之大兇。徐善繼《人子須知·龍法》:“殺龍者,龍身帶殺,而未經(jīng)脫卸者也。自離祖以來,峻崖險壁,丑惡粗雄,露骨帶石,枝角尖利,破碎欹斜,臃腫硬直,或全無跌斷過峽,或雖經(jīng)脫卸而惡形不改。此龍最為兇惡,若誤下之,主兇狠強梁,為嗜殺誅夷慘滅之應(yīng)?!眳⒁姟拔寮?、“龍脈”二條。

  【劫龍】 堪輿家稱分枝過多、旁正不明的龍脈。謂“劫龍”形兇,不可立穴。徐善繼《人子須知·龍法》:“劫龍者,龍身分劈多也,自離祖以來,天有正干,東牽西拽,真氣分散……此格最兇,縱有形穴,必不可下?!眳⒁姟褒埛峙?、“正龍”、“枝龍”等條。

  【死龍】 堪輿家稱山勢呆板、缺乏起伏變化、無“生氣”、無結(jié)穴的龍脈。廖禹《瀉天機.全局入式歌》:“龍行有美惡,生死與強弱,……死是無起伏。”注:“死龍者,出身以來,其勢困倦,如魚失水,如鳥無枝,峰巒模糊,伏則不起,流則隨身,此格最兇?!眳⒁姟吧垺睏l。

  【三落】 堪輿家對在初段、中段、末段結(jié)穴的三種龍脈的合稱

  。三落。即初落、中落、沒落。落,落局,指氣脈入穴。李淳風(fēng)《小卷陰陽證要》:“龍有亡于初者,有盛于中者,有歸于盡者?!毙炖^善《人子須知》:“龍之落局,融結(jié)不一,而其大要有三:有初落,有中落,有沒落。”參見“初落龍”、“中落龍”、“沒落龍”三條。

  【初落龍】 堪輿家所稱“三落”之一。指在距祖山不遠(yuǎn)處結(jié)穴的龍脈。傳李淳風(fēng)《小卷陰陽證要》:“龍有旺于初春者?!绷斡怼稙a天機·全局入式歌》:“初落由來近祖山,局勢必須完。”注:“初落者,離祖山未遠(yuǎn)便結(jié)形穴,但得局勢完密,發(fā)福最速,只不久耐耳。”參見“三落”條。

  【中落龍】 堪輿家所稱“三落”之一。指結(jié)穴于中段的龍脈。李淳風(fēng)《小卷陰陽證要》:“龍脈有盛于中者?!绷斡怼稙a天機·全局入式歌》:“中落余枝作城郭,吉氣于斯波。”注“中落者,龍氣未盡,中腰便結(jié)形穴?!?徐繼善《人子須知》:“中落者,自祖山發(fā)下,去祖以遠(yuǎn),迢迢而來,大頓小伏,中間忽起高山,以為少祖,自少祖下,或六七節(jié),或十?dāng)?shù)節(jié),再起星辰,結(jié)頂降勢,過脈落局,束咽融結(jié),其大龍猶自作勢遠(yuǎn)去,而分行卻在少祖之前,此處特一關(guān)局,未為大盡,故名“中落”。”參見“三落”條。

  【末落龍】 又名“大盡龍”。指結(jié)穴于末段的龍脈。所謂“三落”之一。廖禹《瀉天機·全局入式歌》:“末落名為大盡龍,氣勢最豪雄?!弊ⅲ骸皼]落者,龍神大盡方結(jié)形局?!崩畲撅L(fēng)所謂‘龍有歸于盡者,有全于老者’,故尋龍必以老盡為止,是以須形勢完全應(yīng)案特達(dá),纏山回轉(zhuǎn),回顧有情,方是地極之處。

  【劍脊龍】 又名“殺師龍”。堪輿家所說的一種大兇山勢。廖禹《瀉天機·安墳立式歌》:“第二休尋劍脊龍,殺師在其中。”注:“山上薄下尖,形如劍脊,葬之主受誅戮。又名殺師龍,術(shù)者下此主暴亡。”

  【飛龍入首】堪輿家所謂龍氣到穴的五種形式之一。指龍脈上聚憑高而結(jié)穴。飛,指高位;入首,指龍氣到穴。廖禹《瀉天機·全局入式歌》:“飛龍原是結(jié)上聚,昂首真希奇?!毙焐评^《人子須知·龍法》:“飛龍入首者,乃上聚仰高而結(jié)穴,以其勢高昂,故曰‘飛龍’。須四應(yīng)皆高立聳上聚,仰勢受穴,方為真結(jié),此穴力量最大。”參見“直龍入首”、“橫龍入首”、“回龍入首”、“潛龍入首”等條。

  【回龍入首】堪輿家稱龍脈翻身回顧祖山而結(jié)穴。廖禹《瀉天機.全局入式歌》:“回龍須是曲翻身,顧主要逡巡?!?徐善繼《人子須知·龍法》:“回龍者,乃翻身顧主而結(jié)穴?!督?jīng)》云:‘宛轉(zhuǎn)回龍似掛鉤,未作穴時先作朝。’有大回龍、小回龍及盤龍穴等格?!?/p>

  【直龍入首】堪輿家稱脈氣從受穴山背部正中進(jìn)入而結(jié)穴。謂此種方式氣脈雄大,發(fā)福極快。廖禹《瀉天機.全局入式歌》:“直龍原是撞背來?!毙炖^善《人子須知·龍法》:“直龍者,乃撞背入首,頂對來脈而結(jié)穴者也。……發(fā)福極快,……以其撞背直來,氣勢雄大,必有余氣為圻為褥耳?!?/p>

