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白了就是主動去做所謂的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既然“拉”在某種程度上是被動的被拉,我們何不考慮去主動地幫助客戶建立庫存,然后在掌握客戶庫存變動的基礎上,主動地去補貨?譬如說服裝行業(yè),現(xiàn)在通用的做法是一方面等客戶(代理商、經銷商)下單,另一方面也自己做一些成衣庫存。如果改成不讓客戶下單,而是主動去幫助客戶建立一套動態(tài)庫存控制系統(tǒng)呢?我時時刻刻掌握你的庫存狀態(tài),根據你的銷售業(yè)績分析,你賣掉多少,我就主動給你補充多少,你只管賣好了!賣完了再給我錢,不是挺好嗎?因為我是主動掌握你的庫存,我就會主動考慮我的生產與庫存控制情況,而不是被動地等你的訂單,然后再手忙腳亂地去采購生產去滿足你的緊急需求。當然,這樣做的前提是,你必須建立有效的庫存控制與預測機制,而這恰恰是我們的企業(yè)所缺乏的競爭力。VMI在國內為什么步履艱難?原因就在于我們的企業(yè)在給人家配套的時候是在被動的接受VMI的做法!很多汽車公司因為搞VMI,把供應商們搞的叫苦不迭,為什么?就是因為我們是在被動地接受霸主們的“拉”嘛!在CPFR(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 replenishment 協(xié)同計劃、預測、補貨)中,關鍵的R需要供應商自己把握,因為R才是你供應鏈管理水平的關鍵體現(xiàn)。