  【橫龍入首】堪輿家稱龍脈從穴山之側(cè)進(jìn)入而結(jié)穴。廖禹《瀉天機·全局入式歌》:“橫龍原是從側(cè)落,逆轉(zhuǎn)須磅礴?!薄皺M龍出穴必要鬼,樂山宜后峙。”參見“鬼星”、“樂山”二條。

  【潛龍入首】堪輿家稱龍脈下潛于平地而結(jié)穴。廖禹《瀉天機·全局入式歌》:“潛龍原是落平洋,撒脈自悠揚。” 徐善繼《人子須知·龍法》:“潛龍者,龍氣撒落平地而結(jié)穴者也,即所謂平受之脈。高一寸為山,低一寸為水,須要平地有凹,或開鉗口,水勢環(huán)繞,方為真結(jié)。”

  【來龍去脈】堪輿家謂山勢綿亙起伏如龍體。明吾丘瑞《運甓記·牛眠指穴》:“此間前岡有塊好地,來龍去脈,靠嶺朝山,處處合格?!?/p>

  【龍樓寶殿】簡稱“樓殿”??拜浖曳Q“太祖山”的山巔,尖者為龍樓,平者為寶殿。楊筠松《撼龍經(jīng)》:“大龍大峽百十程,寶殿龍樓去無數(shù)。” 廖禹《瀉天機·全局入式歌》:“祖龍高頂名樓殿,常有云氣現(xiàn)?!弊ⅲ骸褒堉鹱姹貫楦呱剑庹邽辇垬?,平者為寶殿?!?/p>

  【星】 山來?!笨拜浖抑干綆n。如言“穴星”、“星體”、“星峰”、“五星”、“九星”等。卜則巍《雪心賦》:“星以博換為貴”注:“星者,乃龍身之峰巒也?!?/p>

  【二十四山】又名“二十四路”??拜浖曳Q住宅、墓地四面的二十四個方位,分別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和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八天干(不用戊己)以及八卦中的乾、艮、坤、巽四卦來表示。其中子指北,午指南,卯指東,酉指西,乾指西北,艮指東北,坤指西南,巽指東南,其他干支均代表特定的方位,每一方位相隔剛好十五度。卜則巍《雪心賦》:“二十四山,山名太雜。”又:“山分八卦。”注:“以一卦管三山,如乾管戌乾亥,坎管壬子癸,艮管丑艮寅,震管甲卯乙,巽管辰巽巳,離管丙午丁,坤管未坤申,兌管庚酉辛。合之為二十四山也?!眳⒁姡骸岸穆贰薄ⅰ傲_盤”、“卦例”等條。

  【昆侖山】 ”二條。位于中國西部,西起帕米爾高原,橫貫新疆、西藏間,東延入青海境內(nèi)??拜浖易馂椤吧阶妗?。謂此山為中國山脈之祖,龍脈的總發(fā)源地。蔡元定《發(fā)微論》:“凡山皆祖昆侖,分枝分脈,愈繁愈細(xì),此萬殊而一本也”姚桐壽《樂郊私語》:“劉伯溫謂中國地脈俱從昆侖山來?!?/p>

  【祖宗山】 簡稱“祖山”或“祖宗”??拜浖医y(tǒng)稱龍脈發(fā)源處的山嶺。按其距受穴之山的遠(yuǎn)近,又可分為“太祖山”和“少祖山”兩種。徐善繼《人子須知·龍法》:“山之有祖,亦木之有根,水之有源,根大則枝遠(yuǎn),源深則流長。故尋龍之法,必先究其祖宗,則龍之遠(yuǎn)近長短,氣之輕重厚薄,力量大小,福澤久暫,皆可于此察識之?!辈穭t巍《雪心賦》:“祖宗聳拔,子孫必貴?!眳⒁姟疤嫔健?、“少祖山”二條。

  【祖山】 即所謂“祖宗山”??娤S骸对峤?jīng)翼·分龍篇》:“崇山忽起,作鎮(zhèn)一方,莫之與競者,是為祖山?!眳⒁姟白孀谏健睏l。

  【太祖山】 指龍脈始發(fā)源處的山岳。與“少祖山”并為“祖宗山”兩類??拜浖彝ǔUJ(rèn)為,太祖山高大聳拔,氣脈厚重悠長,蜿蜒所及,必多吉穴結(jié)作,但因距離穴山遙遠(yuǎn),開枝甚多,穴山的吉與兇,還須視龍脈剝換及少祖山的美惡而定。徐善繼《人子須知·龍法》:“尋龍必先觀祖宗上,即其遠(yuǎn)者而名之,有所謂‘太祖山’焉,……太祖山須高大迥異,或跨州連郡,蜿蜒數(shù)百里,……其天時將陰晦,則有云霧生其間。觀云霧之所生以察山龍之太始,以一決耳?!眳⒁姟白孀谏健?、“龍樓寶殿”等條。

  【少祖山】 堪輿家所謂“祖宗山”的一種。又名“主山”、“主星”。指近穴山的高大山巒。謂其作用在于收束氣脈并將之輸入穴場,因此與龍穴吉兇直接相關(guān);以高大秀挺為佳。徐善繼《人子須知·龍法》:“龍行既長,離祖已遠(yuǎn),各分支派,將結(jié)穴處,忽起高大山巒,不過數(shù)節(jié),即結(jié)穴場,其高大山巒,謂之少祖山?!僮嫔奖仄嫣剡_(dá),秀麗光彩,……若欹邪不正,孤露峻崢,瘦削破碎,臃腫粗惡,則無融結(jié)。”參見“祖宗山”條。

  【聚講山】 指環(huán)布祖山周圍的山嶺??拜浖艺J(rèn)為,祖山須有數(shù)山環(huán)侍,龍脈才有吉貴結(jié)作。廖禹《瀉天機.全局入式歌》:“環(huán)繞名為講聚山,根本在其間?!弊ⅲ骸叭玑屽戎v經(jīng),必聚群而聽之,故環(huán)繞而樓殿者,名為講聚山。一祖之下,必有數(shù)講,講之吉兇,前去結(jié)穴,根本端倪,于此可見。”參見“五星講聚”、“祖山”二條。

  【樂山】 簡稱“樂”??拜浖曳Q龍脈由山側(cè)橫向人穴的穴山后方的山巒。謂此山起“白虎山”或“青龍山”的作用,并可據(jù)以驗證龍穴所在。廖禹《瀉天機·全局入式歌》:“橫龍出穴,……樂山宜后峙。”注:“樂山出穴星之后,……要高聳端正。”參見“橫龍入首”條。

  【夾耳山】 堪輿家稱后邊左右夾護(hù)穴場的兩座山巒。即所謂“天乙山”和“太乙山”。繆希雍《葬經(jīng)翼·原勢》:“當(dāng)穴兩旁要有夾耳,即天乙、太乙?!眳⒁姟疤煲摇薄ⅰ疤摇倍l。

  【天乙】 指所謂“天乙山”。堪輿家所稱“夾耳”二山之一,在穴后左方,與右方的“天乙山”共同夾衛(wèi)穴場。謂主結(jié)貴穴。卜則巍《雪心賦》:“論官品之高下,以龍法而推求。天乙、太乙干云霄,位居臺諫?!弊ⅲ骸疤煲?、太乙,穴后左右高聳之山,主出內(nèi)臺諫諍之官。在方位則巽、辛之方為真?!绷斡怼稙a天機·全局入式歌》:“夾衛(wèi)護(hù)從兩旁侍,天乙太乙峙?!眳⒁姟皧A耳山”、“太乙”二條。

  【父母】 即所謂“父母山”。堪輿家對穴后山后邊的一座山的喻稱。謂此山直接孕育穴山的龍穴。托名劉基《堪輿漫興·父母》:“問君何者為父母?穴后峨峨聳一山,前后相生不相克,兒孫赴舉不空還?!?徐善繼《人子須知·龍法》:“自少祖山以下,或起或伏,或大或小,或直或曲,但以玄武頂后一節(jié)之星,名曰‘父母’?!?/p>

  【扶山】 堪輿家語。謂以選擇術(shù)扶持所坐之山。與“補龍”均為補救山龍不足之法?!秴f(xié)紀(jì)辯方書》卷三三《論扶山》:“坐山不必補,但宜扶起,不宜克倒,克倒則兇。何謂扶起?坐山有吉星照之,無大兇煞占之,而八字相合,不沖不克,即扶也。如坐山與龍同氣,則補龍既以補山。如壬癸龍坐子向午,龍與山皆屬水,用申子辰局可也。倘龍與山不同氣,則止以補龍為主,而坐山有吉星無兇煞即妙?!?/p>

  【龍虎】 即“青龍”和“白虎”。指穴山前左右兩山??拜浖抑^二山具有護(hù)衛(wèi)龍穴而不受風(fēng)吹的作用,其勢必須拱抱揖讓,高低相稱。郭璞《葬書》:“龍虎抱衛(wèi)”注:“凡真龍,落處左回右抱,……所以成其形局也?!笨娤S骸对峤?jīng)翼·四獸砂水篇》:“(穴場)貼身左右二砂名曰‘龍虎’者,一其護(hù)衛(wèi)區(qū)穴不使風(fēng)吹,環(huán)抱有請,不逼不壓,不折不竄。”參見“青龍”、“白虎”二條。

  【朝山】 又名“朝砂”、“外陽”。指在前方與龍穴遙相對應(yīng)的山。為尋龍點穴的佐證。堪輿家謂其秀挺相向,穴氣則吉貴。卜則巍《雪心賦》:“須知移步換形,但取朝山證穴?!弊ⅲ骸把ㄙF乎朝山端正,謂之賓主相迎。”徐善繼《人子須知·砂法》:“朝水者,穴前特來之水也,此水至吉?!糁奔睕_射,湍怒有聲,則反為兇。故來朝之水,須曲折彎曲,悠揚深緩,方為合法。”參見“水法”、“朱雀”、“朱雀翔舞”、“朱雀悲泣”等條。

  【北辰】 又名“尊星”??拜浖曳Q穴山前方水流出口處之高山。謂為“水口砂”之至貴者,主結(jié)作都會或帝王陵寢??娤S骸对峤?jīng)翼·水口篇》:“若結(jié)都會及作帝王山陵,必有北辰尊星坐鎮(zhèn)水口,高昂聳異,望之驚懾者始合。”參見“水口砂”條。

  【案山】 簡稱“案”。別稱“近案”、“前案”、“迎砂”、“中陽”。指穴山近前的矮山??拜浖抑^其有助于蓄聚穴山之氣。廖禹《瀉天機.安墳入式歌》:“第四猶嫌無案山,衣食必艱難?!?徐善繼《人子須知·砂法》:“穴前之山近而小者曰‘案’……如貴人據(jù)幾案處分政令之義。有案山,則穴前收拾周密,無氣不融聚之患?!眳⒁姟鞍浮?、“前案”、“近案”、“迎砂”、“中陽”等條。

  【墜朝山】 指穴山前方的“朝山”背向直去??拜浖艺J(rèn)為是一種無穴融結(jié)的風(fēng)水形勢。楊筠松《疑龍經(jīng)》:“若有真朝來入懷,不必尖圓如龍馬。位若低昂起伏來,不受尖傾直去者。直去名為墜朝山,雖見尖圓也是閑,譬如貴人背面立,與我情意不相關(guān)?!眳⒁姟俺?、“朝山”二條。

  【余氣山】 堪輿家稱大龍脈結(jié)穴后,剩余氣脈所結(jié)之地?!坝鄽馍健比巛^大,亦徐善繼《人子須知·龍法》:能融結(jié)小穴,但力量遠(yuǎn)遜正穴。徐善繼《人子須知·龍法》:“凡干龍大地,龍氣長盛,結(jié)穴已完,山勢難止,必有余氣之山,或去數(shù)里,或數(shù)十里,融結(jié)小穴,隨其力量,皆有發(fā)越?!眳⒁姟肮傩恰薄ⅰ肮硇恰?、“禽星”、“曜星”、“殷褥”、“唇氈”等條。

  【住蹕山】 又名“住腳星辰”??拜浖曳Q龍脈暫時停住之山。謂為龍脈分擘之地,可據(jù)以分辨龍脈的旁正精粗,有無結(jié)作。徐善繼《人子須知·龍法》:“住蹕山者,乃行龍暫止,如王者之駐蹕,亦謂之‘住腳星辰’。此處分龍雖多,而正龍?zhí)仄鸶叽笾剑瑫籂柾O?。宜于此看某枝為正龍分派,某枝為從龍分派,前去結(jié)作大小美惡、貴賤吉兇……”

  【華表山】 指聳立在“水口”的高山。為“水口砂”的一種??拜浖抑^系主結(jié)大貴之地。卜則巍《雪心賦》:“華表、捍門居水口,樓臺鼓角立羅城,若非立郡遷都,定主為官近帝?!弊ⅲ骸耙环濯毬栔^之華表,兩山并峙謂之捍門。有此星鎮(zhèn)水口,其中必結(jié)大貴之地?!眳⒁姟八凇?、“水口砂”、“羅城”、“捍門山”等條。

  【官星】 簡稱“官”??拜浖曳Q穴山前方“朝山”(一說“案山”)背后逆拖的小山。謂為真穴余氣所結(jié),可據(jù)以驗證吉貴之穴。卜則巍《雪心賦》:“更看前官后鬼,方知結(jié)實虛花?!弊ⅲ骸皢柧握咧^之官?朝山背后逆拖山?!?徐善繼《人子須知·砂法》:“官星者,龍虎橫抱穴外,背后有余勢拖向前去也。龍之貴氣重大者,官星亦必重大;龍之貴氣輕小者,官星亦必小?!?/p>

  【鬼山】 即“鬼星”。楊筠松《疑龍經(jīng)》:“逆轉(zhuǎn)之龍有鬼山,鬼山拖腳皆后環(huán)。”詳見“鬼星”條。

  【鬼星】 又名“鬼山”,簡稱“鬼”。指橫龍穴山背后拖拽的小山??拜浖抑^其與官星、禽星、曜星同為龍脈氣所結(jié),可據(jù)以驗證龍穴的真假。徐善繼《人子須知·砂法》:“鬼星者,穴后拖撐之山,枕樂穴場者也?!瓩M龍結(jié)穴,必須有鬼星撐在穴后,方證穴氣之真。一其在穴后分漏本身之氣,故取義于竊,而名之曰‘鬼’?!怼槐赜谟袨榧?,亦不必于無為兇。特以偏斜之穴,須用為證耳?!眳⒁姟肮怼?、“鬼山”、“橫龍入首”等條。

  【枝腳】 指龍脈主體兩邊所伸出的短小山巒。堪輿家謂為龍脈分氣所結(jié),能反映龍脈的特點,可據(jù)以鑒別該龍脈的吉兇強弱。以兩邊勻稱為佳。徐善繼《人子須知·龍法》:“枝腳橈棹,龍之分氣也,其形體各以類從。故龍之長遠(yuǎn)者,其枝腳橈棹亦長遠(yuǎn);龍之短小者,其枝腳橈棹亦短小;龍之吉者,其發(fā)為枝腳亦起星辰帶貴氣;龍之兇者,其見于枝腳亦必惡陋類兇形。”參見“芍藥枝”、“楊柳枝”、“梧桐枝”、“蒹葭枝”等條。

  【五星聚講】條??拜浖曳Q木、火、金、水、土五種山峰分別從東、南、西、北、中五方環(huán)衛(wèi)祖山。謂龍脈祖山有此形勢,前方必有大貴結(jié)作。托名劉基《堪輿漫興·五星聚講》:“火南水北木居?xùn)|,西有金星土在中,此謂五星來聚講,天壤正氣福無窮?!毙焐评^《人子須知·龍法》:“地理家五星聚講之理,亦與天文五星相聚同,故龍脈有此格者,前去多結(jié)大貴之地?!眳⒁姟熬壑v山”條。

  【五害】 堪輿家對童山、斷山、石山、過山、獨山五種不利葬事的山嶺的統(tǒng)稱。郭璞《葬書》:“四勢朝明,五害不親”注:“五害者,童、斷、石、過、獨也?!眳⒁姟拔宀辉帷?、“童山”、“斷山”、“石山”、“過山”、“獨山”等條。

  【五不葬】 堪輿家認(rèn)為,童山、斷山、石山、過山、獨山五種山嶺不利于生氣的運行和蓄聚,均不宜立穴葬棺。郭璞《葬書》:“山之不可葬者五;氣以生和,而童山不可葬也;氣因土行,而石山不可葬也;氣以勢止,而過山不可葬也;氣以龍會,而獨山不可葬也?!督?jīng)》曰:‘童斷石過獨,生新兇而消己?!?。”參見“童山”、“斷山”、“石山”、“過山”、“獨山”五條。

  【石山】 堪輿家所稱“五不葬”的山巒之一。郭璞《葬書》:“氣因土行,而石山不可葬也。”注:“融結(jié)之處不宜有石,夫石之當(dāng)忌者,焦壇而頑,麻燥而蘇,或不受鋤,火焰飛揚,肅殺之氣,含眼帶黑,故為兇也。”卜則巍《雪心賦》:“土穴石山,嵯峨不吉?!眳⒁姟拔宀辉帷睏l。

  【過山】 又名“過龍”、“行龍”??拜浖宜^“五不葬”之一。指氣脈正在前行、尚未停蓄結(jié)穴的山巒。郭璞《葬書》:“氣以勢止,而過山不可葬也?!弊ⅲ骸皻庖騽荻?,穴因形而結(jié),若其勢昂去不住者,曰‘過’,不可葬。”參見“行龍”條。

  【獨山】 堪輿家所稱“五不葬”的山巒之一。指無護(hù)從諸山及界水相隨的孤山。郭璞《葬書》:“氣以龍會,而獨山不可葬也?!弊ⅲ骸爸?、壟行度,兄弟兩宗,雌雄并出。極其止也,城郭周密,眾山回集,方成形穴。若單山獨露無情,故不可葬?!眳⒁姟拔宀辉帷睏l。

  【斷山】堪輿家所稱“五不葬”的山巒之一。指崩陷斷裂或人工鑿斷致使“氣脈”不續(xù)之山。郭璞《葬書》:“氣因形來,而斷山不可葬也?!弊ⅲ骸氨老蓁彅啵瑲饷}不續(xù)者,不可葬也。與自然跌斷不同?!薄肚嗄液=墙?jīng)》:“斷山橫斬氣難過?!眳⒁姟拔宀辉帷睏l。

  【童山】 不生草木之山??拜浖宜^“五不葬”的山嶺之一。郭璞《葬書》:“氣以生和,而童山不可葬也”注:“童山粗頑,土脈槁枯,無法生沖和之妙,故不可葬?!薄肚嗄液=墙?jīng)》:“童山無草,自來體兇?!眳⒁姟拔宀辉帷睏l。

  【金魚袋】

  【天心十道】龍穴前后左右四應(yīng)之山的統(tǒng)稱。堪輿家點穴時用以衡量穴場的準(zhǔn)確地點。徐善繼《人子須知·穴法》:“天心十道者,前后左右四應(yīng)之山也。穴法得后有蓋山,前有照山,左右兩畔有夾耳之山,謂之四應(yīng)登對。蓋、照、拱、夾,故以此證穴,不可有一位空缺,凡真穴必有之,點穴之際,須詳審勿使偏脫,否則便為失穴。故左右夾耳之山不可偏左,不可偏右,如十字登對為美?!眳⒁姟疤煨摹薄ⅰ笆馈睏l。

  【勢】 指龍脈的格局趨勢。即山川的整體外觀??拜浖抑^山川發(fā)源后,必然形成“勢”,勢以“來勢”(指由龍脈源頭方向延伸而來的趨勢)強大、奇特、聚合、逆向為佳。勢佳,龍脈的“生氣”才旺盛。托名管輅《地理指蒙》八五:“來山為勢,結(jié)穴為形?!痹腻住秾堄洝罚骸按蠓矊埍乜磩?。”郭璞《葬書》:“占山之法,勢為難,形次之,方(方位)又次之。勢如萬馬,自天而來,其葬王者;勢如巨浪,重嶺疊嶂,千乘之葬;勢如降龍,水繞云從,爵祿三公……”繆希雍堪輿家稱《葬經(jīng)翼.原勢篇》:“其(按:指龍脈)始發(fā)也,必有勢焉?!瓕弰葜?,欲其來不欲其去,欲其大不欲其小,欲其強不欲其弱,欲其異不欲其常,欲其專不欲其分,欲其逆不欲其順。”

  【三勢】 二條。即山壟之勢、平岡之勢、平地之勢。又名起伏脈、仙帶脈、平受脈,為堪輿家對山嶺、平岡和平地龍脈的統(tǒng)稱。托名劉基《堪輿漫興·三勢》:“山壟平岡平地勢,三般形勢一般看。壟宜起伏岡宜活,平地草蛇頂上安?!眳⒁姟吧綁胖畡荨?、“平岡之勢”、“平地之勢”三條。

  【山壟之勢】又名“起伏脈”,龍脈“三勢”之一,指山嶺龍脈??拜浖抑^其勢宜起伏多跌頓。徐善繼《人子須知·龍法》:“山壟之勢,其龍踴躍奔騰,起伏頓跌,磊落低昂?!对釙匪^‘若伏若連,其原自天,若說之波,若馬之馳’是也。”參見“三勢”、“起伏脈”二條。

  【平岡之勢】龍脈“三勢”之一,又名“仙帶脈”,即山脊平坦處的龍脈。堪輿家認(rèn)為這種龍脈曲折逶迤,靈活宛轉(zhuǎn),只要形式相宜,即能融結(jié)吉穴。徐善繼《人子須知·龍法》:“平岡之勢,其龍逶迤奔走,屈曲擺折,活動宛轉(zhuǎn)?!对釙匪^‘宛委自復(fù),回環(huán)重復(fù)’,‘逶動走西,或為南北’,吳公(克誠)譬之‘生蛇出洞’者是也。李淳風(fēng)名為‘仙帶脈’?!眳⒁姟叭齽荨薄ⅰ跋蓭}”二條。

  【平地之勢】平地龍脈“三勢”之一,即平地龍脈,又名“平受脈”??拜浖艺J(rèn)為這種龍脈雖形體不明顯,只在平原上稍微突起的土阜中斷續(xù)相連運行,但同樣能夠融結(jié)吉穴。徐善繼《人子須知·龍法》:“平地之勢,其龍?zhí)挂臅玳煟酄肯噙B,蛛絲馬跡,藕斷絲連,平中一突,鋪氈展席,《葬書》所謂‘隱隱隆隆,微妙玄通,吉在其中’是也?!眳⒁姟叭齽荨薄ⅰ捌绞苊}”二條。

  【四勢】 又名“四獸”,即所謂“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拜浖曳謩e代指穴山本身及前、左、右三方的山巒或水流。郭璞《葬書》:“《經(jīng)》曰:‘地有四勢,氣以八方’,故葬以左為青龍,右為白虎,前為朱雀,后為玄武。”“夫玄武拱北,朱雀峙南,青龍蟠東,白虎踞西,四勢本應(yīng)四方之氣,而穴若位乎中央,故得柔順之氣則吉,反之則兇?!眳⒁姟扒帻垺?、“白虎”、“朱雀”、“玄武”、“四獸”等條。

  【四獸】 即“四勢”。卜則巍《雪心賦》:“四水歸,四獸聚,白屋公卿?!惫薄对釙罚骸肮试嵋宰鬄榍帻?,右為白虎,前為朱雀,后為玄武。”注:“此段別四獸之名也。”繆希雍《葬經(jīng)翼·四獸砂水篇》:“夫四獸者,……大要于穴有情,于主不欺,斯盡拱衛(wèi)之道矣?!眳⒁姟八膭荨睏l。

  【青龍】 所謂“四勢”之一。指穴前左側(cè)之山??拜浖抑^宜與右側(cè)的“白虎山”對稱拱抱,翼護(hù)穴山,忌高踞背向郭璞《葬書》:“葬以左為青龍,……青龍蜿蜒,……形勢反此,法當(dāng)破死?!弊ⅲ骸白笊教褴涢_睜寬展而情意婉順為善,若反矯崛強、突兀僵硬,則非蜿蜒矣?!币恢刚蟮乃鳌!蛾栒畷罚骸胺舱笥辛魉^之青龍?!眳⒁姟扒帻埣抵鳌?、“龍虎”二條。

  【白虎】 堪輿家所謂“四勢”之一,指穴場右側(cè)之山。謂宜低緩俯伏,與對面的“青龍”共成拱抱之勢,使穴場不受外風(fēng)吹襲。郭璞《葬書》:“夫葬以……右為白虎,……白虎馴俯。形勢反此,法當(dāng)破死?!弊ⅲ骸把匀犴槦o蹲距之兇也。《明堂經(jīng)》云:‘白虎彎彎,光凈上山;鯤如臥角,圓如合環(huán)。’據(jù)此形乃得其真。半低半昂,頭高尾藏,有缺有陷,折腰斷梁,虎有此形,兇禍災(zāi)殃?!币恢缸≌曳降拈L道?!蛾栒畷罚阂唬骸胺舱矣虚L道謂之白虎?!眳⒁姟八膭荨?、“龍虎”、“白虎銜尸”等條。

  【朱雀】 堪輿家所謂“四勢”之一,指穴山前方正面相對的山巒或水流,即“朝山”或“朝水”。郭璞《葬書》:“葬以前為朱雀。”“朱雀源于生氣,派于未盛,朝于大旺,澤于將衰,流于囚謝,以返不絕?!辈穭t巍《雪心賦》:“朱雀切忌破頭”注:“前山切忌崩破,主生災(zāi)禍。一指住宅前方的池塘?!蛾栒畷罚骸舱坝形鄢刂^之朱雀?!眳⒁姟俺健?、“朝水”、“四勢”、“朱雀悲泣”、“朱雀騰去”、“朱雀翔舞”等條。

  【玄武】 堪輿家所謂“四勢”之一,指穴場后山。郭璞《葬書》:“穴后為玄武?!币话阒缸≌竺娴男∩?。《陽宅十書》一:“凡宅……后有丘陵謂之玄武?!眳⒁姟靶浯诡^”、“玄武藏頭”、“玄武拒尸”、“四勢”等條。

  【玄武藏頭】堪輿家所謂“四?!敝唬秆▓龊笊缴絼莶幌蜓▓鰞A垂。藏頭,疑當(dāng)作“昂頭”。參見“玄武”、“玄武拒尸”、“四?!钡葪l。

  【玄武拒尸】指穴場后山山勢高昂,不向穴場垂近,堪輿家認(rèn)為是氣脈不落穴的兇象。郭璞《葬書》:“玄武不垂者拒尸”注:“主山高昂,其頭不垂,狀如不肯受葬,故曰‘拒尸’。” 繆希雍《葬經(jīng)翼·穴病篇》:“‘玄武拒尸’者,星峰無降勢也?!眳⒁姟靶洹?、“玄武垂頭”二條。

  【青龍嫉主】指穴前左方的“青龍山”高距斜出,不拱抱相向。堪輿家謂屬兇象。郭璞《葬書》:“(青)龍踞謂之嫉主。”注:“左山青龍若形踞不肯降服,回頭斜視,如有嫉主之情,為兇?!眳⒁姟扒帻垺?、“龍虎”二條。

  【朱雀翔舞】指穴前“朝山”、“案山”山勢朝揖靈活?;虺骺M回歸聚。注:“前山聳拔端特、活動秀麗,朝揖而有情也?!?繆希雍《葬經(jīng)翼·四獸砂水篇》:“穴內(nèi)及內(nèi)堂水與外水相輳縈回流戀于穴前方,名‘朱雀翔舞’。”參見“朱雀”、“朝水”、“朝山”、“案山”、“聚水”等條。

  【朱雀騰去】指“朝山”、“案山”反背不朝穴,或“明堂”水流不縈回歸聚??拜浖抑^屬兇象。郭璞《葬書》:“朱雀不舞者騰去”注:“前山反背無情,上正下斜,順?biāo)當(dāng)[竄,不肯盤旋朝穴,若欲飛騰而去也。”繆希雍《葬經(jīng)翼·穴病篇》:“朱雀騰去者,水傾反而朝斜背也?!眳⒁姟爸烊浮?、“朱雀翔舞”、“朝山”、“去水”等條。

  【朱雀悲泣】堪輿家所謂“四危”之一,指穴山前水流湍急作響,謂屬一種兇象。郭璞《葬書》:“以水為朱雀者,哀旺系乎形應(yīng),忌夫湍激,謂之悲泣?!眳⒁姟爸烊浮?、“去水”、“朝水”、“四?!钡葪l。

  【玄武垂頭】郭璞《葬書》:指穴場后山山勢漸向穴場垂近,堪輿家謂其勢如授受,是一種吉象。郭璞《葬書》:“玄武垂頭”注“言自主峰漸垂而下,如欲受人之葬。受穴之處,澆水不流,置坐可安,始合垂頭格也?!笨娤S骸对峤?jīng)翼·四獸砂水篇》:“后有真龍來往,有情作穴,開面降勢,方名‘玄武垂頭’?!眳⒁姟靶洹睏l。

  【五勢】 堪輿家稱龍脈外觀有圓、直、曲、尖、方五種狀態(tài),分別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名之。謂五勢俱全,龍脈即具備最旺盛的生氣??娤S骸对峤?jīng)翼·原勢篇》:“氣之集而成體也,厥狀有五,火言其銳也,水言其波也,木言其直也,金言其圓也,土言其方也。五體咸備,氣之至盛也?!眳⒁姟拔逍恰薄ⅰ敖饎荨?、“木勢”、“水勢”、“火勢”、“土勢”等條。

  【金勢】 堪輿家所稱“五勢”之一。指圓弧壯的山勢??娤S骸对峤?jīng)翼·原勢篇》:“氣之集而成體也,厥狀有五,……金言其圓也?!眳⒁姟拔鍎荨?、“勢”等條。

  【木勢】 堪輿家所稱“五勢”之一。指龍脈山勢端直。繆希雍《葬經(jīng)翼·原勢篇》:“氣之集而成體也,厥狀有五:……木言其直也。”參見“五勢”、“木星”二條。

  【水勢】 堪輿家所稱“五勢”之一。指龍脈山勢波曲??娤S骸对峤?jīng)翼·原勢篇》:“氣之集而成體也,厥狀有五:……水言其波也?!眳⒁姟拔鍎荨睏l。

  【火勢】 堪輿家所稱“五勢”之一。指龍脈山勢尖削的外觀??娤S骸对峤?jīng)翼·原勢篇》:“氣之集而成體也,厥狀有五:……火言其銳也?!眳⒁姟拔鍎荨?、“火星”二條。

  【土勢】 堪輿家所稱“五勢”之一。指龍脈山勢方狀的外觀??娤S骸对峤?jīng)翼·原勢篇》:“氣之集而成體也,厥狀有五,……土言其方也。”參見“五勢”、“勢”、“土星”等條。

  【龍脈】 堪輿家稱山水氣脈。徐善繼《人子須知》卷首:“曰‘龍脈’者,何也?人身脈絡(luò),氣血所由運行,而一身之稟賦系焉。凡人之脈,清者貴,濁者賤,吉者安,兇者危,龍脈亦然。”陶宗儀《輟耕錄》一一《相地理》:“有善地理者,以為宜帝王居之。人問其故,曰:‘君山龍脈正結(jié)于此’”蔣平階《水龍經(jīng)》一:“水之來路遠(yuǎn),其勢寬大,中間雖有小回頭處,乃值龍脈束氣結(jié)喉之所?!?/p>

  【龍出身】 指龍脈初發(fā),離祖山前行??拜浖彝ǔUJ(rèn)為,“出身”處山勢高大雄偉,大起大伏,富于變化。徐善繼《人子須知·龍法》:“龍出身,乃祖山發(fā)脈,離祖前行也?!蠓昌埫}初發(fā),屈曲如生蛇下嶺而兩邊有蟬翼護(hù)帶者,前去必結(jié)大地;其出身之不吉者,則瘦弱萎靡,不起不伏,不活動擺折。”

  【扛夾】 扛與夾,堪輿家指龍脈過峽時山峰夾護(hù)的兩種吉象。徐善繼《人子須知·龍法》:“凡脈從中過,兩旁客山或本山特起高卓相應(yīng)者,謂之‘扛’;外山隔水遠(yuǎn)來護(hù)峽,而相夾脅者,謂之‘夾’?!眳⒁姟斑^峽”條。

  【過峽】 指龍脈經(jīng)兩山夾處或地勢跌斷處通過??拜浖抑^其作用在于脫卸龍脈的兇、邪諸氣,“過峽”多而形態(tài)佳,到頭才能融結(jié)吉貴之穴。廖禹《瀉天機.全局入式歌》:“龍行過峽脈有四,正出左右次,回頭顧主出尤奇,穴狀可前知。”注:“跌斷處謂之峽,以兩山相夾為吉。脈過四格,曰正出、左出、右出、回顧出。正出穴亦正,左出穴居左,右出穴居右,回顧出則穴亦回顧?!笨娤S骸对峤?jīng)翼·峽論篇》:“夫峽者,祖山中干行度之次,斂大為小,變粗為精,兩山相夾以成之也?!眳⒁姟翱笂A”條。

  【玄關(guān)】 又名“天門”、“天關(guān)”、“三門”。堪輿家認(rèn)為,龍脈分支,必有隨龍之水一同發(fā)源,此發(fā)源處即為“玄關(guān)”。楊筠松《青囊奧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玄關(guān);山管山,水管水,此是陰陽玄妙理?!眳⒁姟疤扉T”、“天關(guān)”、“三門”三條。

  【剝換】 堪輿家稱龍脈前行時山勢不斷變化,卸除粗老險惡之形。卜則巍《雪心賦》:“星以剝換為貴?!弊ⅲ骸皠儞Q者,變化也。”廖禹《瀉天機.全局入式歌》:“退卸剝換粗者細(xì),兇星變吉氣。老龍抽出嫩枝柯,跌斷不嫌多?!?/p>

  【四象】 脈象、息象、窟象、突象。堪輿家所稱穴庭圓暈的四種形態(tài)。廖禹《瀉天機.四象葬法》:“兩儀即定,又分動靜。穴有脈、息、窟、突為動,無則為靜,靜則為兩儀,動則為四象?!眳⒁姟皥A暈”、“脈象”、“息象”、“窟象”、“突象”等條。

  【脈象】 堪輿家所稱“四象”之一。指穴場中心圓暈微微起脊之象。廖禹《瀉天機.四象葬法》:“脈是暈間微有脊。脈者,即血氣之謂,微有形跡,故為少陰。凡圓暈中略成形如垂絲,如飛帶,如蕙莖,如薤葉,近看則有,遠(yuǎn)看則無,方是。高山平地皆有之。作居穴當(dāng)取中定基,作葬穴當(dāng)用蓋、粘、倚、撞四法?!眳⒁姟八南蟆?、“圓暈”二條。

  【突象】 堪輿家所稱“四象”之一。指穴場中心圓暈微微起泡突之象。廖禹《瀉天機.四象葬法》:“突是暈間微有泡。突者,即泡突之謂,故為老陽。凡圓暈中如旋螺,如覆勺,如胸溝,如水泡,近看則有,遠(yuǎn)看則無,方是。唯平地有之。作居穴當(dāng)鑿平定基,作葬穴當(dāng)用挨、并、斜、插四法。”參見“四象”、“圓暈”二條。

  【息象】 堪輿家所稱“四象”之一。指穴場中心圓暈微微起形之象。廖禹《瀉天機.四象葬法》:“息是暈間微有形。息者,即生息之謂,謂土浮起,微露形跡,故為少陽。凡暈中或起如痛腫,如結(jié)塊,如雞心,如魚胞,近看則有,遠(yuǎn)看則無,方是。高山平地皆有之。作居穴當(dāng)剖開定基,作葬穴用斬、截、吊、墜四法?!眳⒁姟八南蟆薄ⅰ皥A暈”二條。

  【窟象】 堪輿家所稱“四象”之一。指穴場中心圓暈微凹之象。廖禹《瀉天機.四象葬法》:“窟是暈間微有窩。窩者,即窠坎之謂,微見凹陷,故為老陰。凡暈中或如旋渦,如仰掌,如腹臍,如釜底,近看則有,遠(yuǎn)看則無,方是。唯平處多有之。作居穴當(dāng)增高定基,作葬穴用正、求、架、折四法?!眳⒁姟八南蟆?、“圓暈”二條。

【迎峽】 又名“迎脈過峽”。堪輿家認(rèn)為,龍脈過峽忌風(fēng)吹水射,故“峽”兩頭須有山嶺迎送。所謂“迎峽”,即龍脈過峽后相夾迎之勢。徐善繼《人子須知·龍法》:“

——北京風(fēng)水師、風(fēng)水術(shù)數(shù)學(xué)傳人陳益峰整理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quán)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luò)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www.3969a.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wù)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